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創業分享

  "網際網路+"是技術觸發的風口,"這是一個共生共享、共創共贏的時代。" 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網際網路時代,創業者如何生存?

  作者:李善友

  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急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網際網路作為一個時代已經到來。未來,不會有網際網路企業與傳統企業之分,取而代之的,將是網際網路思維與傳統思維的較量與融合。借用科幻小說《三體》中的概念,用網際網路思維來做離網際網路最遠的事情,就是在以“降維”的方式攻擊低維文明,尚未動手,勝負已定。

  什麼是我所說的“網際網路思維”呢?

  網際網路思維之一:功能成為標配,情感成為強需

  工業時代的價值網崇尚科學,然而,工業時代發展至今,我們發現科技進步的速度與幸福感增長並不合乎比例,這印證了《創新者的窘境》中的公理——“技術進步的步伐要快於市場需求增長的速度”,並且“技術越進步,產品生命週期的更迭將越短”,邏輯推導到極致,產品週期會無限趨近於零,這也意味著功能體驗已經沒有最優,消費者對情感體驗的需求超過對功能體驗的需要,審美將代替科技成為網際網路價值網最重要的效能屬性。

  產品的重要性前所未有,但產品優秀並不等同於技術領先。功能屬性自然是產品的必需屬性,但情感屬性已然上升為優秀產品的標配。當我們心甘情願為iPhone付出高價時,並不是因為它更豐富的功能,大多數人,僅僅是在為其出色的設計與體驗帶來的心動感買單。

  網際網路思維之二:中間成本趨零,二次打擊盈利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資訊成本大大縮減,“一切行業皆是媒體,一切內容皆是廣告”。優秀的產品可以讓企業直接連線使用者,獲知使用者的確切需求,擺脫對廣告、渠道以及庫存的依賴,繼而可以做到消除中間成本,以成本價銷售商品,使商業模式更具黏性與競爭力。比如小米與特斯拉,通過社會化媒體接觸使用者,通過自有電商平臺銷售產品,並與使用者形成有效互動,根據使用者預訂量分批生產產品,從而實現“零廣告費、零庫存、零渠道費”的成本結構,這對於傳統廠商來說則不可想象。

  而企業可以趁勢讓利給消費者與使用者,以後續遞延利潤的方式來獲得盈利。比如京東的實物銷售毛利率趨近於零,但計劃從線上金融獲得70%的利潤。從實物交易到線上金融,即為利潤遞延,意味著企業從工業時代以商品為中心轉變為網際網路時代以使用者為中心,從經營實物轉變為經營使用者,使用者成為零售商最重要的資產和變現的基礎。

  網際網路思維之三:個人異端化,組織社群化

  人與人的冗合度為零是網際網路價值網的第三大特徵。瞬息萬變、開放融合的網際網路消解了中心,每個掌握終端的人都與網際網路相連。在極致的邏輯推演中,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人與人的冗合度為零,即兩個相同的個人,必有一個被淘汰。要生存,需要將才能發揮到極致,直至異端。所謂異端,雖與主流格格不入,但不容漠視。Facebook、谷歌、蘋果、小米,在選才、用人的標準和方法上都極速趨向兩極化:要麼天才,要麼狗屎,不傑出必須走人。

  當個人走向異端化,才可能吸引追隨者,從而形成組織的社群化。Netflix 最為核心的觀念是:“你能為員工提供的最佳福利,是招募優秀的員工,讓他們和最優秀的人一起工作。”優秀的網際網路公司相信所需要的只是幾個甚至一個頂尖的人才。因為一個頂尖的人才,會吸引一群水平相當的人,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凝聚社群。

  網際網路時代的生存方式:產品型社群

  網際網路時代的生存方式是什麼?我叫它“產品型社群”。這是網際網路時代社會組織的新特徵,是家庭、企業之外的一種新的連線方式。產品型社群並非網際網路文明下企業生存的唯一方式,但這條路徑是目前已被驗證且符合邏輯推演的一條路徑。

  去毛利率、去庫存、去渠道、去營銷、去管理,當這些獨立的維度都降為零時,什麼才是網際網路時代最為重要的維度?產品與社群。

  網際網路時代最重要的是產品,它過去承載具體功能,現在承載趣味與情感。當企業能夠用優秀的產品連線使用者、粉絲群體,經營自身的產品社群,做到營銷和產品合一、粉絲和使用者合一時,那麼就未必要通過產品直接盈利。網際網路時代的企業需要更多地接觸使用者、粉絲與市場,因此它的組織形式也註定更為扁平,將實現管理和產品合一、內部和外部合一。

