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是對某項工作、某個事件、某個問題,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後,將調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以書面形式向組織和領導彙報調查情況的一種方式,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

  一

  第一章 調查方案

  一、調查背景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對於大學生個人所擁有的創新創業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大學生對於創新創業的理解與所碰到的問題有具體瞭解。因此,我們針對我校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瞭解情況以及要求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物件和範圍

  本次調查以西安財經學院全體同學為調查物件。在調查過程中,共發放300份調查問卷,收回298份,其中有效問卷298份。問卷有效率為100%。

  三、調查內容

  1.被訪同學的基本情況 2.同學對創新創業的看法

  3.被訪同學對學校方面創新創業瞭解 4.被訪同學對學校方面關於創新創業的要求

  四、調查方案設計

  1.抽樣方法

  為保證抽樣推斷的精度,在充分了解西安財經學院各校區以及各二級學院學生數量的條件下,根據學校現狀以及調查物件分配情況採取了二階段抽樣方法,第一階段根據各二級學院學生數量,按比例分配問卷並對其進行訪問;第二階段採取方便抽樣,使用攔截式調查訪問。

  2. 抽樣框的確定

  由於許多班級都存在著一些被錄取學生未來報到的現象,導致有些學號存在,卻沒有與之相對應的學生,因此不宜單純以學號排列為抽樣框,而是應該按照學號排列的順序,在排除掉空學號的情況下對各層總體進行編號設計抽樣框為宜。

  3.樣本容量的分配

  由於已經確定好樣本容量為400個,因此餘下的工作就是樣本在各層如何分配的問題。各學院各年級學生人數基本相同,所以先按各個班級的人數進行分層,再在各年級按不同的比例分層,具體步驟如下:

  ***1***計算各層的層權

  ①式中:代表班級總人數,代表各個二級學院人數。 ***2***計算各層分配的樣本量

  ②式中: 代表樣本總量。 ***3***總樣本量

  ***4***按以上公式最終分配樣本結果如下

  商 學 院: 3619人 經 濟 學 院: 3355人 管 理 學 院: 1698人 統 計 學 院: 1400人

  信 息 學 院: 1644人 公共管理學院: 722人 高 職 學 院: 7000人 文 法 學 院: 2320人 研 究 生 部: 368人

  按照比例分配樣本量

  可得

  商 學 院 ———— 16.36%,發放問卷49份 經 濟 學 院 ———— 15.16%,發放問卷45份 管 理 學 院 ———— 7.67%,發放問卷23份 統 計 學 院 ———— 6.33%,發放問卷19份 信 息 學 院 ———— 7.43%,發放問卷22份 公共管理學院 ———— 3.26%,發放問卷10份 高 職 學 院 ———— 31.63%,發放問卷94份 文 法 學 院 ———— 10.49%,發放問卷30份 研 究 生 部 ———— 1.66%,發放問卷8份

  五、調查實施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其中商學院49份、經濟學院45份、管理學院23份、統計學院19份、資訊學院22份、公共管理學院10份、高職學院94份、文法學院30份、研究生部8份,每個院08級、09級、10級、11級均按比例進行分配。

  第二章 調查分析

  一、調查指標體系的構建

  1.被訪同學的基本情況

  2.被訪同學對我校創新創業方面的瞭解情況和意見

  其主要目的是瞭解我校大學生對我校創新創業相關內容的瞭解程度,以及同學們是怎樣看待創新創業的。涉及這方面的題有1、2、7題。

  3.被訪同學對學校關於創新創業的訴求

  其主要目的是瞭解現行中所存在創新創業工作不足,進而根據同學們的需求進行必要的改進。涉及這方面的問題有1、2、3、10題。

  4.被訪同學對今後學校輔助創新創業開展的建議

  其主要目的是吸取同學所提意見,進而完善我校創新創業工作,並將其做精做細。

  二、資料分析

  1.被訪同學符合我校學生分佈情況

  本次調查各項比例均衡,具有一定的公眾信服力。首先,男女比例適中。其中,男性比例為31.5%,女性比例為68.3%,比例符合我校現狀。其次,政治面貌分配符合我校現狀。黨員比例為3.7%,預備黨員比例為8.5%,團員比例為86.9%,群眾比例為8.0%。再次,年級分配較為合理。其中08級比例為14.0%,09級比例為23.6%,10級比例為60.5%,11級比例為10.0%,符合學校目前狀況。因此,各項指標比例均衡,能證明本次調查具有一定的公眾信服力。

