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組建創業團隊

  如何組建一支優秀的創業團隊?組建團隊需要什麼原則?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創業團隊的組建

  一、創業團隊組建的基本原則

  1.目標明確合理原則。目標必需明確,這樣才能使團隊成員清楚的認識到共同的奮鬥方向是什麼。與此同時,目標也必須是合理的、切實可行的,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激勵的目的。

  2.互補原則。創業者之所以尋求團隊合作,其目的就在於彌補創業目標與自身能力間差距。只有當團隊成員相互間在知識、技能、經驗等方面實現互補時,才有可能通過相互協作發揮出“1+1>2”的協同效應。

  3.精簡高效原則。為了減少創業期的運作成本、最大比例的分享成果,創業團隊人員構成應在保證企業能高效運作的前提下儘量精簡。

  4.動態開放原則。創業過程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過程,團隊中可能因為能力、觀念等多種原因不斷有人在離開,同時也有人在要求加入。因此,在組建創業團隊時,應注意保持團隊的動態性和開放性,使真正完美匹配的人員能被吸納到創業團隊中來。

  二、創業團隊組建的主要影響因素

  創業團隊的組建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著組建過程並進一步影響著團隊建成後的執行效率。

  1.創業者。創業者的能力和思想意識從根本上決定了是否要組建創業團隊以及團隊組建的時間表以及由哪些人組成團隊。創業者只有在意識到組建團隊可以彌補自身能力與創業目標之間存在的差距,才有可能考慮是否需要組建創業團隊,以及對什麼時候需要引進什麼樣的人員才能和自己形成互補做出準確判斷。

  2.商機。不同型別的商機需要創業團隊的型別。創業者應根據創業者與商機間的匹配程度,決定是否要組建團隊以及何時、如何組建團隊。

  3.團隊目標與價值觀。共同的價值觀、統一的目標是組建創業團隊的前提,團隊成員若不認可團隊目標,就不可能全心全意為此目標的實現而與其他團隊成員相互合作、共同奮鬥。而不同的價值觀將直接導致團隊成員在創業過程中脫離團隊,進而削弱創業團隊作用的發揮。沒有一致的目標和共同的價值觀,創業團隊即使組建起來,也無法形成有效發揮協同作用,缺乏戰鬥力。

  4.團隊成員。團隊成員的能力的總和決定了創業團隊整體能力和發展潛力。創業團隊成員的才能互補是組建創業團隊的必要條件。而團隊成員間的互信是形成團隊的基礎。互信的缺乏,將直接導致團隊成員間協作障礙的出現。

  5.外部環境。創業團隊的生存和發展直接受到了制度性環境、基礎設施服務、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市場環境、資源環境等多種外部要素的影響。這些外部環境要素從巨集觀上間接地影響著對創業團隊組建型別的需求。

  三、創業團隊的組建程式及其主要工作

  創業團隊的組建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不同型別的創業專案所需的團隊不一樣,建立步驟也不完全相同。概括來講,大致的組建程式如圖。

  企業團隊組建的主要工作:

  1.明確創業目標。創業團隊的總目標就是要通過完成創業階段的技術、市場、規劃、組織、管理等各項工作實現企業從無到有、從起步到成熟。總目標確定之後,為了推動團隊最終實現創業目標,再將總目標加以分解,設定若干可行的、階段性的子目標。

  2.制定創業計劃。在確定了一個個階段性子目標以及總目標之後,緊接著就要研究如何實現這些目標,這就需要制定周密的創業計劃。創業計劃是在對創業目標進行具體分解的基礎上,以團隊為整體來考慮的計劃,創業計劃確定了在不同的創業階段需要完成的階段性任務,通過逐步實現這些階段性目標來最終實現創業目標。

