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治理的實質和理論基礎

  企業財務治理應該是一種企業財權的安排機制,通過這種財權機制來實現企業內部財務激勵與約束機制。下面小編要介紹的是。

  財務治理的實質

  1.財務治理是企業財產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分離發展到公司制這一時期的產物

  在公司制以前的企業形式中,獨資企業和合夥制企業的財產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基本上是統一的,出資人承擔無限責任。而在公司制條件下,企業的資產規模擴大,出資人只承擔有限責任,資產的終極所有權、法人財產所有權和法人財產經營管理權分離了,在所有者與經營管理者之間、上層經營管理者與下層經營管理者之間形成了層層委託代理關係,原有的經營管理體制已經不適應企業組織形式和財務管理要求,不能滿足股東、債權人和經營管理層之間的權利劃分及利益要求,公司治理和財務治理與之相配合而產生,對財權的劃分進行制度規範。

  2.財務治理應是一種財權在企業有關掌管方之間劃分的制度規範

  財權主要包括財務收支管理權、財務剩餘索取權和財務監督權。在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各方如何劃分財務收支管理權、財務剩餘索取權和財務監督權,依據誰對財產最終承擔責任而定。但是,不同層次經營管理者和所有者各自擁有多少剩餘索取權,不同層次的財務監督者或監督機構各自掌管何種和多少監督權,事先必須用明確的契約或制度來規範。

  3.財務治理應是企業財務活動、財務行為方面各自擁有許可權的劃分及執行管理制度

  企業的財務活動每天都在進行,所有者不可能事必躬親,只有交給經營管理者運營,但如何確定框架讓其不違背所有者的意志,就必須建立一種制度,事先規定經營管理者的財務活動權,以便在日常財務活動中有章可循,財務治理就是這樣一種財務活動許可權的劃分制度。

  4.財務治理是一種財務許可權掌管和財務監督執行的人員安排制度

  在公司財務治理結構中,所有者有權根據自己的意志安排公司的高層財務管理人員,有權按照自己的需要派遣有關層次的財務監督人員,公司的經營管理者在不違反所有者意志的前提下,有權根據財務活動需要安排下屬機構的財務機構負責人,並相應配置有關的財務管理許可權,財務治理結構要包括這種財務人員的管理制度。

  5.財務治理是一種委託方對代理方本身財務利益的安排制度

  所有者對經營者,高層經營管理者對下屬各層次經營管理者要設計利益刺激機制,以促使有關代理方努力完成所有者的財務利益目標。因此,委託方要適當考慮代理方的財務利益,並將這種財務利益在財務預算或財務許可權中事先設定,這是財務治理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6.財務治理是一種政府插手設計的財務管理制度

  政府作為社會管理者,要從公司的財務活動中取得財政收入,也要保證公司的財務執行秩序正常,必然會根據具體國情,從巨集觀管理方面,設計和制定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財政稅收管理制度,以促進公司財務活動順利進行,這也構成公司財務治理的組成部分。上述各項制度的綜合,就形成了一套管理體制。

  財務治理的理論基礎

  1.所有權關係理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資本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分離,財產終極所有權與法人財產所有權分離,形成了財產所有、佔有、使用與處置權歸不同利益主體或機構掌握,所有者與經營管理者、終極所有權擁有人與法人財產所有權佔有人之間,在資產運營、資本投向、收益決定和剩餘分配的財務事項上形成了一種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關係,這種由於兩權分離而形成的關係及其有關的理論就是企業財務治理的理論基礎。

  2.委託代理關係理論

  由於兩權分離,財產所有者與經營管理者在企業財產所有與佔有使用上形成了委託代理關係,經營管理者內部不同層級之間也形成了委託代理關係,這些委託代理關係容易引發“資訊不對稱”問題,使完美無缺的契約幾乎不可能。因而,委託方必須設計一種體制,使受託方在其監督之下,努力工作,不發生“逆向選擇”行為,確保或超額完成委託方的任務。受託方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亦會千方百計為自己尋找機會和理由,以謀求更多的個人利益。這樣,在不同的委託代理方之間,客觀上需要建立一種互相約束、相互制衡的管理體制,這種委託代理關係及其有關理論,亦是企業財務治理的理論基礎。

  3.公司治理理論

  財務治理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公司治理基礎上,公司治理理論自然成為財務治理的基礎理論。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結構理論是關於公司制條件下,所有者和不同層次經營管理者之間在公司財產佔有、使用、處置、剩餘分配與監督控制方面形成的相互制衡關係的理論。現代企業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公司治理理論的出現是財務治理理論的產生前提,沒有公司治理理論的成熟與發展,就不可能有財務治理理論的產生、發展和成熟。

  4.財務關係理論

  企業內外部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財務關係,包括財務管理權與財務執行權的劃分與協調關係、收入和支出許可權分割關係、不同經營管理層次和利益主體之間的財務權責關係、企業稅利交納和財務剩餘分配關係、財務監督約束和薪酬激勵關係等。這些財務關係理論將影響財務治理結構的設計、構建和調整,正確處理這些財務關係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設計、構建和調整財務治理結構的過程。財務治理結構如果不慎重處理好政府、昕有者、經營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財務關係,這種財務治理結構將難以適應企業經營管理的變化。從這一角度看,財務關係的理論應該是財務治理的理論基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