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中的南風效應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很暖和,所以開始解開鈕釦,繼而脫掉大衣。結果很明顯,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南風效應” 這一社會心理學概念的出處。

  “南風效應”的實質是為營造一種讓員工“舒心”的工作氛圍,以使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李錦記公司的“爽指數”以中國特色和風格,對“南風效應”作了最好的詮釋,是“南風效應”的現代版。在李錦記,“所有工作直接的目的就是讓員工感覺爽!”用公司總裁李惠森的話來說,“我們營造的是這樣一個氛圍:看到的是默契、聽到的是真誠、得到的是爽!”“爽指數”是量化員工除工資福利以外所有因素“感受”的指標。指數範圍從0—10為“一點不爽”到“最爽”。只要員工感覺不爽,管理就徹底失敗。將部門“爽指數”與其考核相連,確保了高信高效氛圍的不斷提高。

  “殘酷指數”則是大家在相互充分信任***經過若干階段***之後,為團隊整體目標,開誠佈公地對同事面對面批評、指正的直接、坦率程度。他們通過對“殘酷指數”的測定和打分,把一種抽象的概念變為實在的指標,加快了企業在高信高效氛圍中前進的步伐。這種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幫人進步、掃除企業障礙的辦法,為世之企業所罕見,是源於公司“思利及人”的崇高氣度和境界的。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夏日寒”。當前,太多企業只看重數字和利潤,你的員工是否被忽略了?無視“南風法則”才是我們的悲哀所在。我們常常為了一個毫無人性關懷的理由或制度,變得異常冷漠和麻木。但這卻要付出更加高昂的人性成本,因為員工才是你真正的“上帝”。

  管理學家莫里斯指出:“我們要討論的是能夠使人發揮所長的環境條件,如何在組織內或整個商業活動中創造恆久的力量。”南方李錦記同所有公司一樣,都要制定業績目標,同眾多公司不同的是,實現目標的方法不同。眾多公司是讓員工“努力工作——達到目標”,公司是讓你“很爽地工作——達到目標”。對“爽”追求,釋放了人的潛能,而潛能的釋放,則意味著奇蹟的不斷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