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戰略制定及實施的七個步驟

  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及實施過程,是從企業現狀和將來出發,分析企業的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的潛力和資源,確定正確的方向,形成切實可行的目標,選擇適合的戰略方案,並組織實施,不斷通過戰略實施的資訊反饋加以控制和調整。

  因此,經營戰略的制定及實施過程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分析企業經營環境,確定經營思想

  ***2***確定經營範圍

  ***3***確定經營戰略目標

  ***4***制定和選擇經營戰略

  ***5***組織實施經營戰略

  ***6***戰略評價及調整

  步驟1:企業經營環境分析

  這是制定企業經營戰略的第一步,包括企業外部環境分析和企業內部條件分析。

  1.企業外部環境分析。

  所謂企業的外部環境是指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主要決定作用的各種外界因素。包括:

  ***1***巨集觀環境分析:巨集觀環境一般指國家的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科學技術等因素。任何一個企業無論從事何種產業,都是在國家的巨集觀環境下進行的,必須遵守國家制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法律,因此,必須考慮各種巨集觀環境因素,分析和預測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及科技環境對本企業的經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包括對企業可能提供的機遇和不利影響,以抓住機遇,避免風險,順利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2***產業環境分析:產業環境是指企業所從事的產業中對企業經營起重要影響作用的各種因素,如產業結構、產業發展趨勢、市場競爭格局、市場供求狀況、產業政策等。企業要進行產業調研和研究,主要目的在於考察企業在產業中的發展前景、企業在產業中的競爭優勢、企業在產業中的市場定位等,從而為確定企業經營方向和思想、提出經營目標、制定經營戰略打下基礎。

  一般情況下,外部環境是企業不可控制的,企業只能去適應它,所以,企業只有把握好國家巨集觀環境及產業環境的現狀及趨勢,才能使自己的經營戰略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雖然,外部環境制約和影響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但並不是說企業在外部環境面前是完全被動的,在一定條件下,企業也可以對環境施加一定的影響,以創造有利於自己的經營環境。

  2.企業內部條件分析。

  企業在充分了解了外部條件的基礎上,還應對自身狀況有一個清楚的分析和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將企業的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進行較好的結合,以最大限度地運用外界所提供的機會,發展企業。

  對企業的自身狀況的瞭解,內容包括企業現有的經營狀況,如企業的業績、產品開發和營銷、財務、人員、技術、管理能力以及各種資源等等,其目的是要明確企業的優勢及劣勢,即一方面明確本企業在經營中已經具備的優勢,同時也要找到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這樣就為企業在長遠發展中如何揚長避短指明瞭戰略方向。

  總之,通過對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分析,明確了對企業生產經營起主要決定作用的關鍵因素***外部和內部***、企業未來的機遇和威脅、企業的競爭優勢和劣勢,就可以尋找出最適合企業發展的經營戰略。

  步驟2:確定經營範圍

  通過對企業外部和內部環境的綜合分析,企業可以確定其經營範圍,即企業選擇的產品或服務的範圍,包括企業將生產什麼樣的產品,提供何種服務,面向什麼樣的市場、服務的消費者群體是什麼樣的等。只有確定了經營範圍,才能制定出企業的戰略目標和選擇恰當的戰略。

  經營範圍可窄可寬,主要是根據企業的巨集觀環境、產業環境和自身狀況而定,對於中小企業來說,一般經營範圍不宜過寬,應該集中有限的資金和人力作好專業化經營。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為了擴張,可以嘗試多元化經營,但是也要慎重,量力而行,如果不顧自身實力而盲目擴大經營範圍,又由於不熟悉的領域經驗不足、管理力量跟不上,將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一般情況下,經營範圍是相對穩定的,可是,隨著外界和內部條件的變化,經營範圍應當加以調整。如當企業獲得發展機遇,或原來經營業務前景不妙時,就需要改變其經營範圍,尤其是中小企業規模小、機動靈活,所謂“船小好調頭”。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小企業的經營範圍的調整可以隨心所欲,頻繁地在市場和技術相關度不高的領域調換經營業務,這樣將不利於形成核心競爭力,也不利於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步驟3:確定企業的經營思想

