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創業做準備

  創業要怎麼做好準備?創業應該做什麼準備?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A1:

  之前說了,只有創業才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好途徑。但是,如何創業?怎樣走出第一步?現在要為以後的創業做怎樣的準備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想是培養一個積極向上,努力進取,認真負責的生活態度。無論作什麼事,沒有這種態度,是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的。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還要訓練自己如何將事情做好的能力。當然要訓練這些能力,首先要去做事。不僅僅做自己份內的事情,還要做一切有可能提升自己能力的事情。在做事的過程中,要努力地去發現一些東西,一些規律,並注意總結,認識不足,總結經驗,前車之鑑。

  再者,我想就是多積累一些創業必要的知識。如專案選擇,市場營銷,財務知識等。要努力去增長這方面的見識。途徑可以通過看書,可以通過網站,可以通過自己的實踐,方法不一,但是要自己有心去學。筆記,我想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東西,當時覺得很明白了,可是不記下來,一段時間後,就會忘掉了。

  A2:

  當然,創業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定要努力,還要給自己做個計劃。

  1、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計劃

  2、有一定的資金、經濟基礎

  3、可行性專案,同時編制市場可行性報告和方案

  4、組織、配備人員包括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業務員等

  5、選址

  6、註冊

  7、最重要一點就是任何產品先有市場再進行操作,所以市場的調研時非常重要的。

  UC優視創始人何小鵬:

  以下為何小鵬的現場演講實錄:

  何小鵬:我坐在下面,有一點羨慕嫉妒恨,為什麼這麼說,在座的都是90後,流利說創始人王翌說自己是80後,翎客航天創始人胡振宇說自己是90後。我是70後,我1999年從華工畢業,今年已經是我畢業的第15週年,大概16年前和17年前,我也在華工做過一些宣講,我記得講的是如何買電腦,如何修電腦,與今天講的內容差別很大。

  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創業的事情,我越創業,越覺得創業不是大學生做的事情***笑***如果這樣說的話,估計下面的連盟、南立新、蘇東就將我踢死了。為了將來真正的創業,今天我們要打基礎和做準備。我不想跟大家分享UC優視和我創業的經歷。以後大家真正創業就知道,其他成功的創業經歷,對你來說,可能有一點點的借鑑,如果想複製基本上不可能,創業要“天時、地利、人和”,用你和你的團隊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在學校中,該做怎樣的準備?

  第一,如果讀大學,首先要將身體鍛鍊好,身體非常的重要。我記得在創業的前幾年,聯想的柳傳志先生演講,他說創業拼的是身體,我當時認為創業是拼人脈,而今年是UC優視的第10年,我才發現真的拼的是身體。我的助理也是華工的,還是女孩子,我說,聽說大學城的內環有很多人跑步,她說跑過一次,因為朋友過來,因為要體驗。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例如胡振宇說的熬夜和拼搏,你在25歲、27歲之前,可能還可以,但是往後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今後想做事情的話,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將身體做好一些,鍛鍊好非常的重要。

  第二,大學生創業還要準備什麼,就是口才。大家絕對想象不到。高中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如何評價我,成績不錯,從來不說話。我後來招產品經理的時候,我對男生的產品經理有一個剛性的要求,曾經有過女朋友,如果自己都賣不出去,憑什麼將自己的產品賣給使用者。實際上口才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鍛鍊。我的方法很簡單,去電腦城做銷售。當時面對中國人,我聽不懂廣州話,開不了口。來了一個鬼子,旁邊的小女孩說,這個是華工的大學生,還開不了口,特別不好意思。我就猛學,如何做銷售。還學習了演講和口才。創業是如何吸引優秀的人進來,如果沒有好的口才,基本上沒有戲。你能將死的說成活的,你能天花講得亂墜嗎,讓女孩子倒追嗎?口才無論做任何的事情,都是一個基礎。對於創業更有這樣的要求,身體、口才是創業非常重要的點。

  第三,我們希望所有的同學,在座的同學們,讓你們的生活豐富多彩。我做一個調查,是否有男生,每天就是讀書、打遊戲,讀書打遊戲,有沒有這樣的人,兄弟們,都不敢嗎,我讀書的時候,有兩年的時間就是這樣的。我是讀書,上班、打遊戲,讀書、上班、打遊戲,因此我的成績很不好,我真的希望,所有的同學們,讓你四年的生活,只有兩種模式,應該更多一些,做不同的兼職,談一場風花雪月,去外面旅遊幾次,真的有這樣的需要,如果沒有這樣做,趕緊去做,這些都是為將來創業做的事情。

  好!可能有人說,不行,我就想創業,還給你三個忠告。

  創業最好有人脈或者是你曾經有過工作經驗。我在大學有三年的兼職,當時我的同學陳雷華和網易的丁磊一起合作,但是陳雷華沒有堅持下去,我認為大學生創業,要不就做很多的事情,要不就擁有一定的人脈,錢反而不是最主要的事情。

  我相信在座的很多同學跟我一樣,我讀大學時的第一願望是自己賺錢,可以吃肯德基,因為我從來沒有吃過肯德基,相信在座的很多同學都是這樣的想法。也許我們並沒有人脈,那就要多嘗試做一些事情和積累經驗,如果沒有經驗的話,就會看得很高,但是思想很窄;會想得很多,但是動手能力實際上不強,因為沒有真正動手過。我第一個期望是要不有人脈,要不就做過很多的事情。

  如果真的想創業,要有一個團隊。剛才胡振宇講得很好,你要跟自己的團隊很好的溝通,如果都讓你一個人佔了,就要溝通好。團隊要能力互補,你要是做技術的,就不要找一個跟你做一模一樣的人搭班子,兩、三個能力互補的人是最好的。

