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的目標是什麼

  薪酬管理,是在組織發展戰略指導下,對員工薪酬支付原則、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結構、薪酬構成進行確定、分配和調整的動態管理過程。那麼?

  薪酬管理的目標

  薪酬要發揮應有的作用,薪酬管理應達到以下三個目標,效率、公平、合法。達到效率和公平目標,就能促使薪酬激勵作用的實現,而合法性是薪酬基本要求,因為合法是公司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1***效率目標

  效率目標包括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站在產出角度來看,薪酬能給組織績效帶來最大價值,第二個層面是站在投入角度來看,實現薪酬成本控制。薪酬效率目標的本質是用適當的薪酬成本給組織帶來最大的價值。

  ***2***公平目標

  公平目標包括三個層次,分配公平、過程公平、機會公平。

  分配公平是指組織在進行人事決策、決定各種獎勵措施時,應符合公平的要求。如果員工認為受到不公平對待,將會產生不滿。

  員工對於分配公平認知,來自於其對於工作的投入與所得進行主觀比較而定,在這個過程中還會與過去的工作經驗、同事、同行、朋友等進行對比。分配公平分為自我公平、內部公平、外部公平三個方面。自我公平,即員工獲得的薪酬應與其付出成正比;內部公平,即同一企業中,不同職務的員工獲得的薪酬應正比於其各自對企業做出的貢獻;外部公平,即同一行業、同一地區或同等規模的不同企業中類似職務的薪酬應基本相同。

  過程公平是指在決定任何獎懲決策時,組織所依據的決策標準或方法符合公正性原則,程式公平一致、標準明確,過程公開等。

  機會公平指組織賦予所有員工同樣的發展機會,包括組織在決策前與員工互相溝通,組織決策考慮員工的意見,主管考慮員工的立場,建立員工申訴機制等。

  ***3***合法目標

  合法目標是企業薪酬管理的最基本前提,要求企業實施的薪酬制度符合國家、省區的法律法規、政策條例要求,如不能違反最低工資制度、法定保險福利、薪酬指導線制度等的要求規定。

  企業薪酬管理模型

  績效管理綜合激勵模型認為:員工的努力會促進工作績效提升、工作績效提升會得到組織獎勵,組織獎勵會使員工滿意,員工感到滿意後會繼續努力工作,這樣就完成了一個績效管理綜合激勵迴圈。但上述這個閉環系統的實現是有條件的,需要以下各個方面的支撐。上述環節任何一個方面出現問題,績效管理綜合激勵迴圈就會被中斷,激勵將不會發揮應有的作用。

  1、目標效價有吸引力和期望值高是員工努力工作的前提在組織環境沒有引起員工不滿意情況下,根據期望理論,員工對一個事件投入程度跟目標效價和期望值有關,如果目標達成獲得的激勵對員工沒有吸引力,那麼員工工作積極性就會受影響,如果目標達成對員工來說不切合實際,員工沒有信心達成目標,那麼這樣的激勵對員工就猶如“水中月、鏡中花”,員工也不會為不可能的事情而竭盡全力。

  在對員工進行工作目標設定的時候,一定要切合實際,使目標有挑戰性,同時有實現的可能。另外要讓員工認識到,只要努力是一定可以達成目標的,組織也會盡全力支援員工達成目標。

  在對員工制定激勵措施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激勵措施對員工有吸引力,如果沒有吸引力,就不會達到激勵的效果。

  2、能力匹配和目標明確是員工努力帶來業績提升的前提

  如果員工能力和工作任務要求不匹配,員工努力將得不到預期結果,如果員工目標不明確,工作產出不是組織期望的結果,員工的努力可能白費,因此能力匹配和目標明確是員工努力帶來工作績效的前提。

  能力匹配問題本質是根據員工能力進行人力資源配置,使人盡其才,同時對人才進行培養以滿足工作需要;目標明確本質是給員工指明方面,減少員工工作盲目性。管理者一方面應當使組織目標的重要性為員工所認識、自覺認同,並將員工的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緊密聯絡起來;另一方面,應當積極地為員工完成組織目標創造條件,為員工進行業務輔導和資源支援。

  3、組織信用和績效評價是工作績效帶來組織獎勵的前提

  如果組織沒有信用,承諾的事項不能兌現,或者不能公正的評價員工的績效,這樣都可能帶來組織獎勵的不能兌現,因此組織信守承諾和績效評價準確有效是工作績效提升帶來組織獎勵的前提。

  如果沒有公平公正的績效評價系統,員工的業績不能得到肯定,自然也不會得到組織的獎勵。績效評價系統一定要能識別組織期望的行為並能給與公平公正的評價,否則也會降低員工的期望值進而影響員工的積極性。4、激勵有效和感覺公平是組織獎勵帶來員工滿意的前提

