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專利管理有哪些內容

  企業專利管理是指企業利用專利制度激勵廣大職工和科技人員發明創造的積極性,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充分利用專利技術開發新產品,加速生產發展,保護企業自身利益的全部活動。那麼?

  企業的專利管理內容:專利機構的職責

  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專利管理機構,負責本企業的日常專利管理事務,是做好企業專利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證。在企業領導層中應專門有人負責智慧財產權管理,協助企業領導管理專利或智慧財產權事務。對於大中型企業,在所屬的各部門均應有負責本部門專利工作的領導和專職管理人員,可以強化企業各部門之間以及各部門與企業的聯絡,形成縱向、橫向有機結合的專利管理網路,使企業專利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地運作。根據企業層次、型別、規模的不同,因地制宜地設定企業專利管理機構及人員。根據國外企業的經驗,大型企業應設定專職工作機構,配備專職人員;中型企業應明確兼職工作機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小型企業應在相關職能管理機構中明確專***兼***職工作人員。

  企業專利機構的職責應當包括專利管理、專利資訊和專利保護。

  1***專利管理

  制定開展專利工作的規劃、計劃和管理制度,負責對職工進行專利法和專利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管理工業產權和專利開發基金,參與技術評定工作,總結髮明創造,組織專利申請,依法處理對職務發明專利的發明人或設計人的獎勵,管理與本企業有關的專利文獻。

  2***專利資訊

  收集好專利資訊,建立資訊庫,與研究、開發部門密切配合,在科研的各階段利用專利資訊為科研開發服務,協助做好技術和產品引進或出口時進行專利資訊調研和經濟技術論證。支援企業職工的發明創造活動,為職工提供有關專利事務的諮詢服務。

  3***專利保護

  辦理本企業專利申請事宜,管理本企業擁有的專利,受企業法人委託處理有關專利糾紛和專利訴訟與仲裁、調節事務,參與組織專利技術的實施和管理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瞭解與本企業有關的國內外專利申請和市場動向,注意保護企業的專利權和防止侵犯他人專利權。

  企業的專利管理內容:對專利工作人員的要求

  當前,大多數企業缺乏具備一定技術水平並熟知專利法與文書撰寫的人員,檔案書寫專業性差,不能及時準確地申報,經常遇到幾遞幾退的周折過程,大大影響了專利申請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可通過自學或參加專利局的培訓來提高專利管理人員的水平和能力,使他們既要具備本專業方面的知識,又通曉經濟法律,特別是要對專利業務十分精通。企業若缺乏條件,也可從社會上聘用有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擔當企業的專利顧問,幫助企業開展專利工作。需要指出的是,專利工作人員要嚴格按執業要求履行以下職責。

  能夠及時準確地將發明人提供的發明資料加工成專利申請檔案,並使之利於通過專利局的審查。能夠站在企業的立場上評價發明或專利權,並且要為本企業制定出完整的專利申請戰略。

  1***具備較強的檢索專利及其它文獻的能力。選擇合適的專利情報,寫出分析報告,為企業的技術開發服務。

  2***具備處理專利糾紛的能力。對本企業的發明創造,不僅要取得專利權,而且要運用有效專利權遏制競爭對手。對其它企業的專利,應儘早發現,並從戰略的高度提出掃清本企業發展障礙的防禦策略。

  3***具備訂立實施許可合同時的交涉能力。在許可證談判前的市場調查、可行性論證及談判時的討價還價中都要發揮積極的作

  4***嚴格保守企業的技術機密,不得同時在同行業的其他企業擔當專利顧問。未經允許,不得向任何人洩露申請專利前的技術方案。

  企業的專利管理內容:專利管理的規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專利管理規章制度,可以使企業的專利管理和執行做到有章可循,並使相應的專利工作機制得以確立併發揮作用。企業應根據《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等有關的國家智慧財產權方面的法律和法規,結合企業面臨的新的形勢和問題,制訂出本企業的有關專利的各項管理規定。對企業專利管理機構及其職責、專利申報、審批程式、專利獎勵及懲罰等各方面均應做出詳細規定,完善企業的專利管理工作制度,使每個相關部門中的專利工作的責權利都得到清晰的規範。

  各企業也可參照實行2001年3月1日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發布的“企業專利工作管理辦法”***試行***和2001年3月30日國家科學技術部發布的“關於加強與科技有關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有關規定,來制訂適用於自己企業實際情況的管理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