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如何建設

  隨著金融行業的全面開放,銀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內各商業銀行的迅速崛起以及外資銀行的湧入,使得商業銀行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商業銀行企業文化是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之一。那麼?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正面臨諸多挑戰,產業政策和貨幣政策調整對信貸投放和風險防控的考驗、金融脫媒深化等因素都給商業銀行經營發展帶來壓力。面對激烈競爭,構建符合自身發展特點的企業文化,從而實現自身規範、穩健和可持續發展,對商業銀行來說尤為緊迫和必要。

  企業文化建設是造就商業銀行“百年老店”的基礎。銀行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昇華、品牌延伸、效益增長的重要保障,具有提升、激勵、凝聚和輻射的功能。當前,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缺乏特色難以深度融合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個性特色創新不足。企業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獨特的魅力,源自其自身獨創性。企業文化是將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經營策略、企業內外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確定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業文化形式可以是標準化的,但側重點卻各不相同,正因如此才構成了企業文化的個性化特色。從國內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建設來看,近年來大部分商業銀行紛紛以座右銘、理念等形式推出了企業文化口號、銀行價值觀、形象標識等。然而,結合本行工作、具有本行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較少,現實中部分銀行企業文化建設往往是大同小異,缺乏鮮明的個性特色和獨特風格,缺乏本單位、本地區的創意,陷於低水平重複怪圈。因而,銀行企業文化建設實施起來效果不是很理想。

  偏重形式忽略內涵。銀行企業文化建設存在只停留在表層文化建設的問題。企業文化的內涵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三個層面。精神文化包括經營理念、企業精神和共同願景等;制度文化包括各項規章制度;行為文化包括企業外觀、內部環境、員工行為模式及品牌形象等。一些商業銀行在建立企業文化的過程中,著重追求形象識別,只注重企業的外部形象包裝,投入巨資宣傳企業形象,卻忽略企業文化管理方面的內涵,內部管理並沒有太大改變。

  深度融合不夠。企業文化建設的歸屬點是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因此,企業文化建設要緊緊圍繞業務經營進行深度融合。當前,商業銀行還不能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地滲透到經營管理的全過程,致使企業文化建設起點低,難以向深度和廣度推進,缺乏時代鮮明性、系統性、擴散輻射性及實踐可塑性。

  為解決上述存在問題,商業銀行應注重在創新過程中豐富和發展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超前謀劃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一是根據企業長遠發展戰略目標,堅持用新視角培育新的企業文化理念,拓展新的工作思路,以國際先進銀行為標準,不斷豐富和創新企業文化內涵和功能,設計企業文化發展的模式框架,有重點、分層次,結合實際逐步推進。二是成立負責企業文化建設推广部門,對企業文化建設實施有效的領導和協調,確定企業文化建設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對企業文化建設活動做出總體部署,協調並理順各部門關係,形成企業文化建設的合力。

  塑造極具特色的現代商業銀行品牌。商業銀行應抓緊構建與其相適應的、高度吻合的企業文化。一要將企業文化融入經營。要將文化服務貫穿於業務經營全過程,促進企業文化建設健康快速發展。二要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加強戰略創新、觀念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等,塑造銀行的管理文化、產品文化、營銷文化、服務文化等企業文化體系。三要打造具有特色的企業精神。應把政治性、實踐性、時代性和銀行個性化有機地結合起來,著眼於弘揚和培育團隊精神、敬業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全面增強企業的親和力、凝聚力、創新力和競爭力,樹立誠信、穩健、創新、效益的觀念。

  構建嚴密科學的制度保障。著力推動觀念、作風實現根本性的轉變,著力推動機制、制度建設實現根本性的轉變與突破。一是建立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以正確的政績觀和全新人才觀為指導,營造重知識、重人才、重業績的用人環境,真正做到幹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二是建立與銀行經營情況和績效掛鉤的員工收入分配機制,將個人追求與企業的成長掛鉤,而不是僅僅單純的績效掛鉤,充分發揮薪酬對員工的激勵作用。三是要根據各項規章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制度文化宣講,督促員工把執行制度變成自己的行為習慣,把制度轉化為文化,轉化為員工自覺的內心需求。

  營造優良企業文化建設氛圍。建立先進的企業文化,就是要把“以人為本”的思路貫徹在文化建設的全過程,並通過具體的、實實在在的措施和行動加以落實,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一要重視員工的滿意度。滿意的員工會把愉悅心情帶到工作中去,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二要重視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企業“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主要體現在,企業要為員工的前途著想,要讓每一位員工都能擁有個人的奮鬥目標,並不斷激勵其努力實現人生價值。三是要注重教育培訓。著重對當前政策和形勢分析、國際同業先進的管理和經營理念等方面進行培訓,幫助領導層面掌握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