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創業最新的扶持政策相關內容

  北京做創業也是有相關的扶持政策的,北京創業扶持政策最新是哪些內容?小編為你帶來了“北京創業扶持政策”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北京最有力的創業扶持政策

  政策管理部門:

  北京市科委,具體歸口高新處。

  中關村管委會,具體歸口創業服務處。

  其他:北京市經信委、北京市智慧財產權局,北京市人力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財政局等。

  北京市科委支援政策:

  1、創業孵化專項

  從2015年的支援情況來看,北京市對創業孵化的支援,修訂了以往的政策方向,設立了創新創業服務機構建設促進專項,申報主體分為在北京市註冊成立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機構,即在原先支援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的基礎上新增了眾創空間,強調了新型創業服務機構。

  支援重點也相應做了強調和說明:

  對科技企業孵化器:重點考察孵化場地、服務團隊等孵化基礎,投融資服務、專業技術服務、創業導師、其他特色服務等專業服務開展情況,品牌輸出情況,以及企業培育情況等;

  對大學科技園:重點考察運營管理機制,轉化高校科技成果情況、與高校的聯動、技術服務等成果轉化能力與績效,服務大學生創業、就業情況,以及企業培育情況等;

  對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機構:重點考察創業活動開展情況,投融資服務開展情況及績效,創業培訓開展情況、技術服務開展情況,以及企業培育情況等。

  後補貼支援。核心在於服務。對於大學科技園,有一點區別,更強調對高校的成果轉化以及技術服務。

  如未獲認定的機構,需達到以下條件***2015版,2016年版應為年度順延***:

  ***1***科技企業孵化器

  1.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場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以上,孵化場地面積集中。其中,在孵企業使用的場地***含公共服務場地***佔75%以上。公共服務場地是指孵化器提供給在孵企業共享的活動場所,包括公共餐廳和接待室、會議室、展示室、活動室、技術檢測室等配套服務場地。

  2.在孵企業達30家以上,在孵企業應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所規定的小型、微型企業劃型標準,成立時間一般不超過5年,生物醫藥、高階裝備製造等領域的企業成立時間可適當放寬。

  3.運營時間一年以上,即在2014年7月1日前成立。

  ***2***大學科技園

  1.以在京高校為依託,具有完整的發展規劃,發展方向明確。依託高校有支援大學科技園發展的政策措施。

  2.有專業化管理機構和專門的經營管理團隊。

  3.具有邊界清晰、佈局相對集中、法律關係明確、固定區域不超過3個、使用面積達3000平米以上的可自主支配場地。

  4.運營時間一年以上,即在2014年7月1日前成立。

  ***3***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機構

  1.有專職專業的服務團隊,能為創業者提供創業交流、創業培訓、投融資對接、產品釋出、專案推介、國際合作等創業服務。

  2.上年度服務創業企業***成立時間一般不超過5年***或團隊20家以上。

  3.運營時間一年以上,即在2014年7月1日前成立。

  此政策申報時間一般為六月前後,去年是六月下旬,關注的朋友需重點關注北京市科委網站公告。

  2、北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專項

  北京市科委於2010年出臺過《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專業孵化基地認定和管理辦法》***京科發[2010]700號***,並且到去年為止,還有北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專項,並予以了支援。

  專項資金重點支援以下三類專案:

  ***1***專業服務能力建設專案。支援基地圍繞入駐企業需求,為企業提供投融資、技術轉移、技術諮詢等專業服務,不斷提升基地的專業服務能力。

  ***2***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專案。支援基地建設檢測、設計、中試等公共服務平臺,探索市場化的運營機制,更好的適應企業的創新創業需求。

  ***3***共性技術研發及成果產業化專案。支援基地牽頭,圍繞基地主導產業及產業鏈佈局,組織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技術標準制定,以及科技成果示範應用等方面的工作,不斷提升基地主導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支援方式:專項資金採取後補貼方式,分為三檔,支援額度分別不超過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且不超過專案實際支出的總成本費用的50%。

  北京各區創業支援政策特色

  海淀區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支援

  在海淀,中關村創業大街已聚集了全國最具影響力的30多家新型孵化機構,創新創業活力迸發。

  政策主要聚焦創新創業服務載體、研發創新服務、智慧財產權服務、融資服務、信用服務五個板塊,對為中小微企業實施租金減讓的服務載體,對其運營主體按照租金減讓總額的50%進行補貼,最高補貼金額200萬元。

  聚焦創業服務對接平臺、科技人員創業、創新創業人才發展、創業企業市場培育、創新創業交流五個板塊。符合條件的“海英人才”給予最高30萬元***團隊最高50萬元***的獎勵,連續實施三年。

  朝陽區每年劃撥海外人才專項資金

  針對海外人才資源,朝陽區每年安排3000萬元海外人才專項資金,推出引進、服務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鳳凰計劃”。

  計劃提到,從2009年開始,用5—10年時間,在朝陽區CBD、電子城、奧運村等重點功能區和儲備區,聚集一批由科技領軍人才領銜的高科技創業團隊;引進並有重點地支援100名左右海外高層次人才來朝陽創新創業以及其他多項扶持政策。