  小米、特斯拉、微信、滴滴打車、黃太吉煎餅、雕爺牛腩、KaKaoTalk、WhatsApp、羅輯思維……它們並非毫無關聯的特例,它們如此相似,其核心都是網際網路思維。它們的出現宣告了一個時代的來臨,一個降維化生存的時代,一個方生方死的時代,一個顛覆式生存的時代,一個超時空獲取資源的時代,一個審美的時代,一個靈性迴歸的時代。

  我們都是幸運兒,眼前的時代如此波瀾壯闊。

  網際網路時代,農村創業的9大商機

  財政部、商務部公佈: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200個示範縣名單,中央財政計劃安排 20億專項資金進行對口扶持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重點全力扶持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資金的使用重點向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傾斜。在新公佈的200個示範縣中,中西部縣區佔82.5%,貧困縣佔比超過43.5%,包括贛南、黔東、隴南、陝北等革命老區,每一個試點縣將撥款1000萬元扶持。

  資金使用要求規範使用在三個方面:

  第一、建立完善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

  第二、用於支援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的建設改造;

  第三、用於支援農村電子商務培訓。

  現將地方通過競爭性方式選出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予以公佈。請電商、物流、商貿、郵政、供銷、金融等各類企業和個人積極參與農村電子商務工作。

  解析國家政策背後的商機

  從最新國家政策看,農村電商、農產品電商、農村物流、農特微商將引來一股新的創業商機,具體會有哪些機會呢?我本人關注和扶持農村電商和農村物流的各種運營案例和迭代的模式多年,下面我來一一解讀接下來的各種創業商機

  第一點 農村電商、農村代購創業

  2015年電商平臺渠道下沉成為主流趨勢,京東、阿里等電商平臺在縣域、農村電商領域殺得火熱。中國一線城市的網際網路網購人群4.5億左右,縣域及農村電商市場超過9億人口。隨著農村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農村電商在2015年出現井噴式的發展,農村電商創業迎來重要的商機。

  地二點 縣域農村電商物流創業

  縣域經濟電商物流創業是當前非常好的商機,全國的快遞網路都能夠到達縣級城市,但要從縣級覆蓋到村級的物流,這是當前所有快遞的一大軟肋,不僅僅是普通快遞包裹,還包括大家電等品類的物流需求。京東、阿里菜鳥等各大電商平臺為了佈局農村電商,都在通過各種的模式推動縣到村級的物流網路建設。

  第三點 農村刷牆創業

  某農村刷牆公司年入幾千萬,被估值10億。刷牆的商業價值:抓住農村網際網路的***;運營方式:招募20餘萬網路村官,線下推進,僱傭農民;資料:整合農村1萬家小賣部對鄉村使用者分析;策略:策劃農民打交道的語言刷牆...上游對接各大想進入農村市場的電商品牌、網際網路品牌、家電、快消等。

  第四點 農產品電商創業***F2B和F2C***

  農產品直供模式即FaVrmto Business,當前主要聚焦在城市本地化為主,消滅中間的渠道,直接將產地與城市酒店、食堂、學校、機關等機構對接,這樣的模式已經在全國各地出現,而且有的已獲大額風險投資。我這裡要說的不是要去搭建這個平臺,作為上游的平臺,他一定是多農業基地對接的,我建議的是農產品產地***基地端***的創業者,去幫助農民規劃指導種植,然後對接上游平臺,因為農民不懂電商、也不懂集中採購、訂單農業,這需要新時代的新農人以創業的形式去組織,去對接。

  第五點 農特微商創業

  2015年農特微商全面爆發,如果你那裡具有地標性的特產,具有農特微商的基礎,那完全可以參與農特微商創業。我們正在推動萬人農特微商創業孵化平臺,農特基地方面已經聚焦了600多個全國農特基地,重點扶持50大農特基地。全國建立20大農特微商創業孵化園,所有對接農特微商基地產品的渠道創業者,同樣可以申請渠道創業。同時農特微商還打造全網的快物流通路,幹線+城市配送的快物流網路。

  第六點 農村O2O服務平臺創業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O2O服務平臺,不是單一的物流、電商。以日日順為例,日日順在全國佈局了2萬多個村級服務站,日日順的服務不僅僅是物流,包括家電送裝、以舊換新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以服務家住農村家庭的消費***擁有足夠大的商業機會,而且可以衍生出代購等價值。

