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調查報告

  因為舉步維艱,因為四處碰壁,因為創業本身就是從苦澀中創造生活的經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大學生自主創業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11年5月25日星期三

  調查地點:重慶工商大學蘭花湖校區圖書館

  調查目的: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自主創業已成為一種選擇。為了瞭解我校大一學生的創業觀念,特別是創業意識和創業認知程度,為我校在創業教育和創業意識培養方面提供參考。

  調查物件:大一學生50人

  調查範圍:各專業,尤其是財經管理類專業

  調查結果:統計這50人的調查報告,表明當今大學生對創業觀念並不深入,想要自主創業的人數只佔8%。而更多的是想要儘快就業的或是在國內考研。但當提及是否支援大學生創業時,有74%的人選擇了贊同,看來大學生對自主創業並不排斥,只是還沒有什麼創業計劃。大多數學生選擇自己的創業偶像時最多的是馬雲和俞敏洪,的確這兩人在創業方面十分成功。在提到創業中最關鍵的因素時有34%的人認為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十分重要。同時認為缺少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是企業中最主要的困難。佔66%的學生都會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者熟悉的領域去進行創業。面對創業失敗一半的人認為可能是自己的創業計劃可行性不夠很少人認為是當今創業環境較差。

  一、 調查結果分析

  創業觀念不深入

  問卷中第1、2、9題中看出,大學生對自主創業觀念還比較低下。雖然74%的學生表示贊同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明顯看來更多的選擇則是想要立即就業。很多人對創業的概念選擇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且這件事會實現我們的社會價值,同時給社會帶來價值,佔了54%。看來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創業能給社會帶來好處。

  然而真正實施的人卻只佔18%,但也是不成熟的。其原因選擇有創業想法的人中,大多數人是還沒有想過怎麼操作,單單隻有想的程度而已。而且對於國家以及所在省份對大學生創業的各種優惠政策,大部分同學不清楚或只是聽說過但不具體瞭解。更多沒有進行創業的人則是因為自己本身沒有這個能力,沒有一個好的創業計劃或者害怕創業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不敢面對也不相信自己能夠克服。

  以上的結果顯示,創業雖然有大多數人支援,但真正實施的人卻很少。所以在大學應該開設類似與美國的創業指導課程,確實有必要。

  什麼最助於創業

  在問卷中第6題中,在資金、一個好的創業計劃、個人能力與意志、優秀的管理團隊、良好的創業環境***政府支援***中有18%的人選了第一個,有20%的人選了第二個,有22%的人選了第三個,有34%的人選了第四個,其餘則選了第五個。

  很明顯選第四個的人數相對較多,其他的比較平均。為什麼大多數人贊同有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是創業的關鍵因素呢?原因是一支優秀的團隊意味著成功與希望。時下,很多企業都希望建立一支高效、成熟、必勝的團隊,然而現實中並非每一支團隊都是優秀或者成功的。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才會有一個優秀的團隊呢?有一下五個方面:一、加強領導,完善機制;二、分工具體,明確目標;三、細化管理,責任到人;四、凝人聚心,同謀發展;五、凝心聚力,共享成功。但同時,資金和個人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創業的最佳時機

  問卷中第8題顯示,大學生創業的最佳時機應是在畢業工作幾年後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再創業,佔80%。其餘幾項都很少人選擇。

  的確,有了足夠的工作經驗再進行創業是明智的選擇。畢竟我們都只是學生,就算能接觸到社會也是少數,且經驗不夠,對市場的瞭解也是少之又少。沒有足夠的能力,公司很快就會倒閉;沒有足夠的經驗,很容易上當受騙。

  創業領域與活動

  問卷中第4、10、11題中表明,大學生要進行創業之前會去聽有關講座、課程或大學生創業大賽之類的活動。同時有12%的人數會選擇與自己專業相關的領域,佔有相同份額的還有那些啟動資金少,容易開,且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10%的人則選擇當今熱門的發展方向***如軟體、網路等高科技行業***。絕大多數是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者熟悉的領域去進行創業。當問及參加什麼樣的活動能促進以後創業時,大多數選擇模擬創業活動,佔44%。還有32%的人認為大學生兼職能幫助大學生進行以後的創業。

