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鼓勵在校大學生創業措施

  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在大學生創業方面比我國先走了一步,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值得我國學習借鑑。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國外如何鼓勵在校大學生創業。

  :美國

  “創業計劃”競賽專案

  美國大學生的“創業計劃”大賽是一種成功模式。創業計劃,又名“商業計劃”,是讓參賽大學生就某一項具有市場前景的新產品或服務撰寫創業可行性報告,並由學術界和企業界名流當評委,選出優勝者。在企業界積極參與下,一些獲勝的可行性報告最終能獲得風險投資。創業計劃在美國高校中由來已久,自1983年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舉辦首屆商業計劃競賽以來,美國已有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在內的20多所大學每年舉辦這一競賽。

  Yahoo、Excite、Netscape等公司就是在斯坦福校園的創業氛圍中誕生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5萬美元商業計劃競賽”已有19年的歷史,影響非常之大。據統計,美國表現最優秀的50家高新技術公司有46%出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業計劃大賽。從1990年到現在每年都有五六家新企業誕生,並且有相當數量的“計劃”被附近的高新技術企業以數百萬美元的價格買走。這些由“創業計劃”直接孵化出的企業中,有的在短短几年內就成長為年營業額數十億美元的大公司。一批批的創業者在比賽中得到鍛鍊和成長,在競賽中獲勝的學生日後大多都成為美國高科技企業的領軍人物。風險投資家們紛紛來到大學校園,去尋找未來的技術領袖。

  為什麼大學生的創業計劃能吸引來如此多的投資者?是這些高校在利用自己的“名校效應”為年輕學子們創造創業機會。首先,舉辦創業計劃的大學都是美國赫赫有名的高校,其擁有很多在社會上獲得成功的校友,每年學校舉辦創業計劃時,都會邀請歷屆校友捧場,讓他們對學弟學妹們提供創業幫助;名校的知名度本身就可以吸引一大批投資者參與活動,這些高校大力宣傳自己的創業計劃活動,主動給那些優秀的基金投資家、風險投資家、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諮詢公司發去邀請,因為關注的人越多就會給大學生們帶來越多的機會。

  :韓國

  “校園創業支援中心”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韓國大學生並不接受“自主創業”,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最渴望的是進入一家大公司。隨後,韓國政府用了3年時間,遂讓“創新創業”4個字深入到了大學生的心中。2000年,韓國JobKorea求職網站的調查顯示,準備進行風險創業的大學畢業生已經佔到畢業生總數的 52.4%;71%的韓國年輕人希望自己創業,這個數字在當年居全球首位。大學生對創業如此有信心,與韓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高很有關係。1998 年~2001年間,韓國的創業以每年一倍的速度迅猛成長,他們不僅深入到IT等尖端領域,還活躍在傳統制造業和農業等多種領域。

  為了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韓國政府採取了不少保護和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措施,效果最直接的就是成立以大學為中心的“創業支援中心”。韓國幾乎每所大學都有“創業支援中心”,對大學生要求進入創業中心的申請,韓國政府和學校要進行嚴格篩選,尋求創業的大學生需要提供詳細的創業計劃書,由大學教授和創業投資專業委員會組成的評價團來評價決定。

  如果大學生能夠通過篩選,順利進入創業支援中心,那麼他就可以得到“一條龍”地服務。大學生創業所急需的人才、營業場地和資金,在這裡都很容易找到。中心提供租金很低甚至免費的辦公室,以及辦公桌椅、電腦、上網線路等各種設施。中心幫助大學生聯絡各專業的指導教授,協助進行可行性調查和分析,向經驗不足的大學生提供法律、稅務、談判等諮詢服務,還幫助大學生進行籌資。為使大學生的優秀創業想法和專案變成現實,韓國政府提供了與商業企業同樣的金融和政策支援,大學生創業企業在貸款利率等方面甚至要比商業企業還要優惠。韓國政府還積極鼓勵各種資本對高科技新創企業進行投資,個人對創新專案進行投資時,政府會給予30%的返還。

  :英國

  減稅、融資鼓勵創業

  孵化出的企業中,有的在短短几年內就成長為年營業額數十億美元的大公司。一批批的創業者在比賽中得到鍛鍊和成長,在競賽中獲勝的學生日後大多都成為美國高科技企業的領軍人物。風險投資家們紛紛來到大學校園,去尋找未來的技術領袖。

  為什麼大學生的創業計劃能吸引來如此多的投資者?是這些高校在利用自己的“名校效應”為年輕學子們創造創業機會。首先,舉辦創業計劃的大學都是美國赫赫有名的高校,其擁有很多在社會上獲得成功的校友,每年學校舉辦創業計劃時,都會邀請歷屆校友捧場,讓他們對學弟學妹們提供創業幫助;名校的知名度本身就可以吸引一大批投資者參與活動,這些高校大力宣傳自己的創業計劃活動,主動給那些優秀的基金投資家、風險投資家、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諮詢公司發去邀請,因為關注的人越多就會給大學生們帶來越多的機會。

  資金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一個瓶頸,尤其是創辦那些科技型企業,面臨失敗風險大、需要的資金較多的局面。為了鼓勵股權投資投向大學生創辦的科技型企業,從 1990年到2000年,英國採取各種稅收激勵政策,拓寬私人股權市場投資的範圍。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英國私人股權投資在價值上增加了3倍,2000 年時超過60億英鎊。

  英國涉及創業投資稅收激勵的法規主要有三個:《公司投資法規》《創業投資信託法規》和《公司創業投資法規》。以2000年開始實施的《公司創業投資法規》為例,規定以股權投資的方式進入創業投資領域的公司,可以獲得稅收優惠:如果投資到未上市的小型高風險企業,並持有股份3年以上,可獲得的公司稅抵免額為投資額的20%;如果追加投資,公司稅可推遲繳納;處理股權投資時,如果出現資本損失,投資公司可以得到損失補償。

  目前,英國私人股權融資的水平非常高,其私人股權創業投資市場是當前歐洲最大、最發達的市場,每年提供大約38%的創業投資資金,為大學生創辦科技型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

  :法國

  創業、失業領取補貼

  2006年初,法國政府施行新政策,規定所有創業之前、個人收入低於最低工資的創業申請人,均可得到失業創業補貼,很多大學生可以申請到這項補貼。2006年從這一政策中受益的創業者有7.4萬人。

  從2007年1月1日起,法國申請失業創業補貼的程式被大大簡化。此前,創業者如果想獲得該項補貼,必須提前申請,而現在改為在創業後3個月內提出即可。補貼申請表格也由原來的12頁改為1頁,創業者不用再詳細闡述自己的營利計劃。從2007年4月起,創業者不用再親自到相關部門辦理繁瑣的行政手續,而是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填寫所有必要的表格,企業註冊費用也可用信用卡支付。

  鼓勵政策產生了積極影響。根據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的報告,在所有新創企業中,87%的企業經營活動能夠維持3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