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全民創業政策

  新政策規定,去年設立的3000萬元全民創業風險扶持資金,主要用於扶持在沭陽創辦、法人代表為沭陽籍的專案,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沭陽“政策供給”助全民創業

  新年開始,沭陽縣鼓勵全民創業新政接二連三出臺,新一輪“政策供給”將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新政策規定,去年設立的3000萬元全民創業風險扶持資金,主要用於扶持在沭陽創辦、法人代表為沭陽籍的專案,按照工業企業、電子商務、家庭農場等不同型別,分類給予補貼。今後三年,沭陽縣定下的全民創業目標任務是,到2018年底,全縣新增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分別為3.5萬戶和1.2萬個,網店數量達4萬家,直接帶動就業人數25萬人,網路交易額超過120億元,發展家庭農場600個。為支援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沭陽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建設,推動“打工經濟”加速向“創業經濟”轉變,建成40個鄉鎮返鄉創業基地,打造10個重點返鄉創業園。從今年起陸續安置返鄉人員入園創業,支援返鄉人員發展現代農業、電子商務創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首次創業成功者給予創業補貼2000元、場地租金補貼3000元。沭陽縣確立的“春風行動”工作目標是,實現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9800人、自主創業2200人。

  為破解“誰來種地”問題,沭陽縣推出新政策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鼓勵、資助青年人才務農創業,由政府無償向務農創業的青年人才發放創業資助券。資助券分為培訓券、見習券、貸款貼息券、農險補貼券和宣傳補貼券等5類,按照使用條件兌現面值金額。

  今年,沭陽縣積極開展創業提升培訓、青年創業大講堂等各類創業培訓,年內完成創業就業培訓6000人以上,新增城鎮就業7500人以上。不斷提升“一村一品一店”發展質態,通過提升“一品”的品種、品質、品牌,著力推動“一店”做優、做精、做特,引導廣大群眾通過電子商務實現創業夢想,推動縣域經濟進入電商時代,確保2016年網路交易額超過84億元,快遞發貨量超過7000萬件。

  大學生創業免稅三年

  近年來,為支援大學生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

  ***1***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後兩年內自主創業,到創業實體所在地的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註冊資金***本***在50萬元以下的,允許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資金不低於註冊資本的10%***出資額不低於3萬元***,1年內實繳註冊資本追加到50%以上,餘款可在3年內分期到位。

  ***2***大學畢業生新辦諮詢業、資訊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兩年;新辦從事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第一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新辦從事公用事業、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遊業、物流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一年。

  ***3***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有條件的城市信用社要為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提供小額貸款,並簡化程式,提供開戶和結算便利,貸款額度在 2萬元左右。貸款期限最長為兩年,到期確定需延長的,可申請延期一次。貸款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貸款利率確定,擔保最高限額為擔保基金的5倍,期限與貸款期限相同。

  ***4***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免費為自主創業畢業生保管人事檔案***包括代辦社保、職稱、檔案工資等有關手續***2年;提供免費查詢人才、勞動力供求資訊,免費釋出招聘廣告等服務;適當減免參加人才集市或人才勞務交流活動收費;優惠為創辦企業的員工提供一次培訓、測評服務。

  ***5***以上優惠政策是國家針對所有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所制定的,各地政府為了扶持當地大學生創業,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法規,而且更加細化,更貼近實際。由於地域不同,具體情況可以諮詢當地相關部門。

  激發全民創業的熱情關鍵

  經濟新常態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大眾創業既是助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塑造經濟增長新動力的必然選擇,又是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階水平的重要支撐。如何有效激發全民創業的熱情與活力,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持久動力,優化創業環境是關鍵。創業環境,既是激發創業種子生根發芽、促進創業要素加快聚集的關鍵推動力,又是保障創業不斷成長的必要條件,是創新創業興起和發展壯大的土壤和載體。抓住了優化創業環境這個根本,就抓住了推動大眾創業的“牛鼻子”。為此,應多措並舉,積極培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沃土。

