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盆栽種植的技術

  蘋果樹擺放在陽臺上、庭院中、窗臺前、廊道邊,觀花、品綠、賞果、嚐鮮,常年四季情趣盎然,令人賞心悅目。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選盆與配製營養土

  最常用的盆栽容器是瓦盆,其質地疏鬆,外表粗糙古樸,通氣排水效能良好,利於根系生長,且造價低廉。可選擇口徑30 cm,底徑20 cm,高30 cm有排水孔的瓦盆。配製營養土時可就地取材:肥沃菜園土5份、過篩的煤渣2份、腐熟的廄肥2份、腐爛的鋸末及骨粉發酵肥 l份,再加入10 g磷酸二氫鉀按比例混合均勻、過篩。營養土的pH值最好控制在5.4~6.8之問為宜。用小瓦片將瓦盆盆底的小孔蓋上,使之通氣而不漏土。

  2上盆

  苗木最好是自育自栽,選擇植株健壯、芽眼飽滿、無病蟲為害的嫁接苗,於3月上中旬上盆栽植,栽植時用5度石硫合劑浸根消毒,並剪去壞死根,先把少量營養土裝入盆底,放入苗木,將根系擺佈均勻,埋土壓實,及時澆水,即可保證成活。

  3肥水管理

  3.1施肥

  秋季落葉後,應將盆器裡的表面土取出,換人新配製的疏鬆而肥沃的營養土,然後灌水沉實。早春萌芽時追施以氮肥為主的促芽肥1次,平均每盆施尿素4~5 g,施入後及時灌水。開花盛期噴施0.1%的硼砂液。從5月份開始,每10 d左右追施液肥1次,以200倍液有機餅肥為主,尿素、二銨、硫銨等各0.2%的無機液肥為輔。花後果實膨大期需要磷鉀肥較多,在根部和葉面追施液體肥效果較好。根施以農家肥為主,主要用充分發酵後餅肥***豆餅、花生餅***泡的水,稀釋20倍後灌入盆中,然後再澆入少量水。與此同時進行葉面噴肥,前期可噴施0.2%尿素液,後期果實開始著色時噴施0.3%磷酸二氫鉀液2~3次,以促使果實成熟、枝條充實和花芽分化。盆栽果樹的施肥,切記量少勤施,以防燒根又便於吸收,減少肥液流失。

  3.2澆水

  盆栽蘋果樹的灌水次數和間隔時間,應依據季節、氣候和土壤溼度的不同而定。在夏季高溫季節水分蒸發量大時,1 d要澆2次水。春、秋兩季,可根據盆中土壤情況,間隔1~2 d澆水1次。一般情況下春季較秋季灌水次數多一些,雨季可不用灌水或少灌水,連續降雨時還應及時排水,並將盆景移至遮雨處。盆栽蘋果的澆水應掌握“見幹見溼澆則澆透”的原則,避免天天澆水和澆半截水。萌芽期、花期、果實膨大期要及時補充水分,6月份為促進花芽分化,要適當控水,7~8月雨季要少澆水。

  4造型要點

  4.1修剪方法

  蘋果苗木上盆後1~2 a,應注意拉枝開角,使樹體通風透光,以利於花芽形成,獲得早果豐產。修剪時著重對1 a生枝條進行重短截,以刺激腋芽萌發,形成結果緊湊的小冠樹形。初結果樹,靠長、中、短枝及頂芽結果。進入結果期後,可根據生長的強弱,留基部2~3個飽滿芽重截。對於長枝,可縮剪至2 a生枝處,使樹冠內的中小結果枝組分佈緊湊。同時採用盤繞拉枝方式,抑制樹體長勢,促發新枝,對當年抽生的枝條進行摘心,促壯主幹,再發新枝。對徒長枝和競爭枝,結合拉枝進行扭梢、摘心、刻傷、環剝,可培養大量結果枝,並促使其形成花芽,達到早結果多結果的目的。

  4.2樹形結構

  盆栽蘋果樹的樹形可採用摺疊扇形,該樹形既適用於喬砧型又適合短枝型品種。基本結構為:全樹共有4個主枝在兩側水平彎曲分佈,樹高可控制在80 cm左右。整形過程如下:高度為100 cm左右的苗木栽植後順行拉成水平狀,在彎曲處背上選一飽滿的好芽,在芽的上方刻傷,以促進抽生出第2層主枝,同時要及時抹除被刻傷芽以下的萌芽,夏季在主枝上抽生的新梢,對直立旺長枝採用拉枝、墜枝的方法,使其呈水平或下垂狀態,對於刻傷後抽生的第2層主枝要注意培養和保護,使其處於直立旺盛生長狀態。翌年冬季,將新生主枝向第一主枝相反的方向拉平,並在該枝的彎曲處選一好芽,於其上方進行刻傷,以後每年用同樣方法培養第3、第4、第5主枝,同側主枝間距50 cm左右,各主枝上配置中小型結果枝組,進入盛果期以後,將第1主枝逐年回縮,最後留4個主枝。

