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的難處

  近年來,國大學生創業在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大學生創業難在哪裡呢?為此由小編為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大學生的創業觀念與創業實踐之間存在明顯滯後

  大學生創業作為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事物,存在一些問題,這是新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這些問題的存在,不應該成為否定大學生創業的理由。只有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解析,我們才能夠找到問題出現的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筆者認為,我國大學生創業實踐方面存在著如下三個方面的問題,影響著我國大學生的創業實踐。

  首先,大學生創業的微觀保障機制存在不足。現階段我國各級政府將大學生創業作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方式,在巨集觀政策層面給予了眾多的激勵和支援。與此同時,通過新聞媒體的廣泛宣傳和典型報道,在社會上營造了大學生創業的良好氛圍。但是,與巨集觀層面所形成的這種支援相比,我國在微觀層面對於大學生創業所需要的保障機制建設還是比較滯後的。創業與就業不同之處在於,創業活動面臨著比就業更大的風險,從一定意義上講,這也是創業者在數量上偏少的根本原因。考慮到大學生在創業經驗、心理素質和經濟能力方面的特點,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抵禦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在一個社會中,豐富和持續不斷的創業活動,事實上需要針對個人的微觀保障機制作為制度前提。這些制度能夠提升創業者抵禦風險的能力,減少創業者由於創業失敗所可能陷入到的困境。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針對我國大學生創業的制度保障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對於大學生創業所應該發揮的作用還沒得到有效發揮。比如,大學生由於創業經驗不足,如何更好保障自身權利是創業面臨的難題。

  其次,大學生的創業觀念與創業實踐之間存在明顯滯後。大學生是新事物和新觀念的接受者,在就業觀念方面對於自主創業也表現出了更大的接納程度。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就業觀念的形成和實際就業行為之間還存在著差距。由於受到現實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現實就業行為與就業觀念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滯後性。儘管大多數大學生在觀念層面已經接受了自主創業的觀念,但現實社會環境中創業所面臨的約束和困難,也使得大學生的創業行為難以落實。

  最後,大學生自身創業能力不足。相較於就業,創業活動對於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比較高的要求。創業所需要的綜合能力包括過硬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判斷和決策能力,嫻熟的溝通技巧,豐富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等方面。縱觀這些年大學生創業的成功者,都具備上述綜合能力。從大學生創業能力的角度來看,創業能力不足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的重要根源。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如下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方面,高校對於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工作還比較薄弱,導致大學生普遍存在創業能力低下的狀況。

  大學生在自主創業期間面臨的問題

  大學生的自主創業可以帶來非常多的機會,然而我國大學生創業的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面臨著創業率低,成功率低等問題。這些狀況表明,大學生在自主創業的道路上,仍然受諸多因素的制約。

  ***一***大學畢業生本身的問題

  1、對於創業的認知太過片面,心態成熟度不夠。現在還是有著相當數量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認為創業是新穎的概念或是在創意上沒有形成系統可行的周密計劃。與此同時進行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往往會存在急於求成的問題,急功近利,老是希望可以快速地取得成功,但是忽略了過程的複雜性和困難度。

  2、欠缺個人能力。個人能力涵蓋了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進行自主創業,對於創業者是有很嚴格的要求的。自主創業者不但要能夠準確分析風險,眼光銳利,看準行業情況,對市場的瞭解較為深入。而且還要善於與人交往,具備相當的組織領導才能,懂得靈活變通。在自主創業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在所難免的,這就要求創業者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以積極的心態來應對遇到的困難。

  3、自主創業中大學畢業生社會經驗明顯欠缺。在校內的學習,更多的是注重理論知識,而很少有實踐的機會。大學畢業生能夠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卻在必要的實踐能力以及經營管理的經驗上過於缺乏。

  4、缺乏創業意識。多數大學畢業生雖然覺得創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也可以通過創業實現自我價值。然而他們同時又希望畢業後可以找到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從而承擔較小的風險。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更為容易實現的後者被選中的機率就會大得多。

  ***二***外部環境的影響

  1、良好自主創業的環境匱乏。儘管大學生自主創業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援,可是在部分地區政府或相關單位與高校對相關政策的實施並不積極,沒能把政策落到實處。

  2、缺乏資金。在大學生創業中,資金很明顯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資金不足,是創業過程中遇到最多的困難,往往會使好的想法難以實施,以致錯失良機。

  3、家庭觀念對大學生的影響。多數父母對於子女的期望過於傳統。在他們的觀念中畢業之後找到一份工作環境舒適,社會地位高,低風險,高收入的工作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這樣可以穩定地發展,而不用過度操勞。

  ***三***高校在創業方面的教育不足。近些年來,各高校逐漸意識到在學生就業中自主創業的重要性,然而創業教育並沒有因此而得到普及。即便開設了相關的課程,也只是以理論教育為主,並未加強學生創業技能方面的培養。

  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現實狀況

  1、創業學生的數量大幅增加。跟據教育部最新的統計,截至2013年6月,中國大陸大學生自主創業人數總計達到九萬一千餘人,相比往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地方各級政府與高校共為大學生設立的創業扶持資金達到了十九億元;建設大學生創業基地兩千多個,總面積達四百萬平方米;舉辦創業培訓超過六千場,覆蓋學生達百萬餘人;舉辦各類創業論壇、創業大賽、創業講座等活動上萬場,參加人數超過了一百八十萬人次。

  2、自主創業成功機率比較低。2012年11月,新華網以“大學生自主創業”為主題進行了網上問卷調查,有關資料顯示出,在參與調查的大學生網友中有超過三成網友表示畢業後將選擇自主創業。這其中,有14.1%的網友表示有創業意願並且會付諸實踐;有17.8%的網友表示會選擇工作一段時間後再進行創業;同時有67.0%的網友則表示根本不想創業,希望能找到穩定的工作;剩餘1.1%的網友則選擇了“其他”。12月,一項關於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教育部重點研究課題披露,我國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率實際上僅有2.01%,與此同時,根據同年的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大學生不但自主創業的比例低,而且成功率也非常低,僅有1.9%—2.8%。教育部最近的一項報告也顯示:全國九十多家較早創辦的學生企業到目前為止贏利的僅佔21%;學生創辦的公司,五年內僅有不到35%能夠生存下來。由此可見,大學生的自主創業,仍然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話來形容毫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