  2.我校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瞭解情況

  xxxx

  第三章 調研總結

  本次調研歷時6天,分別對我校長安校區、翠華校區、雁塔校區進行了抽樣調查,主要針對被訪同學對我校創新創業工程的瞭解、被訪同學心目中所認為的創新創業和被訪同學認為日後的創業方向以及學校應給以同學們何種幫助進行了本次調查。調查結果主要突顯在下面幾個方面。

  一、被訪同學對我校創新創業工程的瞭解

  據調查顯示,很大一部分同學對我校創新創業工程的瞭解程度不夠,多數處於只知道一點或是完全不瞭解的狀態。而此種情況的出現則與我校創新創業工程的校園宣傳力度有關係,因此,我校應加強對我校創新創業工程的宣傳,使得同學們更好的瞭解創新創業,從而也可以更好的促使同學們創業。

  二、同學對創新創業的理解和被訪同學認為日後的創業方向 據調查顯示,多數同學創業都會受到興趣、資金、專業以及風險的影響,從而導致同學們的創業方向比較狹窄。因此,我認為想創業的大學生至少要注意四個方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創業素質。一些大學生創業者對公司運作的認識過於簡單,他們不清楚如何融資、如何做商業上的事務活動籌謀、如何塑造管理團隊等,甚至連基本的財務、管理方面的常識都很短缺。因此,在創業前,應該有一個相對系統的理論培訓。市勞保局每月都有免費的創業者培訓班,有心創業的大學生可以來報名到場學習。 其次,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既然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進行創業,那創業就必須符合市場規律,不經過市場調研,盲目投資,成功的可能就很小。因此,在創業之前,應該冷靜地思考,選擇啥子行業來做才氣更接近成功。建議最好先到相干行業去打工,熟悉一些行業的運作規律和流程,也可到市勞保局到場見習培訓,有50多種崗位可供選擇,在見習培訓中選擇創業方向。

  再次,要多方面瞭解政策,充分哄騙政策。對大中專結業生畢業後選擇自主創業的,通稱裡有不少相干的優惠政策,大學生創業者應該充分了解這些政策,哪些用度是可以減免的,哪些優惠是可以申請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數,這樣才氣在創業之初,節約資金更好發展。

  最後,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心理脆弱是大大都大學結業生的通病,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輕言放棄,是不會取得終極成功的。創業的道路沒可能一帆風順,以是,大學生在心理上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途徑。

  三、學校應給以同學們何種幫助

  由調查結果顯示,無論給出何種選項,只要是對於同學們創業有幫助的,大家都會對此項支援,因此,我認為,學校應透過各種角度對同學創業進行幫助。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構建個性化的學生選拔培養考核體系,使創新創業及實踐教育走向系統化、科學化、規範化軌道。

  建立合理的個性化學生選拔培養考核體系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它使高校教育更為系統化、科學化、規範化。同時,為我國高校進一步深化、細化教育創新理論提供了科學依據。社會經濟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對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學校應積極更新教育觀念,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在人才選拔培養考核過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體系的整合和內容的改革上,要樹立以適應性為核心、以個性化為特點的高等教育質量觀,以貼近學生實際、滿足學生內在需

  求為目標,構建系統化、科學化、規範化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不僅使學生有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也給學生提供更多能夠發揮自己潛能的創業平臺。

  2、加強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根本途徑。 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實踐是關鍵。只有把課堂教學所學到的文化知識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尤其是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才能使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真正得以提高。

  3、重視開發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教育模式確保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實施。