  3.招募合適的人員。招募合適的人員也是創業團隊組建最關鍵的一步。關於創業團隊成員的招募,主要應考慮兩個方面:一是考慮互補性,即考慮其能否與其他成員在能力或技術上形成互補。這種互補性形成既有助於強化團隊成員間彼此的合作,又能保證整個團隊的戰鬥力,更好的發揮團隊的作用。一般而言,創業團隊至少需要管理、技術和營銷三個方面的人才。只有這三個方面的人才形成良好的溝通協作關係後,創業團隊才可能實現穩定高效;二是考慮適度規模,適度的團隊規模是保證團隊高效運轉的重要條件。團隊成員太少則無法實現團隊的功能和優勢,而過多又可能會產生交流的障礙,團隊很可能會分裂成許多較小的團體,進而大大削弱團隊的凝聚力。一般認為,創業團隊的規模控制在2人~12人之間最佳。

  4.職權劃分。為了保證團隊成員執行創業計劃、順利開展各項工作,必須預先在團隊內部進行職權的劃分。創業團隊的職權劃分就是根據執行創業計劃的需要,具體確定每個團隊成員所要擔負的職責以及相應所享有的許可權。團隊成員間職權的劃分必須明確,既要避免職權的重疊和交叉,也要避免無人承擔造成工作上的疏漏。此外,由於還處於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創業環境又是動態複雜的,不斷會出現新的問題,團隊成員可能不斷出現更換,因此創業團隊成員的職權也應根據需要不斷的進行調整。

  5.構建創業團隊制度體系。創業團隊制度體系體現了創業團隊對成員的控制和激勵能力,主要包括了團隊的各種約束制度和各種激勵制度。一方面,創業團隊通過各種約束制度***主要包括紀律條例、組織條例、財務條例、保密條例等***指導其成員避免做出不利於團隊發展的行為,實現對其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保證團隊的穩定秩序。另一方面,創業團隊要實現高效運作要有效的激勵機制***主要包括利益分配方案、獎懲制度、考核標準、激勵措施等***,使團隊成員才能看到隨著創業目標的實現,其自身利益將會得到怎樣的改變,從而達到充分調動成員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發揮團隊成員作用的目的。。要實現有效的激勵首先就必須把成員的收益模式界定清楚,尤其是關於股權、獎懲等與團隊成員利益密切相關的事宜。需要注意的是,創業團隊的制度體系應以規範化的書面形式確定下來,以免帶來不必要的混亂。

  6.團隊的調整融合。完美組合的創業團隊並非創業一開始就能建立起來的,很多時候在企業創立一定時間以後隨著企業的發展逐步形成的。隨著團隊的運作,團隊組建時在人員匹配、制度設計、職權劃分等方面的不合理之處會逐漸暴露出來,這時就需要對團隊進行調整融合。由於問題的暴露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團隊調整融合也應是一個動態持續的過程。如圖1所示,在完成了前面的工作步驟之後.團隊調整融合工作專門針對執行中出現的問題不斷的對前面的步驟進行調整直至滿足實踐需要為止。在進行團隊調整融合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要保證團隊成員間經常機型有效的溝通與協調.培養強化團隊精神,提升團隊士氣。

  創業團隊的維繫與發展

  1.團隊衝突分裂的原因分析

  ①過分追求民主,沒有形成創業領袖人物

  ②創業團隊盲目自信

  ③團隊成員中個別成員有畏懼心理

  ④創業團隊成員搭配不盡合理

  ⑤因為性格、個性、興趣不合,導致磨合出現問題

  ⑥團隊成員之間缺乏共同的創業目標、利益、思路、綱領、規則等

  ⑦團隊成員中有些能力不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⑧沒有明確的利潤分配方案

  2.加強團隊建設的主要方面

  ①明確努力目標

  ②堅持公平原則

  ③理性角色定位

  ④積極有效溝通

  ⑤建章立制

  ⑥擴充團隊

  創業團隊建設中的危險訊號

  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個人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結束。團隊合作提到了管理的前臺,團隊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形態,越來越引起企業的重視,許多企業已經從理念、方法等管理層面進行團隊建設,以下幾種情況的出現在團隊建設中發了隱密的危險訊號,容易矇蔽團隊管理者的眼睛,如果不引起管理層的重視,團隊建設將會前功盡棄。

