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野豬養殖賺錢嗎

  特種野豬養殖是近幾年來比較走俏的一個特種養殖專案,特種野豬是野豬***純種野豬***和家豬雜交的後代,它們性情比純種野豬溫順,合群性強,適合人工飼養,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特種野豬養殖的成本與利潤分析

  成本:飼養10頭***2公8母***,需豬舍和運動場120平方米,投資12000元;購種豬需15000元,飼料一年約7300元。1頭母豬每年產仔18頭,共144頭,每頭仔豬從出生到出欄需5個月時間,飼料成本約為350元左右,共計50400元***350×144***。總投資約8.5萬元。

  利潤:商品豬,按65公斤計算,銷售價按每公斤20元計算,可收入187200元。飼養一組特種野豬年純利潤可達10萬元。

  特種野豬養殖市場前景預測

  健康綠色是未來的消費趨勢,特種野豬正是適應了這一趨勢,迅速發展起來,並不斷得到完善。繼在南方部分省份獲得成功之後,現在國內的不少地方都靠養野豬發了財,也有不少人想在這一行能有所作為。

  筆者認為,目前特種野豬產業是展現了一定的發展前景,但離推廣開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首先,消費市場的不穩定性,多數人都是抱著嚐鮮的心態選購野豬肉,不像豬肉、雞肉等大宗畜產品,而高昂的價格也是其走上普通老百姓餐桌的制肘;其次,養野豬相關的技術配套不成熟,飼料、疾病防控技術基本上是在家豬的基礎上進行改造。

  特種野豬賣點就是一個“特”字,大規模推廣帶來市場值下滑甚至喪失和養殖戶冀望的暴利本來就是一對矛盾。

  特種野豬飼料的分類及選擇方法

  特種野豬肉以其脂肪少,營養價值高,野味濃郁等特點,逐漸成為家豬的替代品和新型綠色保健食品。特種野豬食量較少,一般一天喂兩次即可,喜生食,食性雜,各種雜草、菜葉、植物根莖、作物秸稈等都可作為野豬的飼料。野豬特別喜食青綠飼料,可佔日糧中的50%以上,配合少量精飼料即可養出健壯的野豬。下面介紹野豬的幾種飼料。

  一、青綠多汁飼料

  包括青飼料,塊莖、塊根及瓜果類飼料及青貯飼料,這是野豬最主要的飼料來源。

  1、青飼料:常用的有苜蓿、紫芹根、莧菜、甘薯藤葉、青刈玉米、青刈大麥等。青飼料粗蛋白質含量高、消化率高,所需氨基酸全面、維生素含量豐富、品質優良、利用率高。

  2、塊根、塊莖及瓜果類飼料,包括甘薯、馬鈴薯、南瓜、胡蘿蔔等。此類飼料脆嫩多汁,能刺激食慾,有機物質消化率高,對改善日糧的營養成分、提高消化率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宜單喂,必須與粗料、精料搭配使用,再補充蛋白質飼料,才能達到飼養效果。

  3、青貯飼料即把青綠飼料貯起來供冬、春青飼料淡季喂用,常用作青貯飼料的有甘薯、藤葉、白菜幫、蘿蔔纓、甘藍幫、青草等。

  二、粗飼料

  粗飼料包括乾草類、農副產品類***農作物的莢、蔓、藤、殼、秸、秧等***、樹葉類、糟渣類。它們來源廣,種類多,產量大,是野豬冬、春季節的主要飼料。粗飼料的粗纖維含量高、維生素D含量豐富,含鈣多但含磷少,餵養時應注意與其他的飼料搭配好。

  三、精飼料

  1、能量飼料:包括玉米、高粱、大麥、稻穀、甘薯等穀類籽實及果糠、麩皮等穀類籽實加工副產品,這些飼料含能量高,粗蛋白質含量較低,僅為7%~11%,由於營養結構不平衡,不宜單獨作為野豬的飼料,必須搭配蛋白質飼料及營養物新增劑才能使日糧營養全面、平衡。

