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推進精益管理

  有時候我們會聽到企業的精益管理,這企業又是如何推進精益管理的呢?精益管理應該怎麼才能做好?小編為你帶來了“企業精益管理”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優秀企業如何來推進“精益管理”

  一、推進“精益管理”的鮮明目的和現實意義:

  “精益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其本質是利用最小的資源創造最大的價值,達到效益最大化。當今時代,作為服務類企業和服務類企業中的優秀企業,都應該進入到企業“精益管理”的階段因為, 全面推進精益管理是強化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部署,是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企業的現實需要,是企業推進管理創新,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方法、向管理要進步的重要舉措,對轉變企業發展方式,提高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推進“精益管理”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1.總體要求:匯入精益管理理念,以消除各種浪費、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效率和效益為主要目標,以精益製造、精益作業、精益營銷和精益物流為重點,紮實推進精益管理,構建精益管理工作長效機制,應用精益管理持續 改善方法,將精益改善的理念和方法,延伸至產品作業、經營、管理、服務等各個領域,實現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價值。

  2.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1***企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2***成本費用明顯下降。

  ***3***效率明顯提升。

  ***4***質量明顯提高。

  ***5***庫存水平合理。

  三、推進“精益管理”的具體工作和相關內容

  1.穩固精益管理基礎。精益管理的實施,是要建立在企業原有紮實的管理基礎之上,優秀企業要繼續抓好“建立健全有效的規章制度、清晰的產品作業分工、健全的作業標準體系、順暢的資訊傳遞和能調動企業員工積極性的績效管理”五項基礎管理工作, 紮實做好現場管理、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化工作、視覺化管理、合理化建議和培育多技能人才等精益管理基礎工作,為全面推進精益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2.穩步推進精益管理。精益管理的核心是:提升“增值”行為、減少“零增值”動作即減少不必要的運輸流程及消除“負增值”即消除一切消耗了資源而不創造價值的浪費。

  ***1***正確識別價值流。

  ***2***優化價值流。

  ***3***使用者需求拉動價值流。

  ***4***精益改善,追求零浪費。

  3.匯入精益理念,抓好企業重點工作。全面匯入精益理念,應用精益管理方法和工具,以實現精益製造、精益作業、精益營銷、精益物流為重點,以點帶面,帶動精益管理在企業各項工作中的全面推行。

  四、推進“精益管理”的相應組織和實施專案

  精益管理是一項持續、不斷改進的系統工程。優秀企業要把推進精益管理作為管理創新活動的重要載體,切實安排好、組織好“精益管理”工作。

  1.全員匯入、精心組織。

  2.自主實施,注重實效。

  如何在企業內部成功推行精益管理?

  在某公司的一次月度工作會議上,針對公司生產任務完不成的問題,老總質問生產部經理。

  生產部經理回答說,生產任務完不成自己難辭其咎,但主要問題是公司人力資源部招不到人。

  人力資源部經理也是有備而來,而且早就想找機會說說工廠方面的管理問題了。現在又處在勞務工嚴重不足的當口上,我有什麼辦法。

  老總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打個圓場先平息爭吵再說。

  發現沒有,這種場景是不是在你的企業裡也經常出現,我們多數人還不懂得一個“偉大”的管理道理,那就是:問題是有所有權的,它和財產所有權一樣,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在一個沒有高尚文化的企業裡面,管理者或員工間相互指責,相互抱怨的情況經常發生,各種矛盾和衝突不斷,嚴重影響組織的效率。企業如此,當今的社會也是如此。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首先,領導要身體力行,改變過去那種出了問題重責任追究,輕辦法研究的壞習慣。逐步養成出了問題重在研究解決問題以及防範問題再發生的好習慣。

  其次,明確規定,部門間、同事間不允許簡單指責對方的不足或問題,實在需要談論問題的時候也必須是善意的和建設性的。只要能夠持之以恆,部門間、員工間的爭吵就會越來越少。

  第三,我們要視管理中的問題是改善機會,是寶,甚至是財富。看到了問題,就是看到了改善的機會,所以我們要獎勵發現問題的人。

  在精益管理實踐中,我們會適時開展全體員工找寶活動,即動員員工查詢自己和自己身邊的問題,為集中解決問題,快速提升管理水平創造條件。

  精益管理如何建設企業文化

  一、精益文化的內涵

  精益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是本質性、內涵性的東西,一旦形成,影響深遠。其實質是引起員工共鳴,促進和規範員工行為,提高效率和效益,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最大價值,根本目標是轉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式,推進管理上水平。精益文化反映的是危機意識、問題意識、人本意識。時刻具有危機意識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企業中同樣適用,危機意識是催人奮進的力量,能產生向上的動力;發現問題,才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改進、革新;精益改善的源泉力量來自於員工的自覺性,只有充分依靠和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將精益文化落實到實處。

  二、精益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關係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長期形成的固有化的內在東西,包含多種子文化,如企業安全文化、廉政文化、精益文化等等。文化是潛移默化的,是一個企業內在散發出來的精神實質,學不來、模仿不了。文化的形成同國度、同環境、同企業自身密不可分,帶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同企業文化一樣,精益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簡單的喊兩句口號,表表決心就形成,它影響的是人的思想,進而影響行為,它需要的是員工由思想到行動的轉化,而不是被動接受。精益文化作為一種理念與企業文化既有關係又相互區別,精益文化強調效率、注重節約、杜絕浪費,而企業文化更加廣泛,精益文化包含於企業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精益文化與企業文化要實現更好的融合,才能實現文化對促進企業提升管理水平的效應。精益文化,精即精良、精確,益即效益、利益,體現了企業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最大化的利益的本質。先進的技術追求的是效率,嚴謹的制度追求的是公正,科學的文化追求的是創新。企業管理不僅是一門科學,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精益文化的建設要從相信員工開始,相信員工能夠為精益文化實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相信員工能夠通過努力提高他們的素質,相信員工可以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建立起以“人”為中心的人本文化。

  三、精益與企業文化融合面臨的問題

  在精益與企業文化融合的推進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企業文化的引導作用、凝聚作用、激勵作用和約束作用體現緩慢,文化對促進企業提升管理水平的效應有些滯後。因此,精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面臨諸多的挑戰:

  1.對精益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筆者負責的很多企業專案中,較多的企業員工對精益理解存在,認為“做精益”就是“減人”,從而使得精益專案剛開始時,存在一定阻力;

  2.如何統一不同層次的職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

  職工對所形成的企業文化有清晰認識,並通過認識把企業文化融入實際工作中,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一般來說,高層管理人員,對企業文化重要性、必要性的認知程度比較深、也比較統一;中層管理人員雖然能夠認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卻在認知程度上參差不齊,特別是在如何借企業文化建設的契機增強職工群眾凝聚力方面有所欠缺;而職工對企業文化的認 識相對較淺,大致瞭解企業精神、企業理念等基礎的概念,但通過企業文化規範行為,提高素質等目的,還沒有特別清楚的認識;

  3.如何將精益企業文化轉變為企業內部的高效的運作機制。

  即通過協調部門間的關係, 形成溝通順暢、行動迅速、高效協同的精益型企業文化的優勢局面。

企業精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