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激勵模式

  自阿里巴巴於1999年成立以來,基於阿里巴巴價值觀體系的強大的企業文化已成為阿里巴巴集團及其子公司的基石。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

  自阿里巴巴於1999年成立以來,基於阿里巴巴價值觀體系的強大的企業文化已成為阿里巴巴集團及其子公司的基石。他們在商業上的成功和快速增長以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精神為基礎,並且始終關注於滿足客戶的需求。

  阿里巴巴集團有六個核心價值觀,它們支配他們的一切行為,是公司DNA的重要部分。在有關僱用、培訓和績效評估的公司管理系統中融入了這六個核心價值觀。當新員工加入阿里巴巴時,他們要在杭州總部參加為期兩週的入職培訓和團隊建設課程,該課程的重點集中於公司的遠景目標、使命和價值觀。而且,在我們定期的培訓課程、團隊建設訓練和公司活動中還要強化這些內容。

  阿里巴巴從中國杭州最初18名創業者開始成長為在三大洲20個辦事處擁有超過5,000名僱員的公司。他們努力為員工創造能夠在積極、靈活和以結果為導向的環境中共同緊密工作的大家庭。無論他們成長為多大的公司,強大的共享價值觀使他們保有共同的公司文化和阿里之家。

  阿里巴巴的夢想:通過發展新的生意方式創造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阿里巴巴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阿里巴巴的遠景、使命、價值觀

  Vision 遠景

  1、成為一家持續發展102年的公司 2、成為全球最大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 3、成為全球最佳僱主公司

  Mission 使命 To make doing business easy.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Values 價值觀

  客戶第一 ——客戶是衣食父母 尊重他人,隨時隨地維護阿里巴巴形象 微笑面對投訴和受到的委屈,積極主動地在工作中為客戶解決問題 與客戶交流過程中,即使不是自己的責任,也不推諉 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問題,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最終達到客戶和公司都滿意 具有超前服務意識,防患於未然

  團隊合作 ——共享共擔,平凡人做非凡事 積極融入團隊,樂於接受同事的幫助,配合團隊完成工作 決策前積極發表建設性意見,充分參與團隊討論;決策後,無論個人是否有異議,必須從言行上完全予以支援 積極主動分享業務知識和經驗;主動給予同事必要的幫助;善於利用團隊的力量解決問題和困難 善於和不同型別的同事合作,不將個人喜好帶入工作,充分體現“對事不對人”的原則 有主人翁意識,積極正面地影響團隊,改善團隊士氣和氛圍

  擁抱變化 ——迎接變化,勇於創新 適應公司的日常變化,不抱怨 面對變化,理性對待,充分溝通,誠意配合 對變化產生的困難和挫折,能自我調整,並正面影響和帶動同事 在工作中有前瞻意識,建立新方法、新思路 創造變化,並帶來績效突破性地提高

  誠信 ——誠實正直,言行坦蕩 誠實正直,表裡如一 通過正確的渠道和流程,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表達批評意見的同時能提出相應建議,直言有諱 不傳播未經證實的訊息,不背後不負責任地議論事和人,並能正面引導,對於任何意見和反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勇於承認錯誤,敢於承擔責任,並及時改正對損害公司利益的不誠信行為正確有效地制止

  激情 ——樂觀向上,永不放棄 喜歡自己的工作,認同阿里巴巴企業文化 熱愛阿里巴巴,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 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日常工作,碰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永不放棄,不斷自我激勵,努力提升業績 始終以樂觀主義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影響並帶動同事和團隊 不斷設定更高的目標,今天的最好表現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敬業 ——專業執著,精益求精 今天的事不推到明天,上班時間只做與工作有關的事情; 遵循必要的工作流程,沒有因工作失職而造成的重複錯誤 持續學習,自我完善,做事情充分體現以結果為導向 能根據輕重緩急來正確安排工作優先順序,做正確的事 遵循但不拘泥於工作流程,化繁為簡,用較小的投入獲得較大的工作成果 “我認為,員工第一,客戶第二。沒有他們,就沒有這個網站。也只有他們開心了,我們的客戶才會開心。而客戶們那些鼓勵的言語,鼓勵的話,又會讓他們像發瘋一樣去工作,這也使得我們的網站不斷地發展。”——馬雲語錄

  企業文化成就阿里巴巴

  作者:孫春豔

  阿里巴巴創業“十八羅漢”之一的戴珊,成為新任CPO***首席人力資源官***。作為馬雲當大學外語老師時的學生,戴珊對馬雲這位導師型領袖,會用何種眼光看待?而作為首席人力資源官,戴珊又怎樣看待阿里文化,並回應外界對阿里文化的質疑之聲?

  價值觀,融入阿里人的血液

  問:您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之一,見證了公司成長的全過程,在您看來,阿里的企業文化建設遵循著怎樣的成長路徑?

  戴珊:企業文化不是做樣子,或喊宣傳口號。很多時候,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與創始人有很大關係。馬總是一個理想主義的,非常堅定自己夢想和信仰的人。他所想就是他所說,他所說就是他所做。這是公司走到今天,依然能充滿鬥志和激情的重要因素。

  在阿里巴巴的初創階段,馬總堅信網際網路一定能改變大家的生活,也一定能幫助中小企業做得更好。所以他把公司初創的火種定義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並在2000年左右將它提煉出來,一直很純樸地堅持。而且14年來,自始至終沒有發生過任何改變。

  2001年公司發展到幾百人時,我們開始提煉公司的願景、使命和價值觀,總結出一個“九陽真經”***又稱“獨孤九劍”***的核心價值觀。到2004年,我們又把它精簡為“六脈神劍”——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

  問:與其他網際網路公司相比,阿里文化有哪些獨特之處?