  2、蛋白質飼料:包括植物性蛋白質飼料、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和其他蛋白質飼料。

  野豬養殖過程有別於家豬

  野豬的飼養

  野豬膽小,初時怕人,人工飼養時一般購買體重10~22公斤左右的小野豬進行馴養。馴養時採取少量家豬帶多隻野豬的方法,混群飼養比例為2∶8。野豬為雜食性動物,一般可日喂2次。剛開始家養時,多喂生食。約1個月後,日糧中一半生食,一半為家豬飼料。待野豬基本適應圈養環境後,再用家豬飼料飼餵,注意適當添喂根類、葉類植物。

  配種技術

  成年母野豬體重90~130公斤,年產2胎,每胎產仔12~16只,適宜配種時間為出生後5~6月齡、體重40~60公斤。

  種豬選擇

  從事野豬繁殖的場***戶***,必須具備1~2頭純種野公豬。一般選擇身長、腿高、嘴尖等符合野豬特徵的純種野公豬留作種豬。

  野豬與家豬雜交的特種野豬所產的後代,不宜留作種用。

  特種野豬養殖技術的誤區分析

  斷奶過早

  許多農戶在養殖野豬時,為了使其早配種及讓仔豬提早上市,人為地提前斷乳。由於野豬的乳腺不發達、泌乳量小、泌乳時間短,過早斷奶容易導致仔豬個體小、體質較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胃腸功能較差,易引起疾病。飼養實踐證明,野豬仔以45天斷乳為好。

  飼料不合理

  野豬天生耐粗飼,喜食青草、青菜等青綠飼料,而且食量小。人工飼養時青綠飼料佔70%,1天僅需喂2餐。而有些農戶飼養野豬時全部飼餵全價飼料,致使野豬因過肥而不發情。雖然採取增加運動量、限飼等方法能使母豬恢復正常發情,但時間一般要推遲幾個月,既耽誤時間,又浪費飼料,,增加了成本。

  不注重防疫和衛生消毒

  許多養殖戶不重視使用疫苗,或免疫方法不規範。

  另外,一些養殖戶的衛生防疫觀念淡薄,而且極少採取消毒措施。其實消毒是預防疾病最簡單、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應該每5天對豬舍進行1次清洗、消毒,並在養殖場門口、生產區門口與豬舍門口設立三重消毒池,人員進出都必須消毒和更換工作服。

  豬的排洩物較多,容易造成細菌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果能保持豬舍衛生,就可最大限度地減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杜絕疾病的傳播。但目前大部分養殖場衛生差,汙水橫流,臭氣熏天,蚊蠅多,極易造成疾病的流行和暴發,影響養殖效益。

  不注重技術學習和培訓

  目前,一些養殖戶在引種時沒有經過正規的專業培訓,導致在養殖過程中出現許多問題,從而影響養殖效益。另外,在養殖時不注重技術學習,不及時觀察野豬的精神狀態、飼料量、飲水量、活動情況和大小便的變化,出現問題無法及時解決。由於技術和管理的差異,導致養殖野豬的繁殖率、成活率、生長速度及經濟效益也相差許多。

  不注重豬種質量

  一些引種戶因貪圖方便與便宜,或被一些不法場家矇騙,引進一些僅含純種野豬血緣12.5%~25%的特種野豬,其外觀、品質已與家豬相差無幾,而且抗病力、耐粗飼和瘦肉率都較差,這又如何取得好效益呢?