  一:精神離職

  這是在企業團隊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其特徵為:工作不在狀態,對本職工作不夠深入,團隊內部不願意協作,個人能力在工作中發揮不到30%,行動較為遲緩,工作期間無所事事,基本上在無工作狀態下結束一天的工作。但是也有積極一面上、下班非常準時,幾平沒有遲到、事假、病假、團隊領導指派任務通常是迅速而有有效的達成。

  精神離職產生的原因大多是個人目標與團隊願景不一致產生的,也有工作壓力、情緒等方面原因,國內幾大保險公司普遍運用的是用團隊精神激勵來降低團隊精神離職率。

  針對精神離職者有效方法是:專業溝通,用團隊精神與團隊願景來提升工作狀態,用激勵手段提升工作熱情。具體做法可以是安排假期,讓精神離職者冷靜思考,調整狀態,下一步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團隊中是否需要重新接納的問題。

  二:超級業務員

  團隊需要的是整體的行動力,銷售力,目標完成率等等。逐個的分解就是要求團隊的個體之間技能必須具有互補性,個體能力較大。正是因為個體差異導致了超級業務員的出現,其表特徵為:“個人能力強大,能獨檔一面,在團隊中常常以絕對的銷售業績躍躍領先於團隊其它成員,組織紀律散漫,好大喜功,目空一切,自身又經常定位於團隊功臣之例。

  超級業務員的銷售能力這是任何團隊所需要的,因此面對這種矛盾時,常常令組織的領導者無所適從,經常採用的辦法是:放之任之,採用有別於團隊其它成員的特殊政策,超級業務員對團隊的破壞力是巨大的,長期採用放縱策略其結果會破壞團隊的凝集力,引導團隊的組織願景向非團隊發展,迅速的瓦解團隊精神。

  團隊是由工作任務挑戰性高而且環境不確定性而建設的組織,成員差異性非常大,個人素質、工作技能常常也有區別,超級業務員的出現,不會大批量的湧現超級業務員,這需要組織領導者正確領導、全面溝通、把超級業務員融入團隊精神,團隊文化中,建立超級業務員正確的榜樣,同時要把超級業務員的分力轉為團隊的合力,用團隊的價值觀、團隊的約束力等方面對超級業務員作出正確的管理。

  三:非正式組織

  團隊作為全體成員認可的正式組織。而非正式組織,產生有兩種原因,一是團隊的領導故意行為。二是團隊成員在價值觀、性格、經歷、互補性產生某種一致時。前者是管理者強化自身管理職能的需要,培養親信,增強管理效力,客觀上形成的非正式組織,雖然表面上能夠很好進行日常動作,能夠提高團隊精神,調合人際關係,實施假想的人性化管理,在團隊發展過程中,基本上向有利於團隊的方向發展,但長期而言,會降低管理的有效性,團隊的開始精神,工作效率低下,優秀團隊成員流失。

  這種非正式組織通常是鬆散型組織;後者則是緊密型非正式組織,其願景通常與團隊願景不致,在團隊中常常不止一個這樣式非正式組織,隨著這種組織的產生,團隊的瓦解之日就不會遠。這種緊密型非正式組織會偏離團隊的價值觀,破壞團隊文化,阻撓團隊的創新精神的和開拓精神。通常鬆散型組織又會向緊密型組織發展,緊密型組織又會和鬆散型組織對抗。因此團隊領導者在團隊中建立非正式組織是不可取的,是基於一種管理水平低下同時對團隊極不信任的結果。

  如果團隊中出現了緊密型非正式組織怎麼辦?

  a、考察評估。團隊非正式組織的數量,非正式組織成員列表,非正式組織與團本願景是否一致,非正式組織對實現團隊目標的影響。

  b、瓦解非正式組織。讓團隊管理層融入非正式組織,管理層對非正式組織的肯幹成員施以影響,並積極引導,讓他們融入到一些鬆散型的非正式組織,弱化其對骨幹成員的影響力,最後徹底清除非正式組織的頑劣者。

  以上三種情況是團隊建設與發展中的絆腳石,出現其中任何一種苗頭,團隊的領導者都應引起重視,做到防範在先,疏導在後,重拳出擊在次。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