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團隊組建原則

  創業之初,困擾我們最大的是團隊的組建和管理,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組建創業團隊的4個原則

  創業之初,困擾我們最大的是團隊的組建和管理, 團隊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而人力資源是企業的根本,一個企業要是不能擁有自己優勢的核心人力資源,其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為此,組建一個合適的、具有戰鬥力的創業團隊就是團隊首領的當務之急。

  一、合夥人原則

  一般企業都是招員工,而員工都是在做“工作”。但創業團隊需要招的是“合夥人”,因為合夥人做的是事業,一個人只有把工作當做事業才有成功的可能,一個企業只有把員工當做“合夥人”才有機會迅速成長,所以,創業團隊要先解決價值分配分配障礙,然後去找自己的“合夥人”。

  二、激情原則

  激情是衡量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的基礎標準。創業團隊一定要選擇對專案有高度熱情的人加入,並且要使所有人在企業初創就要有每天長時間工作的準備。任何人,不管其有無專業水平,如果對事業的信心不足,將無法適應創業的需求,而這種消極因素,對創業團隊所有成員產生的負面影響可能是致命的。創業初期,整個團隊可能需要每天十六個小時在不停的工作,並要求在高負荷的壓力下仍能保持創業的激情。

  三、團隊原則

  團隊是企業凝聚力的基礎,成敗是整體而非個人,成員能夠同甘共苦,經營成果能夠公開且合理地分享,團隊就會形成堅強的凝聚力與一體感。

  團隊中沒有個人英雄主義,每一位成員的價值,表現為其對於團隊整體價值的貢獻。每一位成員都應將團隊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個人利益是建立在團隊利益基礎上的,因此成員必須願意犧牲短期利益來換取長期的成功果實,而不計較短期薪資、福利、津貼等,將利益分享放在成功後。這樣的團隊是不可能不成功的。

  四、互補原則

  建立優勢互補的團隊是創業成功的關鍵。“主內”與“主外”的不同人才,耐心的“總管” 和具有戰略眼光的“領袖”,技術與市場兩方面的人才,都不可偏廢。創業者尋找團隊成員,首先要彌補當前資源能力上的不足,要針對創業目標與當前能力的差距,尋找所需要的配套成員。好的創業團隊,成員間的能力通常都能形成良好的互補,而這種能力互補也會有助於強化團隊成員間彼此的合作。

  此外,創業團隊還要注意個人的性格與看問題的角度,團隊裡必須有總能提出建設性意見和不斷地發現團隊問題的成員,一個都喜歡說好話的組織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團隊!

  打造高績效創業團隊的三個要點

  只要是辦企業,誰都希望自己的企業越做越強,越做越大。老闆如何才能把企業做強做大呢?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的力量是無窮的。企業只有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才能把企業做大。可是團隊又如何打造呢?每個老闆都說重視人才,可有了人才卻又用不好。問題出現在哪裡呢?打造高團隊到底需要哪些要點呢?

  一、要有核心

  一個高績效的團隊首先必須有一個靈魂人物,核心人物。他發號施令,指明方向,鼓舞士氣,承擔責任。如果一個團隊找不這樣的人,那麼人數再多也沒有用。因為團隊沒有帶路人,沒有人承擔責任,大家不知道聽誰的,誰說了算?他們的工作做好了找誰領賞,做錯了受誰處罰?沒有人知道。所以沒有核心人物的團隊就註定沒有戰鬥力。一個人人都負責的團隊,意味著人人都不會承擔責任。如果企業有問題找誰報告,有困難向誰請示?多數企業的團隊之所以做不好,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把團隊核心人物找出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高績效的團隊必須有卓越的領導人。團隊不是人人都可以當領導的,有的人會做不會說,有的人會說不會做。一個好的團隊領導人最好是既要會做事,又要會做人。做人是強調領導者的品格,做事是強調領導者的能力。只有德才兼備的人才是好領導。

