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交流心得

  網際網路創業,不殘酷也談不上多美好在我看來,網際網路創業既不殘酷也不美好,創業就是創業,有什麼可殘酷的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內容,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馬雲教你如何創業做生意:用心用腦用體力

  最近老是有人問我:“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今天上淘寶去開店還有機會賺錢嗎?總看到有人在淘寶上做得很好很快樂而且很賺錢,而自己做了個把月卻生意一直不好,快堅持不下去了,是不是自己做的太晚了……”

  其實做生意從來就沒有容易過!起早貪黑,擔心受怕,患得患失,忙了一年顆粒無收甚至血本無歸,“眾叛親離”都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說生意好做的人基本是吹牛。任何時代做生意都是要冒風險,都是要付出巨大的腦力心力和體力。一夜暴富成名的事基本上是電視劇裡的故事。好生意都是需要時間和心血積累打造起來的。花大量時間精力未必生意會好,但不花時間精力是肯定不會有好生意的!

  淘寶開店也一樣。其實13年前開店還仍然堅持到今天的人並不多。那時候開淘寶店也非常艱難因為網購的客戶很少,物流很差,支付絕對不順暢。那時候開實體店的人常常笑話開網店的人十異想天開:***。其實很奇怪,十多年來,那些想通過開網店迅速致富的人基本都失敗和放棄了。而那些堅持把開網店當樂趣,當和人溝通交流的人卻基本上成功了,他們從一個人開店到僱傭幾十個上百個員工的人比比皆是……

  做生意的第一要素是要用心。你做的事是你真正喜歡和熱愛的!因為你用心做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發現有客戶對你的產品和服務感興趣的時候,你自然會充滿感恩,會耐心熱情的和客戶溝通和交流……充滿感恩的人容易成功,更何況做你自己喜歡的事所以你不太會覺得太累。開始的時候,做不做得成生意不重要,但找到對你的產品和服務感興趣的人非常重要!

  做生意的第二要素是用腦。選擇了做什麼後,就必須思考如何做。尤其是小企業,你必須做出特色來,做出與眾不同來,做出樂趣來,做出自己和客戶的感情來。做生意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而是在創作或發現一種你和你的客戶之間的一種共同認同的價值。找到喜歡你東西的客戶其實就是找到了一個“知己”!有了這樣的知己,你能不高興和感謝嗎?!

  做生意的第三要素是必須要花時間、要花精力和花體力。幾乎所有優秀的創業者都是在走路,吃飯,沖涼洗澡,睡覺做夢甚至上廁所都在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在抓住每一分鐘時間傾聽客戶和自己的員工溝通,在流淚中學習,在沮喪中感受希望,在擔憂中品味零星的希望。過去的15年,很多人說淘寶是運氣好,我們確實有很多很多的運氣成分在裡面,但我們起的一定比大家早,我們下班一定比很多人晚,我們睡得一定沒有大家香,我們假期一定比大家少的多,我們的身體一直在沮喪和挫折中掙扎。

  淘寶今天生意好做嗎?不容易!但也找不到其它更好做的地方了!如果每天有上億網購者來訪問的網站,你還是沒有辦法找到自己的客戶,你是否想過用心,用腦,用體力去改變自己的方法?以前你做生意只能面對幾十個人,而今天你可以每天面對全國甚至全球數十億人,問題是你覺得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是不是夠獨特,是否能在十幾億人中找到知己,是否能讓這些知己滿意,成為終身“知己”!

  淘寶網剛設立的時候,我們希望給很多人帶去交易和交流的快樂!賣出東西是一種快樂!賣不出東西,思考如何賣,如何找到和有興趣的人交流也是一種獨特的快樂和享受。

  淘寶從第一天起就不是按商場或大賣場的買賣而設計的,而是希望年輕人通過貨物和服務的交易交流來產生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就如同人們去星巴克不是為了品嚐咖啡的味道,而是因為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人們買昂貴的服飾不是為了保暖,而是追求一種獨特的生活態度!

  淘寶在打造的是一種創新、創造,創意的生活空間,裡面是無奇不有的“萬能淘寶”!我發現這幾年做成功的淘寶店主基本上是那些把淘寶開個店當自己樂趣的那些“奇葩人士”。他們覺得買賣就是一種樂趣和交流方式!如果沒有人買你的東西,只能說明你找“知己”的方法有問題,或者你“特別”的服務和產品更本就沒有“知己”。花大錢砸市場而不是靠創意靠耐心靠服務去發現“知己”市場,那是愚蠢的自殺行為。但不想投入一點點小錢就想找到“知己”也是幼稚行為!