  特種野豬的飼養繁殖技術措施

  生態習性

  特種野豬基本保持了野豬的外觀體形,性情活潑好動,,行動敏捷,嘴長、耳小,仔豬時全身有褐黃色相間的縱向條紋,3 月齡後條紋退去,全身毛色呈黃棕色或灰棕色。母豬6-7月齡性成熟,第一次發情時體重在50-60公斤,妊娠期114天左右,年產兩胎,每胎產仔8-12 頭。特種野豬適應性廣,抗病力強,耐粗飼,喜食野草、青綠飼料,食量小,僅為家豬的50%左右,飼料利用率高,同等體積比家豬重10%左右。

  圈舍的建造

  特種野豬圈舍宜選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容易排水,便於採光和通風,原有的家豬舍稍加改造也可進行飼養。圈舍要求裡外窩配套,裡窩供野豬睡覺、產仔,長約 3米,寬2.8米,加上棚,建成一般豬舍樣式。外窩室供豬運動、晒太陽和飲食,面積應為裡窩室的1-1.5倍,地面用水泥沙漿鋪成麻面,略帶斜坡,以便於排尿和沖洗。圍牆高度1.7-1.8米,在離外窩室1.2米處砌一條通道,以便於發情母豬進入公豬舍內配種。

  飼料與飼餵

  特種野豬是雜食性動物,善食生食,青草、青菜、嫩玉米、冬瓜、土豆、地瓜秧、花生秧、南瓜等都是它喜歡吃的飼料。人工養殖除了青綠飼料外,還應根據不同時期配制飼料,主要成份有玉米、麩皮、餅粕類、魚粉、骨粉、鹽、礦物質新增劑等,青飼料可佔日糧的30-50%,成年豬日喂2次,野豬有夜間採食的習慣,因此,晚飼應占全天日糧的60-70%,斷奶後的仔豬日喂4-5次,以後可減少到3-4次。

  特種野豬不同生長期的飼料配方***%***:

  特種野豬仔豬飼料配方:玉米67、麩皮5、豆粉20、魚粉4、骨粉1、食鹽0.3、酵母2、新增劑0.5。中豬飼料配方:玉米60、麩皮20、豆粕 15、魚粉3、骨粉1、貝粉1、食鹽0.5、新增劑0.5。妊娠母豬配方:玉米65、麩皮25、豆粕8、骨粉1、食鹽0.5、新增劑0.5。哺乳期配方:玉米62、麩皮15、豆粕15、魚粉4、貝粉1、骨粉2、食鹽0.3、新增劑0.5。

  野豬養殖有別於家豬

  野豬的飼養

  野豬膽小,初時怕人,人工飼養時一般購買體重10~22公斤左右的小野豬進行馴養。馴養時採取少量家豬帶多隻野豬的方法,混群飼養比例為2∶8。野豬為雜食性動物,一般可日喂2次。剛開始家養時,多喂生食。約1個月後,日糧中一半生食,一半為家豬飼料。待野豬基本適應圈養環境後,再用家豬飼料飼餵,注意適當添喂根類、葉類植物。

  配種技術

  成年母野豬體重90~130公斤,年產2胎,每胎產仔12~16只,適宜配種時間為出生後5~6月齡、體重40~60公斤。

  種豬選擇

  從事野豬繁殖的場***戶***,必須具備1~2頭純種野公豬。一般選擇身長、腿高、嘴尖等符合野豬特徵的純種野公豬留作種豬。

  野豬與家豬雜交的特種野豬所產的後代,不宜留作種用。

  特種野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特種野豬是經人工馴化改良後的一個野豬品種,棕色耳小,尾短嘴長毛密,瘦肉率比家豬高,耐粗食,抗病力強,年產仔2~3胎,每胎8~14只。其飼養技術如下:

  一、圈舍設計

  圈舍設計分內窩室和外窩室,內窩室是供其飲食和睡覺的地方,面積為3.5米×2.5米,外窩室是供運動和晒太陽用的,面積為內窩室的1.5倍,內窩室地面須用水泥鋪成,但不可太光滑,略帶斜坡狀,便於排尿和沖洗,保持圈舍乾燥和清潔衛生。