  創業品質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包括敢於競爭、敢於冒險的精神,腳踏實地、勤奮求實的態度,鍥而不捨、堅定執著的頑強意志,不畏艱難、艱苦創業的心理素質以及良好的心態及自控能力、團隊精神與協作意識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是培養大學生具有良好創業品質的前題,優秀的導師是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保障。所以在不斷加強和改善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要注重開發社會教育資源,聘請創業上有建樹,品德高尚、樂於奉獻、責任心強的成功企業家來擔任大學生創業實踐導師,充分利用他們的創新創業思想與實踐平臺,創新教育模式,有計劃分期分批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與實踐能力培養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實施;才能培養出具有敢於探索、突破常規、勇於創新的複合型人才。

  四、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創新創業教育是對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具體要求,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渠道。其目的在於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加強基礎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知識的實際運用,重視綜合能力的發展,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創新思維開發等方面得到主動發展。所以,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是培養大學生創業及實踐能力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當前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重點。首先要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全面理解自主創業的深刻內涵,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其次要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成功企業家和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通過他們的事蹟堅定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信心,鼓勵和扶植更多具備自主創業條件的大學生憑藉知識、智慧和膽識去開創能發揮一己之長的事業;最後就是要形成以專案為載體、以團隊或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創業教育”實踐群體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讓大學生的創業動力在具體實踐中找到恰當的結合點,使其形成自主創新創業的理念。

  二

  在XX年全國大學生畢業人數413萬,XX年年到500萬,比往年增加了87萬人,增長率為21、1%,加上往年待就業畢業生人數,XX年年需要就業的畢業生總量將超過600萬人。據瞭解XX年年大學生就業缺口是10年以來最大的,可見當今大學生就業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因此我們不能單靠人力市場上的供需關係來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而是要開闢一條有效、創新和適合當代青年發展自身潛能的新道路!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時下各地方政府機關積極開展的方針政策,而且成效比較好,還適合當代青年的發展意向。有見及此,中山市團市委正創立一個“中山市青年創業基金”,來推動本土青年的自主創業,更好的解決中山市內青年就業的問題也是大勢所趨。為了使這個專案更好的開展,中山市大專院校社會實踐指導中心進行了一個“中山市大中院校大學生創業調查問卷”的校園調查。本次調查採用問卷形式,共發問卷有2669份,有效問卷有2134份,有效調查率為80、0%。其中大一1124份,大二666份,大三294份,大四41份。在調查中,男生1231人,女生1044人。本次調查主要涉及大學生對創業的瞭解、創業所需要的各方面因數、期間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等內容。

  中山市支援大學生創業的基本情況:

  根據本次的調查顯示:中山市目前已經進行創業的大學生只有4、4%,而創業成功就少之又少了,只有1、1%。由此不難看出大學生創業之艱難,同時大學生也迫切需要外界給予創業上的支援和幫助。

  早在1999年,團中央就啟動了中國青年創業行動,並於XX年設立了中國青年創業基金。近年來,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以及我省深圳、佛山、東莞等城市相繼開展青年創業行動,通過設立青年創業基金、舉辦青年創業大賽等,推動了一大批青年創業人才脫穎而出。同時為了支援大學生創業,國家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

  而目前中山市對大學生創業的資金支援還處在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2010年5月16日中山市正式創立了“中山青年創業基金”,該基金是中山市首個青年創業基金,該基金將為有創業計劃但缺乏資金的青年創業者提供貼息貸款,並且可以免除前兩年的貸款利息,到兩年期滿後再全部償還。此次中山設立的青年創業基金明確規定,將中山市高校大學生和35歲以下中山戶籍青年,作為創業基金的扶持物件。而在XX年7月3日,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就創立了“中山創業聯盟”,這是一個彙集了校內有志創業青年聚集而成的以研究創業理論、指導創業實踐、探索創業道路為方向的大學生創業組織。該聯盟的宗旨是:同心共創業,攜手創未來!幫助大學生就業,幫助大學生創業!

>>>下一頁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