  激勵如果沒有效果不會帶來員工滿意,員工如果有不公平感覺將會引起員工不滿意,因此激勵有效和感覺公平是組織獎勵帶來員工滿意的前提。激勵有效性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激勵內容要適當,

  二是激勵及時、程度適中;內容型激勵理論,無論是需求層次理論還是雙因素理論,都提醒管理者,要對員工採取針對性的激勵措施,否則不會有預期的效果;過程型激勵理論著重研究激勵過程,強化理論對激勵及時性提出要求,雙因素理論對激勵效價以及期望值提出要求。公平理論要求要儘量做到結果公平、過程公平和機會公平。

  薪酬管理的注意事項

  薪酬是一個極其敏感的話題,做好薪酬體系的設計與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如果出現一些設計紕漏或管理措施欠妥,就可能會影響到勞資關係的穩定,輕則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說嚴重點會影響到企業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如何設計具科學性、合理性、系統性的薪酬體系,做到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公平公正呢?HR薪酬經理在設計薪酬體系時,要注意以下八項細節:

  1注意薪酬水準具競爭力

  薪酬水準影響到企業吸引人才的能力和在行業的競爭力。因此,如果一個企業的薪酬水準低於當地同類型企業和行業市場水準,同時又沒有與之相配合的措施如穩定、較高的福利、便利的工作條件、有吸引力和提升性的培訓機會等,就容易造成員工流失,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的利潤率和經營發展目標的實現。

  2注意執薪公正,做到同工同酬

  如果一個企業的薪酬不能做到同工同酬,員工就會認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因此,員工在工作中就會產生消極怠工,降低努力程度,在極端情況下將有可能造成辭職。如果這是一名普工的話,或許他的做法給企業造成的損失不會太大,但卻可能使公司名譽受損。如果這是一名優秀員工或者高階主管,他的消極工作態度,甚至是辭職離去,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將難以估量。

  3注意同級別、同層次員工分工合理,勞逸平均

  如果一家企業中,在同一層次和同一級別的員工中,有些人一天到晚忙得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而有些員工卻無事可做,喝茶聊天,這說明崗位工作分析出了問題。同級別和層次的員工崗位工作量、工作難易程度、崗位職責不一致,其薪酬的公平、公正和薪資對等性肯定存在問題。長此以往,公司的員工一定會是牢騷滿腹,輕則造成內部不團結,影響士氣,重則造成員工消極、人心不穩,跳槽頻繁。

  4注意薪酬結構要合理

  薪資體系的構成一般由基本薪、職位薪、績效薪、年資、加班工資、獎金等組成。尤其是基本薪、職位薪、績效薪的比例要合理,基本工資對企業來說一般是通用型,滿足當地最低工資水準,體現薪水的剛性;而職位薪則根據不同職位的工作分析,來分析崗位的價值,做出科學準確的崗位評估,來體現職位薪水的高低,滿足員工內部薪資平衡心理,績效薪是根據績效結果的達成,來確定績效工資多少,企業內不同層次的員工,績效薪佔整個薪資總額比例不一樣。高層一般佔40-50%,中層20-30%,基層10-20%;而年資屬於內部普調工資,應體現工資的平衡公平性,加班工資的計算則要體現工資的合法性。

  5注意中高層與基層員工薪資水平差異不能太大

  中高層管理或技術人員確是屬於企業核心人才,所產生的價值確實不一樣,工資水準也不一樣。但如果出現企業中高層崗位的薪水與基層員工的差異達到8-10倍以上,則基層員工與管理層的關係疏遠甚至僵化,基層員工情緒低落,士氣下降,整個公司將出現死氣沉沉的局面,而中高層的工作也難以開展。

  6注意調薪有依據,績效考評公正、公平

  企業內崗位的調薪,做好了能激勵員工的士氣,做不好會動搖部分員工的信心。尤其是毫無根據地隨意調薪,或績效評估不公正,都會導致員工對企業的薪酬系統產生懷疑,甚至不滿,調薪必須有依據,講原則,重激勵。

  7注意薪資計算準確,發放及時

  企業不能夠做到準時發放薪資,薪資計算經常出現錯誤,都會導致員工對公司的信用產生疑問,很可能致使公司名譽遭受損失,也可能使外部投資者對該企業喪失信心,同時拖欠員工薪水也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得不償失。

  8注意公司利潤與員工適當共享

  企業是個利益共同體,利潤大家創造,收益共同分享。因此,企業利潤要拿出少部分對重要崗位、重要員工和努力工作具良好業績的員工進行分享。同時,注意分配的度。如果分給員工的過少,可能會導致員工不滿,影響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分給員工的過多,這樣公司自身留取的盈餘可能不能滿足長遠發展的需要,與前者相比,公司的損失更大。一般優秀企業如華為、TCL、聯想等企業都會拿出10-20%的利潤來進行對員工分配,這同期股期權的激勵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