  電子商務只是剛剛開始。未來三十年才是真正的發展時期,未來,你可以不做生意,但你必須要有買賣。你買賣的未必是實物,而是你的創意和創造,是你對這個世界的暢想和夢想,你要找到的不是那個“買家“而是那個“知己”,你要學會相處的不是生意是未來,是明天的生活方式!你要經營的不是生意,而是在經營你更好的自己!

  世界那麼大,電商還有至少三十年,試試看吧!萬一你找到了一大批“知己”了呢?我們可以沒有很多的錢,但我們必須有很多的“知己”、朋友和“親”!

  :怎麼利用網路創業

  很多創業者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創業前認為最艱難的時期是籌備創業的階段,而公司正式運作後,便可鬆懈一下。而創業後,卻發現公司運轉後,各式各樣的問題接踵而至,常常令他們不知所措,跟以前想象差別很大。事實上,在企業的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疑難雜症,如果不正確“診治”,就可能“出師未捷身先死 ” 創業者一般都曾在不同程度上遇見以下4大問題,需要我們謹慎對待.

  1.熟人搭夥好開飯

  很多創業者在選擇“合夥人”時,總喜歡在熟悉的“圈子”裡找。由於彼此熟悉瞭解,因此在創業初期常憑感情做事,對於企業中出現的經營方向、用人問題、財務問題等也大都以忍讓、和解的方式處理,而忽視了必備的契約簽定和嚴格的約束制度。於是,隨著企業的成長,這種工作關係引發的矛盾和問題會逐漸顯露,不僅不利於企業的快速發展,有時甚至導致企業步入破產境地。

  [專家支招]:避免熟人搭夥,可以從明確職權、股權等方面入手,但這並不意味著不能通過朋友合作的方式創業。

  2.哪兒熱鬧奔哪兒

  有些創業者在確定經營方向時愛盲目跟風,哪行賺錢就做哪行,總覺得這樣能減少投資風險,而且少走彎路。然而,市場運作有其自然週期,當市場過於飽和時,利潤空間就會縮小,“一窩蜂”熱潮有時正意味著“惡性競爭”即將來臨。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一旦跟錯了,就會掉進投資的陷阱。因此,創業前周密的市場調查和理性的分析尤為重要。這如同股票投資一樣,風險與利益共存,哪種股票適合做長線,哪種適合做短線,何時跟進,何時退出,都需要冷靜對待。

  [專家支招]:股市、證券、基金,已經成為泡沫下的熱點,極易因為泡沫破裂帶來傾家蕩產式風險,所以中國教育網路家教專案創業支援總監張先生指出:個人創業者可以在確定經營方向時,將主營方向定位在風險和收益相對成正比,且風險相對較低的領域,可以適當追逐熱點,但決不能孤注一擲。

  3.短視老闆短命店

  因為中國曾經缺乏創業的環境,所以我們的企業家就像個被帶進燒餅店的餓鬼,抓到什麼吃什麼,哪還顧得上去隔壁味道更美的餃子店嚐嚐。很多企業家彼此的區別就是有的被帶進了燒餅店,有的被帶進了餃子店,不遠處全聚德的招牌卻沒人看見。沒有長遠戰略規劃的企業是短命的,富不過一代,更不要說三代了。

  [專家支招]:創業者的目光必須遠大,不能因為眼前的經濟利益影響整體發展。否則,這樣的創業者不能叫創業,而是小打小鬧了。

  4.貪大求全死得快

  企業在建立以後,成長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如果過分追求成長的速度,無異於拔苗助長。其實,企業經營好比一場馬拉松比賽,不是看誰現在跑得快,而是看誰能在關鍵時刻跑到別人前面去。在創業過程中,當企業效益逐漸凸現後,創業者不能一味地擴大營運規模,而應關注並妥善處理資金預算、市場預測,以及材料、人員相關要素的協調等管理問題。如果對這些問題沒做好充分準備,那麼高速的增長只能帶來巨大的風險。舒馬赫1973年就說“小即是美”,雖然這個提法被認為太理想主義,但企業大了難免官僚、遲鈍,“小”所代表的靈活與敏銳的確令許多大老闆心嚮往之。 中國這個市場沒有誰能一口吃下去,飯菜可以免費,肚子可是自己的。不但可以和你所處的產業的上、下游廠商聯手,適當的時候和競爭對手聯手也未嘗不可,只要記住自己的目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