  團隊的第二個建議,要非常的信任。很多的時候,團隊可以受苦,不能分髒,有了榮譽和激勵,政府發給你50萬人民幣的時候,你的團隊就會有很多的想法,有的人說我們分錢吧,有的人說繼續投入吧,這種互信是團隊一定要磨合的,這種磨合要大家用心磨合的。我創業的時候,我在市場、人脈、投資上都不行。我幸運的碰到了俞永福,我跟他打桌球,以前不熟悉的,後來一起喝酒、聊天,有一天晚上雷局打電話給我,聽說你們剛剛打完架,我說沒有這樣的事情。你的團隊有很多的地方,會被故意或者是無意的離間,不要成立了團隊就可以了,要花很多的隱私磨鍊。

  第三,說到做到,無論是學生還是我們都要做到這點。團隊分工後,你承諾和許諾了,要儘量的做到,這一點非常的重要。

  另外,一個團隊如果三個人,其中一個人很差,另外兩個人很努力,這個團隊就會越來越崩。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運氣和機會的問題,很多人都說,創業的成功需要一些運氣,我非常的同意,“天時、地利、人和”中天時佔了第一位,但是運氣是誰能夠抓得住,運氣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在剛剛創業的時候,碰到一個地產中介,他在北京。他說正準備做第七次創業,前六次開過麵粉廠,做過餐館、打石廠和賣過電腦,第六次炒記憶體,賺了2000萬,後來都虧光了,遇到災害,價格波動太大了,基本上就虧死了。

  有一點讓我印象深刻,他在幹任何事情,都在想如何將事情幹得更好,在這裡是否有機會,他是隻讀了小學的人。他做房地產中介,當時我在北京租了一套房,他說為什麼要做中介,觀察中介公司怎麼開的,該做哪些事情,有怎樣的困難,操作過程中,有哪些麻煩。他就體驗這些事情,他準備迎接一些變化。如果真的想創業,會不會琢磨一些點,這些點是不是適合你,是否有能力將這些點做好,很多人說,他成功了,當年我也想到這一點,如果我做了,會比他更賺錢。想了沒有做,沒有嘗試和擁抱、抓住這些運氣。

  另外就是機會,我創業的時候就說,現在好的機會被他們抓了,這些人要風得風,要錢有錢,政府也有人脈。今天真正的網際網路才剛剛開始,國際環境的變化,中國網際網路的變化,我認為未來會有非常多的機會。包括UC優視和所有的企業招員工的時候,都希望招年輕的員工,為什麼要年輕的員工,因為未來的世界,一定屬於我們,一定屬於你們這一批年輕人的。所以未來絕對不會少機會,只會更多。要想做102年的公司,正如馬雲所說的,這是非常困難的。在網際網路,科技變化,新的製造業和全球化的情況下,大家的機會是不缺的,最重要的是你怎麼抓的,希望在未來的5年、10年、15年,希望在座的各位,無論大學城或者是我的師弟師妹們,可以做更大的企業。

  我的大學我做主:論

  1、做自己喜歡、相信、有發展而且是趨勢性的行業

  所謂的趨勢性的行業就是未來有巨大遠景、好象十幾年前大家都沒有手機,如果十幾年前做手機的話,就是趨勢性行業。趨勢性行業的特點是現在大家幾乎都沒有,未來大家都可能有。如果你可以做一種趨勢性行業的話,這個對您的創業成功是有幫助的。要做就做與眾不同,要做就做領先者。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等等。都是在趨勢性行業裡打造屬於自己的王國!在社會現實面前,容不得我們去抱怨,唯有提高自己,才是不變的真理!唯有抓住趨勢,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2、一切從簡開始

  我剛開始創辦培訓班的時候,我什麼都沒有,唯有的就是一整套的執行方案,唯有的就是心中那顆不甘於現狀的心。***結合自己怎麼創辦培訓的加以說明。***

  3、懂得《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三國演義》其中的道理。

  這三本書都是非常棒的書,尤其是《三國演義》,我覺得裡面的很多招式都是源於《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三國演義》裡面的主人翁都能夠通過裡面的招式取得天下,那麼我們利用好其中的一些招式,那麼我們創業的成功機率就大得多。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對顧客以及競爭對手的瞭解,怎麼對顧客有個很好的瞭解,可以做市場調查;怎樣瞭解競爭對手,當然還是要通過顧客。競爭對手哪裡好,通過問不同的顧客群,知道競爭對手哪裡好,怎樣可以做多更好,就找到了商機。

  超越競爭對手的方法不外乎是用很好的質量、更低的價格、更好的服務或者是更快的速度。但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用的“贏”的策略叫做“物超所值”。李嘉誠50多年,他覺得所有的成功都應該歸結為“物超所值”。如果你可以做到,就很容易超越你的競爭對手。

  同時在這幾本書當中,還提到一個“藍海策略”。就是做競爭對手不做的事情。像現在提供給大家的大學生成功學就是在市場上並沒有這樣的一個主題。

  再就是整合資源,與人合作。這個社會是一個合作的社會,一個協作的社會。只有通過與人合作,才會贏得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每一個人創業時的資金、人力資源都是很單薄的。但是如果你可以像比爾蓋茨一樣,當時一開始就和IBM合作,那麼你的成功率就會很高了。

  4、不斷進行推銷與服務

  所有創業的成功都在於不斷的銷售,不斷的服務。銷售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特質。

  5、不斷地找更多人來推銷和服務

  組建自己的團隊,要堅信團隊力量是無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