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龍蝦養殖技術

  此前小龍蝦是屬於美國的,後經日本引進至中國。自引進至中國後其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那麼淡水小龍蝦怎麼養?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淡水龍蝦是一種經濟型淡水蝦種,它具有6大特點:一是體大肥美;二是生長快、產量高;三是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四是適應性強,能在惡劣天氣、環境中生存;五是食性雜,既能吃動物性飼料,也能吃人工配合飼料和腐殖質;六是經濟效益高。

  養殖技術

  池塘條件養殖淡水龍蝦的池塘應選在通風向陽、環境安靜、排灌方便、水質無汙染的地方。

  ①池塘應為長方形,面積1334~3335平方米為宜,水深在0.9~1.5米左右。

  ②池底為硬土質或沙質,無淤泥,池壁須有一定坡度。

  ③池塘要有良好的排灌系統,一端上部進水,一端底部排水,進排水口都要有防敵害、防逃網罩。

  ④池塘底部應有適當面積的沉水植物區,並有足夠的人工隱蔽物,如廢輪胎、網片、竹排等,以供龍蝦隱蔽棲息。

  ⑤有條件的池塘可設增氧機。

  ⑥放養蝦苗前應對池塘進行消毒,如果是新建蝦塘可用生石灰帶水清塘,若是舊魚塘養殖,一定要幹塘消毒,除潑灑生石灰外,還要徹底清除池塘中的鰍、鯰、黑魚和蛇、鼠等掠食性敵害生物。

  水質要求主要以未汙染的江、河、湖、庫等大水體地表水作水源,也可用地下水作水源。淡水龍蝦的適應性強,水的pH值在6.10~9.33範圍內都能生存,但以6.5~9.0為宜,最好為中性偏鹼,以利龍蝦快速生長。

  淡水龍蝦雖然耐低氧,但若長期處於低溶氧狀態,則會影響其生長速度和成活率。還應避免水質受重金屬、殺蟲劑、除草劑、油、甲烷等物的汙染,在養殖中應採取微流水或定期加新水養殖,可促進生長。

  蝦苗投放及日常管理蝦苗投放蝦苗投放應選擇在晴天的清晨或傍晚進行,在投放前先用少量的池水徐徐加入運苗容器內,調節水溫,直到容器內水溫接近池水溫度時再將蝦苗放入池中,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7.5~9.0尾,同一池塘放養的蝦苗規格要求整齊一致。

  日常管理

  由於淡水龍蝦生長快,新陳代謝旺盛,耗氧量大,蝦池水質要經常保持清新,一般每週加水15~20釐米,使水質活爽,並有足夠的溶氧。餌料投放應定點、定時、定量,種類儘量多樣化,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餌料應投在池塘的淺水邊。

  放養

  幼蝦放養主要採取三種模式:

  1、夏季放養以放當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蝦為主,放養時間在7月中下旬,每畝放養規格為0.8釐米以上的稚蝦3萬尾~4萬尾。

  2、秋季放養以放當年培育的大規格蝦苗或蝦種為主,放養時間在8月中旬至9月。蝦苗規格為1.2釐米左右,每畝放養2.5萬尾~3萬尾。蝦種規格為2.5釐米~3釐米的,每畝放養1.5萬尾~2萬尾。

  3、冬春放養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月~4月,以放養不符合當年上市規格的蝦為主,每畝放養100尾/公斤~200尾/公斤的蝦種1.5萬尾~2萬尾,經過冬春兩季養殖,到6月~7月起捕上市。

  幼蝦要求體質健壯、附肢齊全、無傷無病、活動力強,且同一池塘放養規格要一致,一次放足。放養前,先將幼蝦裝進塑料盆內,往盆裡慢慢新增少量池水,至盆內水溫與池水溫度接近,再按盆內水量加入3%~4%的食鹽水浸浴消毒5分鐘,然後將幼蝦沿池邊緩緩放入池中。

  放養時注意避免暴晒。若是從外地購運回的蝦苗,離水時間長以致有些蝦出現昏迷現象時,應將幼蝦放在水盆中暫養20分鐘再放養。

  投喂

  池塘小龍蝦可直接投喂絞碎的雜魚、螺蚌肉、蚯蚓、屠宰場下腳料及米糠、豆餅、麩皮、南瓜、山芋和鮮嫩水草等,也可投喂蝦用配合飼料,但要保持飼料粗蛋白質含量在25%以上。