  模擬創業活動對進行以後的創業更有相似之處,許多大學生在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學到很多創業的知識。認為這種方式更能讓他們接近創業的理念。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進行創業,更能激起學生的熱情,把自己的理想付諸實踐,而且也能堅持的更長久。

  創業失敗與途中遇到的困難

  大學生進行創業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如缺乏實際的工作經驗、面對風險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缺乏企業運作和管理經驗、缺乏社會關係、資金匱乏、缺乏好的創業專案和缺乏人才和核心技術等等。在問卷第7題中顯示,大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答案各不相同,選項所佔比重都相當。然而當問及什麼因素導致創業失敗時有50%的人選擇了創業計劃的可行性不夠。

  創業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導致創業失敗,不管你是何種行業,何種型別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關鍵還是要看自己如何去把握去應對。很多人會把自己的創業失敗歸咎於自己的創業計劃的可行性不夠。其實不然,那只是把錯誤掩蓋的方式,我們應該正面失敗的原因。肯定是自己哪方面不足,或者說在管理上出現了什麼錯誤,應該認真考慮一下自身的能力。大學生應該要具備良好的創業素質:一、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二、良好的社會人際關係。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優秀的管理溝通能力。當然,還有更多如強烈的挑戰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等等。

  二、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1、假如你要創業應有基本的實力,即輸得起。

  2、創業首先考慮的是風險而不是回報,因為所有的企業想"知識管理"、"學習型組織"等都是適應環境的問題,企業是適應性放在第一位的,一個企業的成功所具備的條件,你考慮一下有多少滿足,多少不滿足,怎麼辦?

  3、個案的成功不是規律,包括國家提倡也不等於要求你去做,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

  4、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第一次失敗沒關係,可以第二次,你必須營造一種心境並有“經”***經驗積累***,這是要靠自己積累的。

  5、以積極的正面的態度面對,以經營人生的勇氣塑造“財商”。

  6、樹立全新的人才觀,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

  7、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錘練自己

  8、廣泛獲取創業經驗

  9、注重自身能力的綜合培養

  10、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

  三、總結

  經過此番調查,才瞭解現在大學生對創業的態度。大學生創業究竟已經到達了一個怎樣的程度,資料清晰地告訴了大家。雖然創業之路十分艱苦,但這卻應該成為大家前進的阻力。也許對創業這一概念不是很深入,也許很多人在創業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也許自己的經驗能力不夠,也許你現在還沒有打算以後的路途,在當今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何不為自己找條出路,自己做老闆,自己為自己做主。這也是現下政府所支援的,大學生能夠自主創業會減輕社會就業壓力。馬雲曾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所以,決定創業的學生們,不要先想到創業成功後的利益,首先要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創業的道路,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重要的是堅持下去,堅定信念。

  :2015年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範文

  一、調查報告背景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轉型,而作為祖國的棟樑——當代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隊伍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則愈顯嚴峻,需鼓勵各位同學積極投入到自主創業中去,為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行之路,因此在大學生內部進行創業觀調查很有必要。

  二、 調查目的

  1、 瞭解所在蘇大材化部及周邊同學對創業本身的認識與其對創業的個人看法,分析存在的誤區及利於積極發展的方面;

  2、 通過調查結果得出大學生創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合理的途徑,為各位同學提供合理的建議,鼓勵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創業,為職業道路提供更多的選擇。

  三、 調查方式

  1、 利用QQ群、人人網等通訊工具,發動院部同學參與網頁問卷調查;

  2、 採取面對面交流採訪的形式,瞭解身邊同學對創業的普遍看法及自己對創業的構想與安排;

  3、 查閱有關文獻,參考部分專業調查報告資料。

  四、 調查報告結果

  1、 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瞭解程度:

  ***1***、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原因:

  A、冒險嘗試心理的鼓舞:

  參加調查的29位同學中有11位同學希望自主創業,佔總數的37.93%,其中有4位同學是認為自己還年輕,還有時間去冒險創業,嘗試一條不同的發展路線,約佔希望自主創業同學的36.36%,且四位同學均為男生,結合男女生性格特點差異,可見冒險嘗試精神是大學生創業的創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B、收入豐厚的刺激:

  此次參與調查的同學有4位同學是因為自主創業可以帶來豐厚的收入而願意進行自主創業的,佔36.36%。從事後的採訪調查得知,這些同學認為雖然找到工作雖然相對創業要簡單許多,但是其與創業相比,收入差距較大,不足以為高質量的幸福生活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故希望能夠進行自主創業;

