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路自主創業解讀

  大學生創業現象已經是司空見慣了,那麼這個現象背後藏著什麼原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三途網路總裁石懷英 談大學生如何自主創業

  近年來,為支援大學生創業,國家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

  面對當今嚴就業形勢的嚴峻,創業已成為一種趨勢,一些大學生在畢業前就開始採取應對措施,嘗試創業。他們認為,開創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要比替別人打工風險小得多。風險的天平已經在慢慢傾斜,就算是被一個大型公司僱用,也並不代表你就獲得了一個一輩子不丟的鐵飯碗。那麼怎樣做呢呢?近日,我們針對大學生如何創業相關問題走訪了三途網路總裁石懷英先生。

  三途網路總裁石懷英先生對大學生創業,提出了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要有成熟的心理準備,這樣更適合創業;二是不要迷信自有創意專案,或者自己持有的專利技術或成果,而是要進行充分的市場研究;三是不要想“一口吃個胖子”,要有一個平穩的創業心態;四是大學生創業最好不要單打獨頭,最好合夥創業。

  同時,三途網路總裁石懷英先生對大學生創業給了兩個建議。第一個,我想就是選好專案,不一定是大的專案,可能你就是可以成功的專案,選擇一些投資小一點的,週期短一點的,容易成功的專案先開始著手的話,可能對自己今後創業的路上心態各方面有好處,而且成功的把握會大一些;另外一個,如果你選擇了創業,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因為你在創業的過程當中,可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你要有承擔失敗,好的一個心理素質,如果說你不成功怎麼辦?失敗了怎麼辦?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為什麼要選擇自主創業

  1,大學生就業率持續走低

  隨著人們對教育的重視,不管孩子高考分數如何,讀個大學都是很多家長所期望的事情,但是人多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學辦學質量的降低,甚至一些沒有辦學資質的“野雞大學”也開始氾濫。這樣的大學畢業生質量沒有保障,企業當然也不太認可,再加上很多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的要求,以及市場供小於求,這樣就導致了就業率持續偏低的情況,如是一些大學生就走上了創業的道路。

  2,大學生就業起薪低

  有的大學生認為自己讀了這麼多的書,而且還是一本二本的,我的起薪起碼也得3,4千吧!外面打個普工都有3000的工資,但是你要想一下,企業給你高薪是你對他們貢獻有多大,大學生剛剛畢業,經驗不足,甚至會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前一兩年薪資低是很自然的事情。不過起薪低也是一下大學生創業的一部分原因。

  3,創業比直接就業更有前途

  對於大學生,創業比直接就業更能學到本領,創業在領導力,公信力,決斷力等等方面要求都比較高,創業剛開始可能一分錢都賺不到,不過那種一起拼搏的時光令人懷念。有的大學生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就有創業的念頭,我也是其中一個,尤其像我們三本的大學生就業更是沒有優勢,所以有的大學生早就開始為準備創業蓄積人才。如果直接就業的話,在企業,提升的機會是很難的,特別是現在的權利社會,就算你有技術也很難得到晉升的機會。甚至有的企業特別是國企,就跟政府一樣,權力壓倒一切。所以一些有志之士寧願沒錢吃苦一陣子也要自己開創一片天地。

  4,創業能夠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

  有的人一輩子在工廠打工,一生也就是這麼平平淡淡的過去了,自主創業對個人的能力,資源等方面要求較高,對大學畢業生來說,既是一種挑戰,也獲得極大的發展空間,這是就業不能比擬的。創業不像在單位,有機制約束,對個人來說有很大的自由空間,不會束縛自我,可以自由發揮,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社會認可。

  在種種因素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自主創業,開闢自己的新天地,當然創業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剛開始你可能會走很多彎路,甚至是錯路。但是一條:堅持是王道,只要肯鑽研,不放棄,你總會離那片天越來越近......

  1.6%:大學生自主創業率為什麼如此低?