  戴珊:阿里巴巴的獨特之處,就是我們的願景、使命、價值觀與別的公司不一樣,而且14年來,自始至終沒有發生過任何改變。比如:我們提出的“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很多上市公司一定是股東第一的,但為完成“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在阿里巴巴歷史中,其實做了很多戰略上的放棄,包括放棄一些非常賺錢但無法服務中小企業的產品。

  問:怎麼能保證進到阿里的人都是“趣味相投”的人?

  戴珊:阿里有一個叫做“聞味官”的選人體系,其實就是選那些真心願意與我們共創事業、有相同價值觀的人。外面一直在說阿里巴巴是洗腦,其實真的不是,我們尋找的就是一幫志趣相投的人。

  問:能否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談談你對阿里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戴珊:價值觀其實是我們在阿里巴巴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14年了,它已經溶入我的血液,所以每當講起它,我反而講不出來。但它會體現在每次做艱難選擇的時候,血液裡就會本能跳出來一些理念,告訴我這樣做是對的,那樣做是不對的,要選A不選B。

  比如:2001年一些簽約進來的客戶專門在網上欺詐其他客戶,我們徹查後發現,一些員工籤這些客戶時就知道這些情況,但因為追求業績沒能堅持原則。可我們講求的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所以當時一下辭退了很多員工,因為他們傷害了我們真正的客戶。

  馬總要把阿里做成102年的企業,我們做這樣的事情,對客戶是有利還是有弊?如果有弊,一定不為!因此,我們“永遠不把賺錢作為第一目的”,永遠不謀求暴利。馬總的一句話一直影響所有的銷售人員:“銷售人員出去時,不要盯著客戶口袋裡的5元錢,你們要負責幫客戶把口袋裡的5元錢先變成50元錢,然後再從中拿走5元錢。”

  問:阿里的價值觀,在通過什麼制度和渠道發揮作用?

  戴珊:比如:阿里的共創會、學習班、培訓、夜校等在幫助員工提升能力;上級主管也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教給下屬;還有我們非常謹慎地選拔幹部,有一整套績效、晉升、選拔、獎懲制度。公司內部較為頻繁的輪崗,外面問我們為什麼能做到?因為背後有阿里巴巴自己獨特的文化,彼此之間是信任的,公司輪調你,其實是為了發展你,這不需要我再告訴你,你也不用有什麼心理負擔,因為公司那麼多年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問:有人稱,阿里是西方治理、東方智慧,也就是東西合璧,是這樣嗎?

  戴珊:馬雲有這樣的話——“東方的智慧,西方的運作,全球的大市場”。他是一位非常全球化的人,但對中國文化又非常瞭解。同時作為民營企業的阿里,又有很強的西方情結,尊重個體,激發每個個體的潛能,這是阿里成功的最基本要素。所以說,阿里其實是中西精髓合併的特色中國企業。

  阿里的文化“活性”

  問:阿里巴巴企業文化下又產生了諸如淘寶的“倒立文化”等子文化,對這個現象您怎麼看?是在馬雲推動下形成的嗎?

  戴珊:馬總從來沒有刻意創造這種子文化,而是這一文化本來就在那裡,只是到了某個時刻被提煉和發現。比如:2003年淘寶剛建立時,與易趣進行的是“螞蟻對大象”的比賽。創業的時候,人們坐時間久了腦袋蒙,就到牆邊去倒立幾下,同時倒立之中也可以換一個角度看世界,看這場螞蟻對大象的比賽,考慮淘寶要給客戶創造怎樣獨特價值。

  包括雅虎中國的“光腳文化”也類似。當時搜尋引擎做了幾年還很被動,於是當時新任總裁金建杭在2008年年會上講得很激動,並率先脫下鞋襪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從零開始!你們誰願意光著腳和雅虎一起創業?!”所以說,“光腳文化”代表著一種放下心理負擔、“共擔責任”的阿里精神。

  問:阿里的文化比較獨特,那麼在進行外部合作時,怎樣選擇企業文化相近的公司?

  戴珊:比如:阿里在外面有很多投資公司,我們不是非得用“六脈神劍”來考核一家公司。在選擇合作公司時,阿里要看對方是否“追求客戶第一”,以客戶價值為導向,追求長遠利益,我們才願意與對這些公司合作。

  問:現在提起太極文化,大家常會想到倡導者馬雲。在您看來,阿里文化與太極文化形成了怎樣的關係?

  戴珊:太極文化講求陰陽,柔中帶剛。而阿里巴巴發展到今天這麼大的體量,且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影響力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我們的管理者在決策時要柔中帶剛,出手要準,要鬧中取靜,它是一種管理的境界和經營企業的智慧。

  具體到與阿里文化的關係,就是更大局觀、更宇宙觀、更大智慧地來運作這家企業,用這種方式處理我們自己的人生、工作和我們要做的業務決策。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任何一個事情總有陰陽兩面,有時需要因勢利導,借勢甚至造勢,要知道什麼時候該出手,該打出多少力量。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