  二、飼料配方

  玉米粉、米糠、青飼料各佔20%,麥麩34%,碘鹽、骨粉各0.5%,豆渣或大豆5%,氨基酸每頭每天15~40克。

  三、疫病防治

  1、豬瘟病的防治:抗豬瘟血清每次5ml肌注,每天兩次,連注3-4天,豬瘟免化弱毒疫苗一次皮下肌注。

  2、豬肺疫病的防治:先用青黴素180萬×2肌注***75公斤以上體重***再注射氧氟沙星5ml×2,每天兩次,連注3天,效果極好。

  3、豬丹毒病的防治:該病又稱打火印。治療可按每公斤體重4萬單位青黴素深部肌注,每日兩次,連用3~5天,並配合用濃肥皂液擦豬身,擦成肥皂泡罩住豬身的狀態有奇效。

  養好野豬有什麼方法

  1、圈舍設計:分裡窩室和外窩室。裡窩室是供“野豬”飲食和睡覺的場所,面積約為長3.5米,寬2.5米;外窩室是供運動和晒太陽、飲水的場所,設飲水槽,面積為裡窩室的1.5倍。 裡外窩室均用水泥、沙槳鋪成,但不可太光滑,並略帶斜坡狀,以便排尿和沖洗,保持圈舍乾燥和清潔衛生。 野豬與家豬圈舍不同之處就是要在離外窩室1.2米處砌一條通道,以便種公豬進入任何已發情母豬的圈舍配種,然後通過通道返回原窩室飼養。

  2、飼料配方: 玉米粉22%,麥麩30%,豆渣或少許大豆5%,三七糠22%,青飼料20%。另加,氨基酸***每頭每天***15-40克,碘鹽0.5%,骨粉0.5%。

  3、主要病症的防治:

  ***1***豬瘟的防治:抗豬瘟血清每次5ml肌注,每天兩次,連注3-4天,還可採用大劑量***230-50頭份***,豬瘟免化弱毒疫苗一次皮下肌注。

  ***2***豬肺疫苗的防治:先用青黴素180萬 2肌注***75公斤以下體重***,再注射氧氟沙星5ml 2,每天兩次,注三天,效果極好。

  ***3***豬丹毒病的防治:該病又稱“打火印”。

  防治方法上可按每公斤體重4萬單位青黴素深部肌注,每天兩次,連用3-5天,並配合濃肥皂水擦豬身,擦成肥皂泡罩住豬身的狀態,有奇效。

  種母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①飼料量:每日投料量在2.5千克3.0千克之間,每日投料34次。

  ②發情:一般在仔豬斷奶57天左右發情,每個發情周期在1824天之間,情期內延續時間為4872小時,明顯的發情症狀是發情後24小時,外表觀察發情母豬***腫脹,有時有少量粘液流出,願意接近公豬,接受公豬爬跨,食慾減退。

  ③配種:在正常條件下,母野豬在仔豬斷奶後517天正常發情配種,後備母豬除派年齡應在1014月齡時,體重應在6575千克後備豬過早初配,不僅影響其頭產繁殖成績,還會影響其本身發育,降低其終生繁殖效能。過晚配種會增加培育費用,而且影響產仔後的泌乳量。 母野豬達到性成熟後,即會出現固有的性週期,亦稱發情周期***通常,把上次發情到下一次發情的間隔時間稱為發情周期***。純種野母豬每年春秋兩次發情屬季節性發情;馴化後的雜交野母豬的發情周期平均為20天,範圍多在1824天,發情期一般持續35天,分前、中、後三期。適宜配種的時間在發情中期,即母豬出現發情症狀後24小時,只要肯接受公野豬爬跨即可第一次交配。第一次交配後經1824小時再配第二次。一般在一個發情周期交配2次即可,更多交配並不能增加產仔數,甚至有副作用,關鍵是掌握好配種的適宜時間。

  種公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種公豬的初次配種月齡為1214個月齡。最適合初次配種的體重在6575千克之間,過瘦或過肥都不適合配種。種公豬的使用年限在4年以內,對種公豬實行單圈飼養。