  邸麗傑向記者講述她的創業經歷

  數字對比

  日前出臺的《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藍皮書顯示,全國2011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僅為1.6%,而歐美國家則達到20%至30%左右。

  不容樂觀

  為了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國家和地方都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然而有資料顯示,大學生選擇創業的比例近年來一路下滑。

  採訪命題

  自主創業到底離大學生有多遠?那些成功者的祕訣又是什麼呢?先“品品”幾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講述創業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再“聽聽”專業人士怎樣說。

  現在很胖,但那是累的。

  周明辛,26歲,2010年畢業於遼寧大學計算機專業。

  經過兩年的打拼,如今周明辛的公司已經發展到擁有20多名員工、年產值上百萬元的規模。2012年,周明辛在“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同年參與的中國·加拿大農業合作專案獲得瀋陽市農村科技推廣獎二等獎。目前他致力打造中國首家無線就業基地,為遼寧省100餘萬大學生提供無線全方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服務。

  講述:2010年大學畢業後,周明辛決定選擇自主創業。他和朋友成立了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移動網際網路開發及運營。小周告訴記者,創業的過程遠比自己當初設想得複雜。由於不瞭解相關政策,在公司成立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後來在培訓基地的老師的幫助下才順利完成。

  “其實大學生自主創業特別不容易。你看我現在這麼胖,並不是因為吃得好,而是因為經常需要工作到下半夜,生活完全沒有規律,加之壓力又很大,所以畢業兩年就胖了二三十斤。”周明辛說,“那時候為了爭取到一個客戶,大冬天在對方公司門口等上幾個鐘頭是常有的事兒。”

  晚上回家,鞋都不想脫。

  邸麗傑,23歲,2010年畢業於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

  在幾次求職碰壁後,她決定自己創業。向大學生創業基地成功申請到5萬元的無息借款後,邸麗傑創辦了一家勞務派遣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每年為天津、北京等多個工業園區輸送千餘名實習學生,年收入也達到了6位數。

  講述:今年23歲的邸麗傑臉上有著一種與她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她笑言這是常年風吹日晒的結果。公司開辦之初,由於經營需要,結識各大公司的人力資源負責人就成為邸麗傑必須面對的問題。這個20出頭的小姑娘最初選擇的方式是和門衛聊天。她每天一早就坐著公交車出門,來到位於城區邊緣或縣區的各大公司。沒人介紹、沒有預約,門衛自然是把她攔到了門外。小邸不慌不忙地和門衛閒聊,很快就掌握了這些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的姓名甚至電話。

  “我覺得女生創業劣勢就是在跑業務和應酬中經常覺得體力不支、身心俱疲。我那時候曾經一天跑3個縣,晚上回來整個人都累癱了,一頭倒在床上連鞋都不想脫。”

  挨家敲門,遭不少白眼。

  孫世超,22歲,2008年畢業於遼寧廣告職業學院營銷策劃專業。

  從學校畢業後,孫世超應聘到北方圖書城從事文案策劃工作。2年的時間倏忽而過,在偶然的機會裡,小孫接觸到了一種智慧電地熱採暖系統。他覺得這個專案非常有發展前景,於是決定選擇自主創業。

  講述:孫世超瞞著家人辭了職,很快就創立了一家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只有2個人,小孫每天跑十幾二十棟樓,挨家挨戶敲門發傳單。和保安“躲貓貓”、遭到居民白眼成了家常便飯。接到第一筆業務時孫世超興奮得整晚睡不著。由於技術不夠熟練,十幾平的門市房光接線、鋪設就用了一整天。剛開始接活兒都不怎麼掙錢,大老遠去趟鐵嶺也就鋪個五六平方米的炕,一個月的收入才幾百元。很快,瀋陽市開始實施階梯電價,本來就不多的業務量變得更加寥落。

  在周圍朋友和基地老師的勸說下,孫世超決定轉行,從事自己更得心應手的活動策劃。2011年,公司更名成為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要與高校、企業進行合作。利用以前的人脈,小孫的新公司很快風生水起。

  點撥:

  自主創業

  容忍失敗

  近年來,就業難、就業差,是畢業生們的普遍感受。基於這種現實,國家積極鼓勵大學生離開校園後自主創業。但是據記者瞭解,遼寧每年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只有1%左右,而且每半年到一年就有10%的人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放棄,或被市場淘汰。

  遼寧省大學生就業指導局局長劉鑄認為,目前遼寧省大學生自主創業比例較低的原因有四個:一是就業觀念比較陳舊。很多學生和家長依然覺得當公務員、到事業單位工作體面也穩定;二是南北地區經濟環境的差異,導致北方高校的大學生自主創業意願較低;三是現在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普遍缺乏吃苦精神;四是目前高校創業教育仍存在不足,整個社會還沒有形成支援大學生自主創業、容忍失敗的氛圍。

  劉鑄說,自主創業今後可能會成為大學生就業一個主要渠道。由於大學生自主創業一般都會選擇創新型和技能型企業,這就需要創業者具備四方面的特質。首先是一定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堅持到底的毅力;其次,要選準專案,善於把握機會和付諸實踐;第三要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和領袖才能;第四是要具備整合資源的能力,能夠充分利用各方面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