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什麼

  財務管理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知道的,這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什麼內容呢?財務管理怎麼做?小編為你帶來了“財務管理的目標”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淺談財務管理目標

  一、確定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行為導向,是財務人員工作實踐的出發點和歸宿。財務管理目標是具有相對穩定性和層次性的,隨著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財務管理的目標可能發生變化。目前對我國財務管理的目標業內屆也存在不同觀點,比較典型的有:

  ***1***利潤最大化目標。

  利潤最大化就是假定在投資的預期收益確定的情況下,財務管理行為將朝著有利於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方向發展。利潤是企業補充資本、擴大經營規模的源泉,以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在實踐中卻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首先,這裡的利潤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實現的稅後利潤,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再次,沒有反映創造的利潤與投人資本的關係,是個絕對數指標,不便於橫向比較;沒有考慮風險因素,高額利潤往往要承擔過大的風險;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可能導致企業短期行為。以上種種缺點決定,以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欠妥的。

  ***2***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標。

  每股收益是指歸屬於普通股東的淨利潤與發生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的比值,它的大小反映了投資者投人資木獲得回報的能力。驀股收益最大化的目標,能夠說明企業的盈利水平,可以在不同資本規模的企.或同一企業不同期間之間進行比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異。但該指標同樣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因素,也不能避免企業的短期行為,可能導致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背離。

  ***3***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

  企業價值就是企業的市場價值,是企業所能創造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反映了企業潛在的或預期的獲利能力和成長能力。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其優點主要表現在:①該目標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有利於統籌安排長短期規劃,合理選擇投資方案,有效籌措資金、合理制訂股利政策等。②該目標反映了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說,股東財富越多,企業市場價值越大;③該目標有利於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為;④該目標有利於社會資源合理配置。社會資金通常流向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的企業或行業,有利於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當然,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股票價格很難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價值,對於非股票上市企業,對其進行評估價值也很難做到。

  通過對以上觀點的分析,筆者認為,由於反映企業盈利水平的利潤指標是按照權責發生制計算的,並沒有考慮時間價值。這種認為潛在的盈利能力或未來增值能力反映了時間價值的觀點在理論上是缺乏依據的,在實踐上也是難以計量的。而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體現了對經濟效益的深層次認識,不僅考慮了風險與報酬的關係,還將影響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及各利益關係人的關係協調起來,使企業所有者、債權人、職工和政府都能夠在企業價值的增長中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滿足,從而使企業財務管理和經濟效益均進人良性迴圈狀態。因此,企業價值最大化應是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

  二、資本結構理論與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的資本結構是由於企業採取不同的籌資方式形成的,表現為企業長期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係。各種籌資方式及其不同組合型別決定著企業的資本結構及其變化。資本結構的變化與企業價值處於怎樣的關係?當企業資本結構處於什麼狀態能使企業價值最大?這種關係構成了資本結構理論的焦點。其中,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創立的MM定理,被認為是當代財務管理理論的經典。

  1.1958年,莫迪格利尼和米勒提出了著名的MM理論。該理論認為,在不考慮公司所得稅,且企業經營風險相同而只有資本結構不同時,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的市場價值無關。或者說,當公司的債務比率由零增加到100%時,企業的資本總成本及總價值不會發生任何變動,即企業價值與企業是否負債無關,不存在最佳資本結構問題。

  2.修正的MM資本結構理論提出,有債務的企業價值等於有相同風險但無債務企業的價值加上債務的節稅利益。因此,在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由於存在稅額庇護利益,企業價值會隨負債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股東也可獲得更多好處。於是,負債越多,企業價值也越大。最初的MM理論和修正的MM理論是資本結構理論中關於債務配置的兩個極端看法。

  3.代理理論。代理理論的創始人詹森和麥克林認為,公司債務的違約風險是財務槓桿係數的增函式,隨著公司債權資本的增加,債權人的監督成本隨之上升,債權人會要求更高的利率。

  4.等級籌資理論。1984年,梅耶斯等學者提出了一種新的優序籌資理論。該理論認為,首先,外部籌資的成本不僅包括管理和證券承銷成本,還包括不對稱資訊所產生的投資不足效應而引起的成本。其次,債務籌資由於股權投資。最後,由於非對稱資訊的存在,企業需要保留一定的負債容量以便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來臨時可發行債券,避免以過高的成本發行新股。

  從以上分析可知,利用負債資金具有雙重作用,適當利用負債,可以降低企業資金成本,但當企業負債比率太高時,會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為此,企業必須權衡財務風險和資金成本的關係,確定最佳資本結構,方能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三、確定最佳資本結構

  確定最佳資本結構的方法有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比較資金成本法和公司價值分析法。