  推進行政管理改革,優化創業政務環境。一是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規範行政審批行為,實行“並聯審批”和部門辦事承諾制,推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簡化企業登記和登出流程,採取一站式視窗、網上申報等措施,進一步減少辦事環節,縮短審批流程和時間,為創業企業提供市場準入便利。二是增強服務意識,提升行政效能。以建設服務型政府為目標,推進政府管理創新,規範行政行為,提升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建立廉潔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範的行政支撐體系,著力解決行政效率低下、群眾辦事難等嚴重影響投資創業的各類“腸梗阻”現象。三是強化監督檢查,嚴格責任追究。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明確各層級監督責任,強化行政效能監察,確保督查落實,嚴肅查處多頭執法、重複執法、執法擾民以及“管卡壓”等損害投資創業者利益、阻礙創業活力的行為。

  完善市場體制機制,優化創業市場環境。一是釐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創業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讓市場選擇創業的方向和路徑,消除束縛市場活力的“枷鎖”,更好地為創業者清障搭臺。二是建設法治的市場經濟,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構建更加完備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堅持依法治理,統一執法標準,促進市場主體依法經營。完善產權保護制度,調動創業主體積極性,加強智慧財產權立法,形成智慧財產權市場化產業化的完整機制,保證市場競爭的公平性,按照市場規則建立優勝劣汰的機制。制止不正當競爭和壟斷行為,加大對危害創業安全、擾亂經濟秩序、侵害投資創業者合法權益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力度。

  強化政策扶持引導,優化創業政策環境。一是完善政策體系,優化扶持方式。進一步完善財稅、科技、金融、產業、人才等方面支援創業的政策體系,加強政策協調配套,確保扶持政策可操作、能落地,形成政策合力。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採取市場化的扶持方式,用政府對創業的“小投入”引導社會資本的“大投入”,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二是加強創業投融資支援,優化創業融資環境。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的槓桿作用,通過市場機制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支援創業活動。加快健全適應創新創業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立廣覆蓋、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嚴監管的多層次股權市場,不斷拓寬創業融資渠道,破解初創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三是強化創業政策激勵,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加快制定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兼職管理辦法,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到企業在職或離崗創辦企業,建立健全科研人員雙向流動機制,調動科研人員創業積極性。

  健全服務體系功能,優化創業服務環境。一是健全和完善創業服務。按照政府引導、社會投資、市場運作的模式組建創業服務中心,為創業人員提供工商註冊、稅務登記、科技專案申報、財務管理、法律諮詢、企業診斷、智慧財產權保護、技術產權交易、檢驗檢測認證、風險投資、人才引進、培訓交流等全過程全方位的專業化服務,引導和支援各類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和服務機構蓬勃發展,不斷完善創業服務體系。二是加快發展眾創空間。優化完善創業咖啡、創客空間、開放工坊等新型創業服務機構的服務業態和運營機制,充分利用科技企業孵化器、小企業創業基地、大學科技園的有利條件聯合行業領軍企業與創業投資機構,構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為廣大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路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三是優化創業人才生活保障。積極採取各種措施為創業者提供生活便利和宜居生活環境,妥善解決各類創業人才落戶、住房、醫療、子女入學等現實問題。鼓勵引導各類社會主體利用閒置廠房、商業用房、宿舍等,大規模建設一批舒適便利的創業公寓、配置公共租賃住房,採取貨幣化補助或實物租賃的方式,為廣大創業青年提供多渠道住房保障。不斷完善創業者的生活保障,營造宜居創業環境。

  增強文化認同引領,優化創業文化環境。一是積極培育創業精神。創業從來都不是輕鬆的,也無法一勞永逸,甚至佈滿坎坷和荊棘,需要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以及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通過學校教育、社會培訓、新聞媒體宣傳倡導等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積極培育敢為人先、追求創新、勇於開拓、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以及“吃苦耐勞、誠信至上、尊重規則”的商業精神。二是厚植創業文化。從文化層面提升社會對創業創新者的認可和尊重,塑造激勵創業的文化環境,使鼓勵創業、支援創業、投身創業成為社會價值取向,讓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倡導包容的創業文化,“不以成敗論英雄”,營造寬容失敗、允許試錯、敢於開拓的社會文化氛圍。三是加強創業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深入挖掘創業先進典型,積極宣傳創業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蹟,樹立創業示範,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不斷增強人們的創業意識,引導人們將創業衝動變為自覺行動,激發全社會的創業智慧與活力,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