  C、嚴峻的就業壓力的影響:

  調查中2位同學表示因為現今就業壓力明顯而選擇願意進行自主創業,佔18.18%。從國務院每年的工作報告及近期參加工作的人員口中可以得知,近幾年伴隨著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不斷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攀升,給大學生心理產生了較大壓力;

  D、家庭成員的鼓舞:

  調查中1位同學表示自己希望選擇自主創業是受了家庭觀念的影響,佔總人數的5.88%。從採訪得知,此位同學父母均受過高等教育,對自主創業有清晰的認識,也支援其子女進行自主創業,走不同的發展路線。

  ***2***、對創業與專業關係的認識:

  創業與專業有何關係?一些企業的老總,大學所讀的專業與創業的行業毫無關係,現也成為全國明星企業,這些事例往往給大學生帶來一些困擾,這不得不讓大學生因專業和創業而思考。此次調查中,31.03%***9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密切相關,55.17%***16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有關係但不大,10.34%***3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基本沒關係,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完全沒關係的僅佔調查人數的3.45%***1人***。資料顯示,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關係不大的學生始終佔多數。部分專家指出,大學生創業最好能與專業掛鉤,從基層做起,因為專業往往是畢業生最擅長的,正所謂不熟不做,另外大學生剛畢業時肯定缺乏社會經驗,如果急於創業,很有可能失敗,最好還是從基層做起,先到擬創業的行業裡紮實的工作一段時間,瞭解行內情況,這樣創業時也可以提高成功的機會,切不可盲目投資創業,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如此表明,專業給人們發展以一個起點,那是條件,而不是籠子和束縛自己的繩索。我們還必須眼光遠一些,知識面寬一些,頭腦活一些,反應靈一些,專業多一些,朋友廣一些。

  ***3***、創業之前會做哪些準備:

  A、參加創業設計大賽:

  3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通過參加“創業設計大賽”的形式來為自己的創業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獲得專業人士的指點並作好更充分的心理準備,佔希望進行自主創業的同學的27.27%;

  B、看創業類書籍:

  9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閱讀足夠的創業類書籍,學習創業成功人士的良好經驗,並得到充分的知識儲備。採訪顯示,部分同學對類似李開復創辦的“創新工場”等為創業者提供幫助的公司的瞭解較多,希望通過閱讀相關內容獲得更多的幫助,並希望自己以後創業時能夠獲得其幫助;

  C、參加創業培訓:

  6人選擇會在創業之前參加創業培訓,以此獲得關於創業的專業知識,佔總人數的54.55%;

  D、到企業實習:

  10人選擇會到企業實習,佔總人數的90.91%。要成功創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經歷過大組織的磨練,因為組織可以提供較大的視野。創業是非常艱苦的過程,必須吃苦耐勞、必須堅韌不拔、必須掌握專業技術、必須心態平和、有愛心,而且不能斤斤計較,這些東西可以在企業實習中獲得。

  另有調查資料顯示,大部分學生對創業***商業***計劃書的書寫要求認識並不高,其程度僅在於“認識一點”,更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有這麼回事”。有創業理念但是認知程度低這是遠遠不夠於將理念實施的。

  2、大學生創業時應做好的準備***查閱資料***:

  對於自主創業,許多大學生只是一時好奇而擁有三分鐘熱度,最終也只能落得鏡花水月,因而,自主創業無疑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目前,雖然有不少國內高校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是真正自主創業的學生並不多,即使對自主創業感興趣,有憧憬的學生很多,但大多隻停留在“紙上談兵”這一階段,如何才能真正地自主創業,真正地脫離“紙上談兵”呢?

  ***1***、主觀方面:

  A、創新

  大學生要自主創業創得出色,靠的就是自己能否兼備技術創新和思維創新。大學生們要創業,必須眼看四面,耳聽八方地接受新資訊,從而促進創新意識的增強,進而令自己的創業理念能迎合大眾的口味,及時滿足因時代變化而引起的新需求。

  B、務實

  大學生們是一群受社會影響較大的群體,要有從實際做起的決心,不能盲從,要兼備面對現實的勇氣,留心身邊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在求學階段,要懂得從方方面面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想創業的大學生們要紮紮實實地從基本做起,並想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吸取經驗,大學生們要創業應該也必須如此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