  ***1***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

  它是以分析每股收益***EPS***與資本結構之間的關係來判斷企業資本結構是否合理。“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是指EPS不受融資方式影響的銷售水平。根據EI’S無差別點的銷售量,可以判斷在什麼樣的銷售水平下適於採用何種資本結構。由於在每股收益無差別點上,無論採用負債融資還是股票融資,其每股收益是相等的,則有:EPSI=EPS2,即***EBIT一Il******1一T*** =Nl -***EB1T一12******1一T*** =N2其中EPSI ,II ,N1分別代表權益融資下的每股收益、負債利息和普通股股數;EPS2,12,N2分別代表負債融資方式下的每股收益、負債利息和普通股股數;T為所得稅稅率。

  ***2***比較資金成本法。

  該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決策前先擬訂若干個備選方案,分別計算各方案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並根據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的高低來確定資本結構。該方法是確定資本結構的一種常用方法,適用於資本規模較小、資本結構較為簡單的非股份制企業。

  ***3***公司價值分析法。

  公司價值分析法是在充分反映公司財務風險的前提下,以公司價值的大小為標準,經過測算確定公司最佳資本結構的方法。與比較資金成本法和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相比,公司價值比較法充分考慮了公司的財務風險和資金成本等因素的影響,進行資本結構的決策以公司價值最大為標準,更符合公司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但其測算原理及測算過程較為複雜,通常用於資本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

  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絕不是一種單一的目標,而是經過合理組合的目標群,並不斷提高企業價值才能獲得財富最大化。所以,企業的最優資本結構就是可使企業的總價值最高,資本成本最低的資本結構,也形成了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的統一。

  財務管理目標的變化

  在知識經濟社會裡,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將轉向“知識最大化的綜合目標”。企業是各種要素的所有者達成的一個契約,企業的利益是所有簽約各方的共同利益,而不僅僅是部分

  人的利益。財務管理的目標要考慮所有有關利益各方。從而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實現企業自身及企業與外部各方的良性發展。最終實現企業與環境的和諧均衡共生。企業各方利益可歸結為企業以最快的速度,健康的方式取得長期穩定的發展。它的衡量標準即“企業知識最大化”。因為在知識經濟社會裡,企業在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因素取決於企業的知識資本的擁有量。知識資本的佔有將綜合表現為企業人力資源質量,企業創新能力及持續發展能力。這與企業各方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

  財務管理物件的變化

  傳統的資本主要為實物資本、貨幣資本。知識經濟社會裡的資本是在傳統資本的基礎上增加越來越多的知識資本如專利權、商標權、組織管理方法、市場資源、計算機軟體、人才素質、產品創新等。又有將知識資產定義為“知識、實用經驗、組織技術、顧客關係和專業技能的擁有”,該資產使公司在市場上有競爭優勢。以無形資產為主要形式的知識資產將逐漸取代傳統的實物與貨幣資產的主導地位,在企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理財觀念的變化

  適應財務管理目標及財務管理物件的變化,在知識經濟社會裡應樹立“知識理財觀念”。傳統經濟中,實物及貨幣資本佔主要部分,並且是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資本的比例逐漸增長,並將在全部資本中扮演主角。據測算,美國1995年很多企業的無形資產比例已高達50%-60%。知識資本帶來的企業創新能力及持續發展能力將成為企業在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因素。在知識經濟社會起主導作用的資本已不再是傳統的實物資本及貨幣資本,而是知識資本,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力,更取決於該企業知識資本的擁有量,知識資本成為發展經濟的首要資本。

  財務管理內容的變化

  投資:傳統的投資物件主要是實物資本及貨幣資本。投資目標主要考慮財務效益。知識經濟社會中,企業投資物件主要是知識資本。投資效益評價以企業人力資源質量,企業創新能力及持續發展能力的增長為標準。相應地將建立適應知識經濟的投資評價模型,投資評價指標,和投資評價方法。

  分配:分配應體現“效率原則”,即綜合考慮有關利益各方,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積極性。在知識經濟社會裡,由於知識資本對企業發展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貢獻”越來越大。為調動知識資本投入者的積極性,知識資本的投入者將取得企業全部利潤中越來越大的份額。例如:目前許多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及高階技術人員的工資比例比歷史總體呈上升趨勢。更有一些企業對優秀員工採用贈送股份的形式。在美國,20世紀六十年代公司利潤佔國民生產總值比重為11.7%,到20世紀八十年代這一比重下降到5.3%,利潤佔國民生產總值比重的下降並不是勞動生產率的下降,而是由於在企業所創造的價值中,公司管理人員以工資和其它報酬的形式拿走的部分相對提高,使資本所有者的報酬相對減少。

  財務風險的變化

  知識經濟社會中,以無形資產為主要形式的知識資產佔有越來越大的比例,相對於傳統的實物資產與貨幣資產,無形資產的不確定性增大,使得投資、分配等財務活動中的財務風險增大。另外由於資本形式的多樣化及知識資本的多樣化帶來了財務風險的多樣化。財務風險的複雜化及增強將對知識經濟社會中的財務管理產生重要影響,因而將成為知識經濟社會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主題。

財務管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