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的經營範圍主要是什麼

  童裝衣服的料子要求比成人高,既要好看,穿著又要舒服,關鍵還是童裝質量要有保證,不能損害兒童健康,這是每位家長都很關注的一點。那麼童裝的經營範圍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童裝的經營範圍,希望能幫到你。

  童裝的經營範圍

  童裝很廣泛的,涵蓋了0~16歲年齡段人群的全部著裝。如果按年齡段可以細分出嬰兒裝、幼兒裝、小童裝、中童裝、大童裝、少年裝等。童優會就是最要針對小童裝、中童裝、大童裝,和一些兒童用品。

  童裝的經營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從1歲至12歲,中國城市家庭的孩子人均消費50雙不同鞋類,外衣60套,內衣80件,帽子20頂、襪子70雙,手套30副,圍巾20條,12年服飾的總消費最低3萬元,最高10萬元,年平均值大約在3~5千元。

  2005年和2006年,大型商場童裝消費額分別比上年提高了15.50%和11.63%。2006年是中國童裝行業發展過程中具有深遠意義的一年--行業轉型加速之年。2006年,全國規模以上童裝企業數量至少比2005年增加了30%,企業的平均銷售收入比2005年增加了17.5%。2006年1-12月全國兒童服裝累計產量為29,151.95萬件,與200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53%。

  中國城市目前擁有該年齡段的兒童約3億,按此保守估計,中國兒童服飾每年的顯在、潛在市場需求不低於8千億元,如果加上部分發達的家村市場,這個數字將超過1萬億元!同時,由於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所有的衣裝消費因為沒有弟弟妹妹們的“接班”,皆屬“一次性消費".

  我國童裝行業已經開始步入快速發展期,行業競爭也將隨著企業的不斷進入而變得越加激烈。實際上國內高階童裝行業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中國高階童裝行業消費需求調研分析報告前瞻》資料顯示,2011 年中小型企業數量佔規模以上高階童裝企業的比重為超過99%;從資產規模上來看,中小型企業的資產規模佔比為75%;從銷售收入佔比來看,中小企業的銷售收入佔比為86.08%。這也就說,企業數量的佔比要遠高於資產和銷售的佔比。

  從企業的規模和企業的經營情況來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高階童裝行業都將處在一個群雄紛爭的時期,各個企業都試圖從童裝行業這個大蛋糕中獲得一杯羹,甚至是沒有服裝製造行業背景的企業也是如此。但是從區域來看,江蘇省、廣東省和浙江省必將繼續發揮在高階童裝行業的規模優勢,繼續領跑其他地區,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兒童用品並不像兒童服裝那麼受流行時尚的影響那麼深遠,不會有那些積壓貨,也沒有兒童服裝的競爭那麼激烈,對中國市場來說,無論從產品定位,還是市場定位都是一個空白,然而,卻又不像大童服裝那樣有一個季節或者節日的淡旺季.一年四季,都有新生兒出生,然而這些又都是他們必需的產品。

  童裝的經營價格

  高檔童裝***安奈兒、西瓜王子、嬰姿坊、動力寶、賓果玩家、卡琪屋、小豬班納,貝貝顏、米提諾、可可鴨、哥比兔、藍芝圖、WEGROWS、ABC、小新星童裝***已被大部分城市居民所接受,市場份額加大。兩極化體現價位的懸殊差別上,價位在30、40元左右和200元以上的童裝多,但在70元至100元左右,款式新穎、價效比又高的童裝卻很難買到。從市場上看,幾乎所有的童裝專櫃都沒有真正適合13~16歲孩子穿的服裝。在各家商場的童裝櫃檯,許多銷售人員拿出來的大童服裝的款式、設計、顏色與小童服裝沒有區別,惟一區別是尺寸大一些,中學生穿在身上確實挺滑稽。而一些成人服裝品牌看準市場的空白也推出了大童服裝,不過從其款式和麵料來看,大多數屬於成人服裝的縮版,而且價格偏高,讓人很難接受。中檔次童裝主要突出在織裡童裝批發市場,據瞭解有比較突出的品牌***84coco童裝、好好少年、韓非主流***也已經家喻戶曉。最新的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品牌監測資料表明,高中檔品牌仍是城市中特別是大型零售企業童裝銷售的重心,童裝銷售領先品牌的優勢不是很明顯,各品牌之間差距不大。外資、合資品牌價位較高,但在大型百貨商場中仍收到追捧。一些國際品牌進駐國內市場,從產品質量和價格來看。美國時代華納旗下的超人、蝙蝠俠、女超人等品牌的價效比相對國內幾個品牌有明顯優勢,呈日漸上升的趨勢。位居前十的品牌市場綜合佔有率之和不到30%,品牌集中度還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