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際網路草根創業分析

  移動網際網路創業,是指利用這種使用者手持移動終端提供增值服務從而獲取利潤的一種方式。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移動社交時代,如何用草根創業價值觀變現 草莽時代的創業價值觀

  中國網際網路曾經經歷過一個草莽時代,這個時代裡創業者往往不是計算機專業學生,更多的是興趣使然的無名草根,有的甚至大學沒畢業、高中生、中專生、中學 生,這部分人在各種機緣下較早地發現網際網路的價值,並將這些興趣逐步成為自己的事業。早期的創業者們,除了李彥巨集、張朝陽這些海龜高富帥,還有李想、戴志 康、李興平這些土鱉生力軍,早期的網際網路創業者是幸福的,雖然技術上遠遠不如現在,但是他們有很少的競爭者,他們在孤獨著走向成功。

  那個時代裡,一個懂SEO的人會很容易賺到不少錢,我記得2006年世界盃的時候,我一個頁面竟然有幾萬獨立ip,事實上我什麼都沒做,只是體育直播的網 址導航和堆砌,依靠百度就能很簡單獲取很多流量,然後再通過百度聯盟和其他廣告聯盟賺錢。在這樣的價值鏈條裡,站長創業者會拼命地去做內容,以便來獲取流 量,與此同時,在黑暗世界裡,有很多廣告欺詐點選、刷alexa、註冊網賺等等目標之上的負能量在蔓延,這些負能量灰色鏈條也催生了很多網際網路的灰色暴發 戶。

  草莽時代的網際網路創業者們使勁各種路數賺錢,為了錢不惜法律風險,就連上市公司也照樣流氓上街,這樣的一個時代裡創業價值觀就是錢,為了錢不惜一切代價。 而隨著網際網路的進步和普及,那個時代逐步遠去,暴利的領域越來越少,法制越來越健全,創業者們紛紛開始反思,尋找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行業裡逐步從秀下限轉 為秀上限。

  移動社交時代的創業機會屬於草根創業者嗎?

  我想,這是個很嚴肅的話題,因為糾纏了很多年,“站長”、“個人站長”、“創業者”、”草根創業者“ 這些不同屬性和能力結構的創業群體總是沒有被太系統地細分化,事實上,能力結構和團隊結構的差異帶來了對時代機會把握能力的不同。比如,騰訊社交網路事業 群總裁湯道生說,”騰訊會為開發者提供更多更方便使用的基礎服務,並將這些服務和開放平臺結合。騰訊開放平臺的一個主旋律就是讓開發者能夠在一個非常完善 的生態裡面可持續發展地去提供他們的服務,讓使用者、開發者和平臺都能夠從中獲益。“,那麼,我個人認為騰訊開放平臺帶來的創業機會更多地屬於技術類創業者 或團隊創業者,這樣的創業者更容易在騰訊社交大平臺上爆炸式發展。

  個人站長和草根創業者很難去抓住真正的移動和社交機會,這是能力結構、團隊結構、資本結構的共同結果,這樣的創業者人群更適合利用discuz 3.0的移動新特性來聚焦於一個細分的領域,這些領域看起來不大,難也能讓你活的很好,同時,大團隊和大公司也瞧不上這些石頭縫裡的作物。很大意義上,我 本人也算是草根創業者中的一員,雖然很多人覺得我人脈豐富,但是創業這個事情畢竟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有計劃利用discuz3.0即將推出的app製作 工具,用dz做本地化和細分化的一些小社群,我覺得這對我們大多數草根創業者來說是最優路徑了。

  還有一個小問題,discuz3.0雖然有移動端的功能和服務,但是dz的使用者量太大,我們在細節方面還是要精益求精,不能懶惰,只有細節的完美和創新, 才可能讓我們這些本來很草根的創業者的草根專案,至少看起來與眾不同一些。接下來,我會和大家探討一下精益創業。

  :“杭幫”APP草根創業記

  本土移動網際網路草根群像前不久,一款名叫“大姨嗎”的女性經期管理手機應用軟體,獲得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領投、真格基金跟投的數百萬美元投資。這一訊息,為手機應用軟體研發界打了一針“興奮劑”。

  “掌握健康”、“快的打車”、“挖財”、“查好友”、“地震速報”、“網上廚房”……在杭州,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熱衷於開發手機應用軟體APP,其中有不少還獲得了天使投資的垂青。近日,記者走近幾個“杭幫”APP研發團隊,看一看本土移動網際網路創業者的草根群像。

  尉建鋒:“掌握健康”創始人

  APP:“防疫達人”、“掌握健康”

  四月初的一週,杭州某三甲醫院的外科醫生尉建鋒一直在與H7N9禽流感“賽跑”。

  4月4日,我省出現第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尉建鋒的微博裡充斥著關於這種疾病的冗雜資訊,連專業醫生也不太看得清疫情發展的真實面貌。於是,靈感在尉建鋒的腦袋裡閃過:何不開發一個禽流感APP,讓想了解禽流感疫情的人擁有一個獲知全面的科學知識的渠道?

  接下來的幾天,“防疫達人”這樣出爐了:4月6日,尉建鋒通過電話會議與團隊成員溝通,確定開發一個關於禽流感的APP,敲定需求、軟體模組和功能;3天后,“防疫達人”構想圖出爐;4月8日至9日,製作完成並通過內測;4月10日,在網站上首發,不到一小時下載量達500次;4月12日,“防疫達人”安卓版對外開放;4月15日,蘋果版可下載使用。

  從創意到面世,“防疫達人”只用了五天時間,這個速度讓這個軟體的開發者們有些喜出望外。“APP Store一般從提出申請到審批通過需要半個月時間,而這次5天就通關,可能是與疫情緊急有關。”尉建鋒說。

  記者看到,“防疫達人”軟體主要包括疾病認識、疾病動態、疾病防治和疾病觀點四大內容,從每天新增了幾例病患到防病常識、權威官方釋出,有關禽流感的資訊,這裡一網打盡。

  截至4月17日,“防疫達人”的下載量已逾4000。

  尉建鋒說,“防疫達人”速成,也歸因於團隊之前的積澱,“就像積木或者磚頭都是現成的,我們只是花幾天時間搭建了一座房子。”

  原來,在“防疫達人”之前,尉建鋒已經出品了“掌握健康”。這款裝機量達200萬、活躍量有4-5萬的APP,曾為尉建鋒團隊招來一筆500萬元的政府獎勵,而為此登門而來的風投不計其數。

  時光倒回到2007年的一天,在美國留學的尉建鋒突發消化道大出血,與死神擦肩而過。“其實發病前有頭痛、黑便的徵兆,但就連我們醫生自己也不一定想到會是消化道大出血。經過這個事件,我想到了‘智慧導診’,老百姓出現一些健康方面的問題,沒有醫生朋友諮詢時,可以適用APP大概判斷自己患了哪方面疾病。”

  回國後,尉建鋒召集了一群醫學博士、臨床醫生、臨床護師和專業軟體工程師,努力將想法變成現實。2011年9月,“掌握健康”APP問世,“智慧導診”功能成功落地。使用者只需要在一個模擬人體圖上輕輕點選不適部位,系統就會自動給出多個症狀選擇,從而作出疾病的初步自檢。同時,化驗單解讀、藥物庫等與醫療密切相關的資訊和小工具也能為看病求診提供方便。外地患者還可以通過這款APP獲取地圖導航、醫院周邊銀行、賓館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