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經營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百貨業門店數量快速發展,各區域百貨龍頭企業都在進行擴張,它的經營管理也存在著問題。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討。

  

  ***一***不同業態競相發展,競爭激烈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以及對外開放幅度的加大,大量

  的外商獨資,臺資和合資零售企業相繼進入我國市場。受眾多因素的影響,商品流通領域不同業態發展變化較快,各商業網點在服務質量和功能方面上擋次、上規模,形成了一個大中小型相結合、多種經濟成份和執行方式相伴行的商品市場網路。百貨商店、連鎖店、便民店、超級市場、專賣店、倉儲商店等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廣大的消費者,擠佔市場 份額。零售業新軍的崛起,縮小了百貨店的生存空間。

  ***二*** 百貨商場市場定位不明

  各百貨店裝潢設計,櫃檯擺設,燈光佈置等大同小異。同時各百貨店為追求商品種類繁多吸引消費者,往往採用商品組合寬而淺的方式造成儘管商品品種複雜,但款式陳舊,花色品種有限'不能很好滿足消費者求新求異的消費心理。而隨著人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消費心理日漸成熟,不同型別的消費者逐步分化,如果百貨店仍保持在短缺經濟時期,商品供不應求時的經營方式,勢必會造成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而遭到市場的拋棄。

  ***三*** 單店經營缺乏規模,市場觀念差

  百貨商場都採取單店經營的形式,缺乏規模,因而就不能通過連鎖的形式做到統一店面,統一標識、統一配貨、統一廣告、統一促銷、統一核算、統一人事、統一服務以保障較低的經營成本。大型百貨店市場觀念差表現在缺乏對消費者收入、偏好、購物頻率、需求等方面詳細的調研,也缺乏對周邊市場的瞭解,還表現在缺乏對同行競爭對手的研究同時,百貨店也較少做市場推廣,價格一成不變,不能有效烘托賣場氣氛調動消費者的購物慾望。

  ***四***管理不善

  百貨商場內部普遍存在管理不善的問題。在人事管理上因循守舊、論資排輩、責權利

  不明、沒有有效的獎懲機制、幹好幹壞一個樣、不能有效調動員工極性形成合力;在財務管理上,財務混亂沒有統一的財務中心對資金執行進行有效的監控;在庫存管理上,不是以銷定存,嚴格控制庫存,而是貪多求全;在決策上缺乏對市場深入分析,搞一言堂,隨意性較大;在資訊管理上,內部資訊不暢,企業不能針對市場快速反應。

  完善百貨商場經營管理的措施

  儘管大型百貨商場由於外部環境的惡化和自身競爭力的不足出現了現階段的危機,但同時百貨商場在我國已有了上百年的歷史,長期以來一直以優質低價在消費者中有著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應,這些都為百貨商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機遇,但也要求百貨商場自身必須轉變觀念,從以下五大方面實現自身改革:

  ***一***準確地進行市場定位,實施差異化經營戰略,突出個性

  目前百貨業存在定位不明,目標顧客不清的問題。因而必須實現從商品品種無所不包,

  但針對性差,可選擇範圍小的綜合百貨到針對特定的某層次顧客的主題百貨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商家已經開始認識到吸引顧客來商店購物、保證經濟效益的實現,就必須形成自己的特色,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大型百貨店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市場定位,細化和深化目標

  市場.塑造獨有的商品經營特色。具體說來可以根據以下三個方面來對百貨商場進行定位。

  1、採用心理定價策略進行價格制定

  百貨商場的經營成本大大高於其他零售業,成本領先不是百貨商場競爭的戰略重點,

  而且由於消費者的收入和價值觀不同,中、高收入特別是高收入的消費群體可以接受商品的高質量、高價格,所以在進行產品定價時,大型百貨商場可以採用聲望定價策略,與其他零售業在高層次展開競爭。在採用此種定價策略時,不宜經常調低商品價格,否則會使消費者有觀望思想,而且在前面購買的消費者在心理上也會出現不平衡。可用諸如“積分卡”、“會員卡”、“貴賓卡”等方式來贏得消費者大量的、長期的購買,並經常與這些長期“貴賓”進行情感、心理上的交流。企業為實現低成本運作,可考慮選擇謀求廠商合作,鞏固發展工商戰略聯盟,實行現代化管理等途徑。

  2、塑造優質服務品牌

  百貨商場應十分注重對顧客的各項服務和細節。有的百貨商場為了與超市抗衡,降低成本,省卻了很多服務內容,這實際上是等於放棄百貨商場這種業態的主要號召力。與超市等業態的顧客自我服務不同,百貨商場的服務主要是一種全面細緻和以人為本的服務,例如送貨上門,安裝等,大大節約顧客的精力和時間成本,增加附加價值。這就要求企業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建立與企業發展戰略一致的人力資源戰略。

  3、倡導購物零風險的經營理念,確保商品品質

  百貨商場必須努力學習西方的這一重要管理經驗,強化商品採購管理,加大商品質量

  檢測力度,防止假冒偽劣商品進入,真正做到“高質高價”。建立顧客服務檔案,加強售服務,提高顧客滿意度,培養忠誠顧客。研究發現,不滿意顧客中96%的人在訴苦抱怨!更為重要的是,不滿意的顧客平均每人把其不滿意告知9-20位其他人。而招徠新顧客比保持現有顧客的代價大5倍。所以企業應倡導“購物零風險”的經營理念,切實加強售後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