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政策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參保人群:年滿16週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參保手續及流程:

  1、參保辦理以村***社群、居委***為單位,參保單位辦理登記手續,首次參保時應填寫《參加養老保障***險***單位登記表》。

  2、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隨帶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影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張,到村***含居委、社群,下同***勞動保障管理服務站提出參保申請,由村負責初審參保資格並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公示單》公示一週,無異議的人員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基本情況登記表》***以下簡稱”《登記表》"***;參保人員若為現已軍人或退伍軍人,提供人武部出具的從軍證明,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役士兵政府補助申請表》,報鎮***街道***勞動保障管理服務所。

  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年滿 60 週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 60週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新農保試點地區,凡已參加了老農保,年滿 60週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對已參加老農保、未滿 60週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應將老農保個人賬戶資金併入新農保個人賬戶,按新農保的繳費標準繼續繳費,待符合規定條件時享受相應待遇。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標準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也調整為12個檔次,最低100元,最高2000元。要求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 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準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

  在“意見”中明確,在個人繳費上,今後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 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 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準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 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標準。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計算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139。

  基礎養老金=標準為55元***今後隨國家政策調整***+繳費滿15年後每多繳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1元;

  個人賬戶總額=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社會和個人資助+上述金額產生的利息;

  假如你今年46歲,每年按100元標準繳費,連續繳費15年,個人共計繳費1500元,年滿60週歲時的月養老金標準=[55元+0***繳費滿15年後每多 繳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1元***]+{[***100+30***×15年+0***集體補助、社會及個人資助等***]+利息***本次測算是按銀行最新利率3%的不變數計算的 復滾利息***}÷139= 72.39元。

  新農保的現狀

  社會保障是現代國家一項基本的社會經濟制度,是社會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方面邁出新步伐。建立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在新醫改中大幅度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繼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大力推進基金省級統籌和養老保險跨地區轉移接續工作;養老保險基金規模不斷擴大,並有效實現保值增值;連續8年增加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在全國範圍內解決了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醫保、老工傷待遇、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等一批歷史遺留問題。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讓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享受到實惠,使距離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的目標越來越近。

  實現“老有所養”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社會保障的重要目標。根據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做出的決策部署,下大力氣建立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2009年下半年,國務院決定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2011年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上半年,國務院決定在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全面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至此,我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基本建立。

  基本實現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從2009年算起,到2012年7月1日,僅用3年時間基本實現了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比原來預期的10年左右時間大大提前。這填補了農村居民和城鎮非就業居民養老保險長期以來的制度空白,人人享有養老保險成為現實。這是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城鄉居民參保人數不斷增加。2009年9月底,全國城鄉居民兩項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達到4.49億人,加上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總計覆蓋人數超過7億人。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養老保險制度執行平穩。各級財政積極籌措資金,努力按時足額支付基礎養老金。各級財政共撥付兩項養老保險補助資金超過1700億元。全國有1.24億城鄉居民領取基礎養老金。

  社會保險經辦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各地社會養老保險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經辦服務體系初步建立,資訊化程度不斷提高,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

  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工作推進順利、進展迅速、成績顯著,超出預期。這說明,中央建立這兩項制度的重大決策得民心、順民意、解民憂,得到了廣大農民和城鎮居民的衷心擁護,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援。在推進兩項制度試點工作中,堅持從國情出發,確定了“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基本指導方針。這既考慮了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現實需要,也考慮了各級財政和城鄉居民的實際承受能力。實踐證明,這個指導方針是兩項保險制度得以順利推進的基本保障。堅持政府引導、自願參保的原則,引導和鼓勵廣大城鄉居民積極參保,各級財政加大投入,對居民參保繳費實施補貼,鼓勵多繳費、長繳費。政府的強力引導,有效地調動了群眾的參保積極性,大大加快了兩項保險制度全覆蓋的步伐。堅持試點先行,穩步推進。2009年下半年在全國部分縣市啟動新農保試點,2010年擴大試點面,2011年開展第3批試點,並部署了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通過積極穩妥的試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2009年7月份開始在全國全面推開兩項保險制度,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要求,截至2013年,全國約半數省份將新農保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合併,稱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即不再區分城市戶籍和農村戶籍,只要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符合參保條件就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符合領取待遇條件就可以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而且兩種戶籍繳費、領取待遇的條件和規則相同。各省也同時規定了兩種制度的銜接問題。可以預見,不久以後,在全國範圍內,新農保將與城鎮居民社會保險保險合併,從而成為歷史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