  東城區文化人才示範區+文化創客基金

  東城區正在建設市級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出臺了《關於東城區建設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設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人才示範區。目前,東城區經認定的行業領軍人才,每人可以獲得1萬元至50萬元不等的獎金獎勵,並在子女入學、就醫等方面享受綠色通道。

  此外,東城區在全市首創設立規模為6000萬的“東城文化創客基金”,基金重點投向東城區內有發展潛力的創新創業人才創辦的初創期企業,明確對單個專案的投資不得超過創客基金註冊資本總額的20%,投資於東城區內企業的資金額度不低於引導基金總額的2倍,創客基金存續期限不超過10年。

  西城區“德勝30條”全方位支援創新創業

  《北京市西城區支援中關村科技園區德勝科技園自主創新若干規定》新增加了重點支援企業自主研發、推進專利和標準創制、加強人才激勵等30多條政策條款。西城區將每年拿出1億元以上財政資金支援企業自主創新,對企業創新創業貸款給予50%貼息補助,對入選“千人計劃”、“海聚工程”和“高聚工程”的企業高階人才分別給予100萬元和50萬元獎勵。

  豐臺區構建科技創新創業資源池

  豐臺區正通過構建多渠道、多形式對接創業者、中小微企業和成功企業家、風險投資家、專家學者之間的平臺整合資源,構建豐臺區“科技創新創業資源池”。根據計劃,豐臺區將在2015年完成50個科技創新與轉化專案的扶持工作,促進三項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借鑑“車庫咖啡”等新模式,積極打造“創新性孵化器”、“眾創空間”,為創業者提供交流、辦公場所,優化科技企業孵化服務鏈。

  石景山區“石創20條”覆蓋創業全鏈條

  2015年7月,石景山釋出了《“創新創業石景山”啟航工程》,並同步出臺《石景山區關於支援大眾創新創業的暫行辦法》,簡稱“石創20條”。啟航工程將在石景山區構建“多點支撐、特色鮮明”的眾創空間發展格局。石創20條則從為創業企業提供創新型創業服務、鼓勵創業企業多渠道融資、鼓勵創業人才創業、完善相關配套服務、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四個方面形成有效的政策支撐。

  大興區引進高層次人才將獲百萬元獎勵

  大興每年設立1億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設立專門服務機構為人才提供服務。

  大興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集中推出三項人才扶持政策,支援高層次人才到新區創新,支援高層次人才到新區創業,支援高層次人才到新區發展,為構築人才高地提供堅實支撐。在人才吸引方面,新政策著重鼓勵用人單位持續引進高層次人才,建設創新創業團隊。對於三年內引進高層次人才10人以上的,給予用人單位100萬元獎勵。

  順義區“創業搖籃”計劃全面啟動

  順義區“創業搖籃”計劃每年設立專項扶持資金1億元,用於創業人才、基地、服務機構和創業環境建設支援。對符合條件的高階人才最高可獲得80萬元的資金支援,鼓勵大學生創業最高給予10萬創業資金,而創業基地資金支援最高能達200萬元。計劃從今年9月1日開始實行,試行兩年。

  相關創業人才、創業基地和服務機構可登陸順義區創業服務中心網站“創業搖籃專項資金管理平臺”進行網上申報。

  昌平區北京首家國家創業型城區

  “十二五”期間,昌平區健全完善了1+4+7的創業扶持政策體系。

  “1”是指《深入開展全面創業行動實施方案》;“4”是要加大對青年群體,農村勞動力,城鎮失業人員,入住昌平的高階人才出臺的扶持力度;“7”是出臺的涵蓋創業培訓、市場準入、融資貸款,稅收優惠、創業資助、經營場所保障、手續辦理等各個環節。

  從2008年建立工作開展以來,區財政目前已經累計投入就業創業資金達到8.74億元。

  門頭溝區“門創30條”助力創新創業

  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正式對外發布《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促進創新創業和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簡稱“門創30條”,主要推出了四大類補助辦法,對優秀人才、中小創新創業企業、創業服務、創業投資等進行資金支援。

  經門頭溝認定的優秀人才創業時創業者最高可獲得200萬元的一次性啟動資金支援,通過金融渠道融資的還可獲得50%的貸款貼息支援,並連續三年補貼房租60%,以免除初創階段資金不足困擾。

  懷柔區奈米領域人才幫扶支援政策

  懷柔區結合北京奈米科技產業園建設,制定出臺了《鼓勵扶持奈米科技領域領軍人才和高階技術人才實施辦法》,明確為領軍人才和高階技術人才提供入戶、住房、家屬就業、子女上學、醫療、科研基金等一系列幫扶支援。

  比如,為奈米科技領域人才提供週轉用房,租賃住房的,享受連續三年不低於60%的住房補貼;在懷柔購買第一套個人商品住房的,享受購房款20%的安家費。

  房山區保姆式服務護航創業

  在房山,創業者除了可以享受相關扶持政策外,房山區還搭建了金融服務、人才服務平臺以及設立的創投引導基金。日前,房山正在打造超過500萬平米的高階樓宇眾創空間,並提供“五個一”保姆式服務,即一處創業場所、一套公租住宅、一個牌照指標、一筆創投資金、一張優先服務卡。

  此外,已落戶房山的優客工場未來也將與房山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向大學生提供保姆式創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