  5花果管理

  5.1人工授粉

  因為蘋果品種大部分自花結實性率較低,需要不同品種間的花粉進行異花授粉才能多結果結好果,可以採集花粉進行人工授粉,也可進行花枝的高接,或者有目的將互為授粉品種的至少2個以上的蘋果品種盆栽擺放在一起。人工授粉時問應在蘋果開花前2~3 d,從物候期相近的果園採取授粉品種花朵獲得花粉,在盆栽蘋果花朵開花的當天上午,用毛筆蘸花粉點授花朵的柱頭。

  5.2噴施PBO

  在5月中旬~6月初、7月下旬~8月初,各噴1次250~300倍的PBO液,可以起到壯樹、控梢、促花保果、增糖著色、防裂果、抗病蟲等作用。

  5.3套袋、摘葉、轉盆、轉果和補光

  在生理落果後,為提高果實品質,防止病蟲危害果實,進行果實套袋,在果實成熟前15~30 d取下果袋,並採取摘葉、轉盆、轉果和增補光照的措施,使果實全面著色,使果實表面更加光潔誘人。

  5.4著色與貼字

  果實全面著色後,將“福”、“祿”、“壽”、“喜”字樣或花鳥蟲魚圖案,製作成特殊工藝的膠字或膠圖,附著在透明不乾膠正面,在果實成熟前15~30 d摘除果袋後,在果實胴部的向陽面貼上膠字和圖貼。當果實著色成熟後揭去貼紙,蘋果果實上就會顯露出預期的字樣和各種美麗的圖案,使盆栽蘋果更加美觀,提高其觀賞價值。

  5.5控制採前落果

  在果實成熟前的1個月,全株噴施濃度為30~50 mg/L的次萘乙酸鈉鹽,間隔10 d噴2次,或者用上述藥液多次塗抹果柄離層部位,可有效防止蘋果離層的產生,延長果實觀賞期。

  6.蟲害防治

  盆栽蘋果樹由於管理方便,光照條件好,病蟲害較少,發生病蟲害時,及時摘除病枝、病葉、病果,刮除病斑,人工捕捉害蟲輔以化學防治即可將病蟲害消滅在萌芽狀態。主要蟲害有紅蜘蛛、蚜蟲及黃刺蛾,防治方法是萌芽前噴5度的石硫合劑,4月份噴灑l~2次滅掃利或敵殺死等菊酯類殺蟲劑,防治蚜蟲、卷葉蟲等害蟲,6~7月噴樂斯本、速蟎酮、敵百蟲等殺蟲、殺蟎劑1~2次防治紅蜘蛛、黃刺蛾,7~8月份噴灑多菌靈可有效防治早期落葉病、輪紋病、炭疽病。

  7.倒盆換土

  盆栽蘋果樹由於其生存範圍侷限狹小,長時間拘泥於一個固定的容器中,盆土營養逐漸匱乏,有害物質積累增多,根系在貼近盆壁處形成很厚的根墊,根土分離,阻礙了養分的吸收運輸,與此同時樹冠也在逐漸增大,栽樹用盆應隨之增大。為改善盆栽樹體營養條件,強壯樹勢,應每隔2~3 a倒盆換土一次,同時施入底肥修整根系,此措施應在休眠期或春季發芽前進行。換盆的前2 d,先澆透水一次,換盆時先輕輕震動盆器,使盆土與盆壁分離,將盆倒扣,連同整個植株一起托出,再把根土慢慢剔除保留原盆土20%~40%即可,對植株的長根、衰老根及多餘的根進行修剪後,把新配置的營養土裝人盆器中***含有腐熟的有機肥和殺滅地下害蟲的藥劑***將植株置於盆器中央,四周填土壓實,並澆足水。

  蘋果樹冬剪時間

  說起果樹冬剪,果農普遍認為,入冬落葉後到春季萌芽前進行修剪均可。因而,不少果農便根據其個人的空閒時間安排,有工夫就早早開始修剪,沒工夫就推遲修剪。其實這是不科學的。

  試驗表明,蘋果樹冬剪的時間不同,效果不一樣。如嚴寒以後,春季樹液流動前修剪的蘋果樹,第二年的生長勢比較旺盛,結果良好,產量也較高,對低溫和乾旱等不良外界環境條件的抵抗力也強。據觀察在這段時間內修剪越早,越有利於促進樹體生長,修剪時間越晚,作用就越小。

  蘋果樹冬季修剪時間一般在1月中旬至3月上旬為宜。過早,剪口易受凍害,形成幹樁;過晚,則會削弱樹勢。

  具體來說,品種不同,冬剪的時期也不同。如紅魁、黃魁、祝光等發芽較早;元帥、金冠、紅玉、青香蕉等發芽較遲;紅富士、國光發芽最晚。修剪時,先剪髮芽早、成熟早的品種,後剪髮芽晚、成熟晚的品種。

  同一品種,樹齡、樹勢不同,修剪的適宜期不同。一般壯樹發芽較早,要適當早剪,弱樹則應晚剪,成年樹宜早剪,初齡樹晚剪;病蟲危害的樹晚剪,旺樹可推遲到萌芽時修剪。

  同一品種,生長條件不同,修剪期也不同。一般土壤肥沃、灌水方便的要適當早剪;土壤瘠薄的山地和丘陵地,結構不良的沙灘地及地下水位高的要先剪陽坡、後剪陰坡。陰坡果園,剪口上要塗保護劑,以免抽條受凍和風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