  二、要有統一思想

  團隊的核心人物做什麼呢?他的主要工作不僅僅會做事,更要會做人。一個團隊領導人他不一定是一個專家,但是他一定要懂得如何管理專家。他能夠通過語言的交流溝通把不同性格,不同思想,不同能力,不同崗位,不同背景的組合在一起,讓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統一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讓團隊的成員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多數團隊之所以搞不好,就是因為團隊人心喚散,各自為政。員工不聽從安排,不服從指揮,最終導致“三個和尚沒水喝”。

  為什麼企業一定要強調文化的作用性,因為文化就是統一思想。如果一家企業沒有目標,沒有願景,沒有共同價值觀,沒有使命感,沒有好的經營理念、服務宗旨,那麼員工不知道在公司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們工作會失去動力、失去方向、失去鬥志。所以團隊一定多溝通、多交流,以保持思想的統一性。

  三、要有共同利益

  一個高效的團隊不是靠強制,靠命令,靠壓迫而達成目標的。而是靠大家自覺、自主、自發、自願去完成任務的。為什麼大家願意為了這個團隊的目標而付出代價呢?因為團隊的成功會給他帶來榮譽,帶來利益。所以人們會為團隊奮鬥。

  今天的企業之所以團隊打造不好,因為利益沒有共同享受。多數老闆天天講執行力、講責任、講奉獻,可是企業成功了老闆卻不願意與員工分成果。員工為什麼要執行?為什麼要承擔責任?為什麼要為企業奉獻?除非你能夠給予他們足夠的利益。團隊的領導人不僅僅要承擔責任,同時需要有權力分配利益。老闆只有把責權利三者協調好,團隊才有活力。

  看看有的企業老闆資產上億元,卻只顧自己享受,員工一點點工資、獎金都不願意付出,員工心理會怎麼想呢?不是他不願意承擔責任,不是他們沒有自覺性,而是他們付出的代價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既然企業是人做起來的,那麼錢就應該分配到人頭上去,憑什麼責任是大家的,享受卻是老闆的。老闆成為了億萬富翁,員工辛辛苦苦跟著幹了十來年,卻只得到那麼一點點?利益分配不均,當然會嚴重打擊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所以一個好團隊必要有個好的利益分配機制。企業做好了,團隊做好了,要有領導獎,要有集體獎。這樣大家才會努力做。億萬資產的老闆手下必須有千萬資產員工,千萬資產的老闆手下必須有百萬資產的員工。只有這樣員工才會努力奮鬥。因為你成功了帶動了他成功,他幫助你成功,也就幫助了自己成功。

  創業團隊的必備條件

  1.要有思考性。在一個團隊裡,如果連起碼的思考性都沒有,那等於是濫竽充數。如果想要有團隊精神,必須要有思考性。思考怎樣做才能為這個團隊增加效益或成效。如果連起碼的思考性也沒有,那還是趁早回家。不要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2.要有自主性。在一個團隊裡,你應該知道自己的處在什麼樣的層面上。然後按照自己的職能和職責去辦事。不要翹起二郎腿等著別人提醒說:你可以把這件事做做,你什麼時候可以拿出這個方案?你應該是時刻有團隊精神——“我已經完成了這份工作,那接下來我應該幹什麼呢?”然後便找事去做了。——“這個方案我自己可以在什麼時間段完成呢?我給自己打壓,必須三天內完成”。不需要別人催就拿出了方案。

  3.最重要的之要有合作性。一個團隊裡,自己可以管好自己,但是很難管好他人。與他人的人際交往很重要。要虛心求教也要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要對事不對人。分工不分家。

  所以增強團隊精神就可以從這三個方面著手,盡力完成手頭上的工作並且與他人合作。如果你是老闆,那你就要教會手下的人養成這三個習慣。如果你是僱員,那你更應該去培養這樣的團隊精神,否則下一個被趕出門的便是你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