  第7點 農資集中採購平臺、農機融資租賃創業

  農村集中採購平臺其實按理說是供銷社的事情,但國企的體制,中國的供銷社沒有一個玩轉網際網路的。所以“網際網路+農業”發展的今天,應該嘗試被變革了。結合農村對農資、種子、農業機械的需求,完全可以搭建一個農資的集中採購平臺。如果涉及重大的農業機械裝置,還可以和金融機構推動融資租賃模式,獲得更大的商業空間。

  第八點 農村電商培訓創業

  7月14日商務部和財政部新政中,中央的20億扶持農村電商發展,有一個重要方向就是用於支援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整個新農業的發展培訓是一個重大的市場,需要有網際網路新思維的人,走下去,走到縣域和地方進行交流培訓。我今年4月份受邀去湖南郴州永興縣2000人的農特微商的培訓大會上,讓湖南最大的冰糖橙基地的合作社和政府煥然一新,讓他們看到了網際網路+農業的新發展基於,特別是對於他們的地標特產的網際網路化。

  第九點 農村旅遊平臺創業

  農業網際網路化,帶動的不僅僅是商品買賣和服務,另一個產業旅遊業也是巨大的商業價值。如果全國地標性特產的地方,搭建農村旅遊體驗的大平臺,以吃貨體驗+鄉村遊+訂單農業+網際網路營銷為一體。今年6月,農特微商知名品牌,網際網路燕窩第一品牌“簡小妞燕窩”,就組織了一場走進馬來西亞的燕窩尋燕之旅獲得了非常有價值的效果。

  描述

  網際網路+農業,不僅僅是向農村賣商品,也不是把農村商品賣向城市,這是一個生態體系的搭建,也是以創業帶動就業的重大平臺,特別是農特微商的結合。

  盤點這9大創業模式,遠遠比在城市裡創業更容易。農村更是一片創業天地,只要對農業有情懷,願意帶著網際網路的新思維殺向農村的創業者,都會擁有商機。

  這個社會,成功者都不是等待者、也不是觀望者,也不笑談者,更多的是執行者。

  一切商機是幹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一個好商機,100個人想到了,結果只有10個人敢於冒險去做,做的過程中9個半途而廢放棄,最終最堅持的那個做成功了!也許他還不是最先當道這個專案的人。所以成功和愛一樣,是做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

  創業中最怕的5件事

  1、創業最怕“創意”

  如果一個方式賺到錢,我們應該做的是,重複不斷地重複這個賺錢的方式,不斷的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拓展流量。可是大多數人,在賺到第一桶金之後,覺得沒挑戰了,想試試哎那個不錯哎那個不錯,最後,攤子鋪的越來越大,把最初公司生存之本——利益,丟掉了。

  而且創意太多,開會的時候跟風的人也多,對嘛,誰不喜歡有意思的事情,創業者還是一些偏偏喜歡挑戰的人,所以,他們也有這樣的弱點,喜歡創業,不喜歡守業。

  2、創業最怕“民主”

  有人說:人在群體裡面智商為零,再聰明的人也不例外,群體就是需要精英階層去帶領,去決斷,因為看起來狠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你看不到的危機。

  不可否認,民主就是容易沒有效率的,起碼在創業這件事上是的。一個創業團隊需要的是一個壞老闆,一個可以在大家東拉西扯談創意的時候,敲定利益最大化需要做的事,因為一個團隊同時只能做一件事,沒有主心骨,也就容易散了。

  3、創業最怕“情懷”

  利益,就是一切,起碼在創業這件事來說是的。過早的談情懷,很容易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點上。

  你只看到大公司談情懷,卻沒有看到他們開始初期做過的髒事,第一桶金,都是帶點髒的,因為在體制下,不闖一點紅燈,想發家,太難了。成王敗寇,社會法則,你承認或不承認,結果就在那裡。情懷,能當飯吃麼?

  4、創業最怕“兄弟”

  兄弟歸兄弟,生意歸生意。如果你不再能夠提供價值,那趕走你的不是我,是大環境,大勢,你做的事情別人都可以做,而且比你做的更好,那你就是要被取代。

  有一個人能因為兄弟感情留下,就有第二個。當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在你的情感帶來的不公,就會有很多人不滿和抱怨,久而久之,你會失去威信,失去一切。所以,想創業,先冷血。

  5、創業最怕“看苦勞,不看功勞”

  一個事,做不好,結果為零,就是為零,不要說付出了多少努力,對老闆而言,結果才是重要的。

  牛逼的人才一個頂三個,銷售冠軍一個頂十個,可能人家不如你努力,上班也遲到,因為人家牛逼啊。你說你加班三天搞定了一件事,人家一天可以,老闆會用誰?如果一個公司看苦勞不看功勞,那麼離死也就不遠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