  科學投餌:小龍蝦屬雜食性,既喜歡吃鮮雜魚等動物性餌料,又喜歡吃黃豆、豆餅、玉米以及鮮嫩水草等植物性餌料,還可以投喂配合飼料,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一般每天的投餌量應掌握以吃飽、吃完、不留殘餌為準,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因小龍蝦主要在夜間進食,所以晚上投喂量佔全日餌料的70%~80%,餌料要投在池中淺水邊。

  7月~10月水溫適宜,是蝦的生長季節,此時日投飼量以蝦吃飽、吃完、不留殘餌為準,一般按動物性飼料佔蝦體重12%8~12%、幹飼料或配合飼料佔蝦體重35%~5%投喂。飼料投在池邊淺水中,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晚上投餌量佔60%~70%。其餘季節每天投喂1次,於日落前後進行,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2%~5%。小龍蝦的游水能力較差,活動範圍較小,且具有佔地的習性,因此投飼要堅持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此外,飼料投喂須注意天氣晴好時多投,高溫悶熱、連續陰雨天或水質過濃則少投;大批蝦蛻殼時少投,蛻殼後多投。

  調水

  1.合理調節水質每隔半個月左右

  交替使用光合細菌和生石灰進行全池潑灑以改善水質、調節水體pH值,降低池中氨氮含量,另外定期施用磷酸二氫鈣以增加池水中離子鈣的含量,以促進小龍蝦脫殼生長,磷酸二氫鈣的用量一般為2公斤/畝/米。在有外源水注換時每隔10天~15天左右注換1次新水,每次換水量為原池塘水量的1/3左右。

  2.注意池底環境當天氣惡劣時,要減少投餌量或停止投餌,並注意觀察,及時撈除池中剩餘餌料及雜物,保持池塘清潔。若發現龍蝦反應遲鈍,遊集到岸邊上爬時,則說明缺氧,要及時開增氧機增氧或加註新水。

  3.及時防治病害病害防治以防為主,在定期對水體進行消毒的同時,要在飼料中新增多維素、鈣片等藥物以增強小龍蝦的免疫力。

  4.增加隱蔽物養殖池中種植水生植物,可以作為龍蝦的棲息、隱蔽場所,也是龍蝦的適口餌料,既節約養殖成本,同時也能起到調節水質的作用。水生植物的面積一般佔水面面積的1/3。

  5.龍蝦生長快,新陳代謝旺盛,耗氧量大,故蝦池水質要保持清新,每週加水15~20釐米深,確保水質新鮮、潔爽,並有足夠的溶氧,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釐米深以上,當天氣過熱時,要適當加深池水,以穩定池水水溫。嚴防水質受到工業汙染、濃藥汙染和化學汙染。

  管理

  堅持每天巡塘,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適時追肥,蝦苗放養1周後,每畝施腐熟的畜禽糞50公斤~60公斤,養殖中後期,每隔半月每畝施發酵好的糞肥15公斤~20公斤,保持池水呈豆綠色或茶褐色,透明度在35釐米左右。經常注換新水,高溫季節每隔5天~7天換水1次,平時每隔15天~20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20%~30%,保持池水pH值在7~9之間,溶氧量大於4毫克/升。定期對水體進行消毒和改良,每隔15天每畝用生石灰10公斤~15公斤化水全池潑灑1次,每月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0.5克~0.6克對水全池潑灑,在養殖中後期每月每立方米水體用光合細菌5克~6克、底質改良劑40克~60克對水全池潑灑,以保持良好水環境。

  小龍蝦生長速度較快,經3個月~5個月飼養,成蝦規格達到30克以上時即可捕撈上市。捕撈方法很多,有蝦籠、撒網、拉網或乾池捕捉等。捕撈採取捕大留小的方法,達不到上市規格的繼續留池飼養。須注意的是,在捕撈前防病治病要慎用藥物,否則將影響小龍蝦回捕率、商品蝦質量及養殖效益。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