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網際網路創業變現模式

  現在主流的網際網路創業變現模式有哪些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主流的網際網路創業變現模式。

  :電商及交易變現

  這是目前最主流的網際網路變現方式,包括電商類企業、垂直社群類企業、新媒體類企業,甚至部分saas類企業,都是通過這類變現方式。

  在流量成本不斷走高的環境下,轉化率是這類變現效率的關鍵。但就目前來看,除了直接的電商類企業在使用者認知層面上較有優勢外,其他商業模式大都隔了一層,轉化率都不太高。

  另外,雖然電商及交易變現穩定度高,延展性強,可規模化的空間大,但對後端的供應鏈也有較高的要求,這是目前大部分此類創業公司的難點。如果能夠高效地解決供應鏈問題,才算在電商這條路上走通了。

  :廣告變現***內容變現***

  這是一切使用者驅動型***流量驅動型***企業的基本變現方式。只要有人就有廣告的價值,但其中價值大小的卻是天差地別。以視訊舉例,連播長視訊的廣告價值比短視訊的價值相差是數量級的相差。

  以廣告變現模式盈利的公司的基礎是使用者量巨大,且使用者畫像清晰,大多數的自媒體都是採用這種方式變現等。

  從形式上來說,現在廣告主要還是4A公司代理的品牌廣告和一些CPC廣告運營方比如:廣點通、百度廣告聯盟、今天頭條、網易廣告運營的廣告等等。

  廣告變現的優勢在於普世性高,可以作為各種公司的輔助現金流來源。但問題是規模化空間不大,穩定性略有欠缺***除了以廣告為核心變現部分巨量使用者企業***。

  :導購變現

  這是一個由電商演變過來的變現模式,是前兩種變現方式的結合:電商+廣告。

  導購類網站、返利網站、搜尋網站、導航網站的主力變現形式。這類變現模式的本質是通過CPS方式獲利,市場上這類的廣告聯盟也比較多,包括億起發、多麥等,當然還有阿里媽媽、京東聯盟。

  這也是一種相對比較穩定的變現方式。其中返利會特殊一點,就是把獲得的部分佣金直接返還給消費者從而來進一步刺激消費和加速消費決策。

  :資料變現

  這裡我把資料變現和金融變現分開來,主要還是因為我個人認為其價值大小還是很不一樣。

  因為現在創業企業可以獲得的使用者資料,無論是C端資料還是B端資料其實都是小資料,和所謂的大資料距離太遠,這類資料的變現價值較弱,基本上就是第三方徵信資料提供,或者彙集到第三資料公司集合產生價值。

  這點我理解的資料變現就是單純的搬運工,當然你可以獲得相對多的資料的時候也可以產生非常大的價值,比如阿里、京東可以直接演化出供應鏈金融等。所以在我看來,對於大多創業公司來說,這塊變現相對較弱。

  :金融變現

  這是目前最火的變現方式,只要能和金融或者資料沾邊的創業專案基本上會告訴你專案金融的想象空間。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空間非常大的盈利模式,而且它不僅僅是盈利模式,對於整個商業邏輯也有很強拓展。這也是創業故事喜歡跟金融沾邊的原因。

  非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延伸金融方向有兩個方式:

  a、流量變現方式,通過資料篩選和處理精準推薦金融產品;

  b、通過上下游產業鏈控制和資料分析進行供應鏈金融。

  前者門檻低,同樣價值低。後者門檻高,碰風險,有定價權,可以促進供應鏈效率,模式價值和財務價值都很大。

  :資訊撮合與服務費變現

  這類變現在O2O和企業服務中最為常見,也是這一類企業的核心變現方式,但這類變現方式對於商業邏輯本體要求很高,如果產品足夠高頻,或者切入點很痛,使用者付費意願會增強。商業邏輯的可規模化效應會帶動盈利模型的規模化。並且此類變現穩定,是一個可靠地變現方式。

  唯一擔憂的就是目前市場上有太多通過免費思維在教育使用者的產品,在我看來一來是對市場拓張盲目崇信,二來是對自己的產品不夠自信,產品足夠好,切點足夠痛,免費啥?就因為有太多的這樣的產品所以也導致使用者被反方向教育,付費意願是這類變現的一個憂慮點。

  :遊戲變現

  這個變現我想大家最好理解了,也是騰訊的一大收入支柱。

  遊戲充分利用了使用者心理有著強大的付費能動性。其中網路遊戲、社交遊戲、網紅打賞等等都屬於這類變現。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變現方式,只是不具備普世參考,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導彈這樣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