  企業的經營思想是指企業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指導思想,表現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遵循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準則。經營思想是企業的靈魂,指導企業和員工的行為,關係企業的命運,是企業的寶貴財富,任何經營實踐都是在一定的經營思想指導下進行的。

  實踐證明,成功的企業必有科學、合理的經營思想做指導,失敗的經營活動往往是設定了不科學的經營思想,因此可以說,經營思想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因素。

  經營思想是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具有獨特企業個性的思想體系,是由企業家們總結創造並被員工們接受和認同的精神原則,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每一個企業的經營思想是相對穩定的,並不是每一個經營戰略的制定都要重新確立一個經營思想,而是指在制定企業經營戰略時,在分析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基礎上,針對企業所要實現的目標,重新確定一下企業已有的經營思想是否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一個要尋求長期穩定發展的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特色的經營思想,例如四川長虹提出的“產業報國”的經營思想,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而中小企業普遍不重視這一點。企業的經營思想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從實踐中來看,被企業廣泛認同的企業經營思想如“以銷定產”、“使用者至上”、“質量第一”、“注重售後服務”、“公平競爭”、“依法經營”、“不斷創新”、“人本管理”等等。

  步驟4:確定戰略目標

  經營戰略目標是指企業在其經營思想指導下,一定時期內在其經營範圍中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其內容因採用的劃分標準不同而有不同的分類。

  ***1***按目標的層次來劃分。有企業總目標、部門目標、崗位目標,三類目標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絡,構成企業的目標體系。

  ***2***按目標的時限來劃分。有長期目標、中期目標、短期目標。

  ***3***按目標的業務性質來劃分。包括企業盈利能力、市場佔有率、銷售額、新產品開發、資產增值率、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員工福利、社會責任目標等。

  目標管理已成為一種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在我國得到普遍應用。為了能使目標得到切實地執行,中小企業在制定目標時要注意:經營目標應是具體而明確的,要讓員工充分了解,並儘可能定量化,或是按時間或是按不同的部門和崗位量化;經營目標應該實事求是,具有現實可能性,戰略目標應以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條件為基礎,要避免過高估計實力或對自己的實力缺乏信心的兩種現象;經營目標應該靈活機動,應能適應情況變化而及時調整。

  步驟5:制定和選擇經營戰略

  經營戰略是為了實現戰略目標而採取的手段和途徑,是指企業在全面考慮其內外環境中所有的關鍵因素後,為實現戰略目標,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它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隨著企業內外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企業資源在內部如何分配與利用;企業各部門之間如何協調行動,以取得企業整體的競爭優勢和取得戰略效果等。經營戰略有多種型別,在選擇和制定時,除了受企業內外條件及經營目標影響外,還受決策者的觀念影響。

  步驟6:經營戰略的實施

  選擇和制定了經營戰略後,便是組織實施,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為此,企業應建立相應的企業組織機構,制定適應戰略的預算和計劃,明確內部的責任範圍和與戰略目標相對應的激勵手段。戰略的貫徹實施實質上是一個將每個部門、每個員工的行為與企業的整體戰略協調一致的過程,使每個僱員和部門都能成功地執行各自應承擔的戰略計劃。

  步驟7:戰略評價及調整

  在戰略的實施過程中,企業還要不斷檢查實施效果,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調整。也就是說要對戰略目標執行情況進行有根據和有效的評價,並據以調整戰略目標和戰略方案。戰略的實施過程本身就是對企業戰略方案的一個檢驗過程,一旦發現問題,應該尋找原因,提出解決措施。戰略的實施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的改進過程,企業不僅應監督戰略的執行過程及結果,還應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採取更好的戰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