  野豬養殖中的誤區

  野豬養殖業經過近10年的實踐和探索,技術己日趨成熟,完全具備了進行規模化養殖,進入肉類及野味市場的條件。然而,有些人由於對這一行業的瞭解不夠或是聽信了一些片面的宣傳,有時難免誤入歧途,甚至導致養殖失敗。野豬養殖中的以下三個誤區應注意避免。

  1、特種野豬純度越高越好

  實踐證明,特種野豬純度在62.5-75%之間即可,這種野豬除了作為種豬繁殖外,還可作為商品豬推向市場。純度超過75%的特種野豬,不但繁殖能力下降,生長速度減慢,而且需要具備相當高的專業水平才能確保仔豬的成活。

  2、只引進純種野公豬,利用當地家母豬雜交繁殖特種野豬

  目前業內人士普遍選用杜洛克作母本雜交一代***50%純度***特種野豬,其他品種雜交後外形、毛色及胴體瘦肉率都不是太理想,而引種戶最科學的選擇有兩種:一是引進純種野公豬及50%純度特種野母豬,提純繁殖75%純度特種野豬,二是直接引進75%純度特種野豬進行擴繁。這樣可以避免純種野公豬與杜洛克母豬雜交帶來的如下弊端:1***雜交一代純度只達到50%,須進行二次復配才能達到75%,延長了繁殖週期,2***經產杜洛克母豬體型比野公豬大得多,不便於公豬爬跨配種;3***純種杜洛克母豬價位大大高於50%純度的特種野豬。

  3、小打小鬧,利用賣種賺錢

  時至今日,野豬產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市場也越來越規範,建種豬場須經過有關部門審批,要有嚴格的淘汰選種制度,並需建立種豬獨立檔案,同時還要嚴把防疫關,避開近親繁殖後才能出售。小型養殖場一般很難達到標準。養殖戶從長遠著眼,應從事規模化養殖,走野味市場和產品深加工這條路。

  野豬幼仔的飼料搭配

  有人說,為了經濟效益,可以像養家子豬一樣來飼養特種仔野豬,讓它快速長成,發情快,繁殖早。這種觀點或說法對嗎?

  專家回覆: 特種野豬食量較少,一般一天喂兩次即可,喜生食,食性雜,各種雜草、菜葉、植物根莖、作物秸稈等都可作為野豬的飼料。野豬特別喜食青綠飼料,可佔日糧中的50%以上,配合少量精飼料即可養出健壯的野豬。

  特種野豬育肥階段可以參照家豬育肥方法進行育肥,從而獲得高的飼料回報率。但也不能照搬家豬育肥方法,“讓它快速長成,發情快,繁殖早”這種說法不完全對,應該把握好分寸。

  喂野豬的多種飼料搭配

  野豬特別喜食青綠飼料,其比重可佔日糧中的50%以上,再配合少量精飼料即可養出健壯的野豬。

  ①青飼料:常用的有苜蓿、紫芹根、莧菜、甘薯藤葉、青刈玉米、青刈大麥等,青飼料粗蛋白質含量高、消化率高,所需氨基酸全面,維生素含量豐富,品質優良,利用率高。

  ②塊根、塊莖及瓜果類飼料:包括甘薯、馬鈴薯、南瓜、胡蘿蔔等,此類飼料脆嫩多汁,能刺激食慾,有機物質消化率高,對改善日糧的營養成分、提高消化率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宜單喂,必須與粗料、精料搭配,再補充蛋白質飼料,才能達到滿意的飼養效果。

  ③青貯飼料:即把青綠飼料貯起來供冬、春青飼料淡季喂用。常用作青貯飼料的有:甘薯藤葉、白菜幫、蘿蔔纓、甘藍幫、青草等。

  ④粗飼料包括乾草類、農副產品類***農作物的莖、蔓、藤、殼、秸、秧等***、樹葉類、糟渣類,是野豬冬、春季節的主要飼料。粗飼料的粗纖維含量高,維生素含量豐富,含鈣多但含磷少,餵養時應注意與其它飼料搭配好。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