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養殖要點

  小龍蝦為夜行動物,營底棲爬行生活。有較強的攀爬和掘洞能力。養殖小龍蝦有哪些要點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一、水草的管理

  水草在天然水域中是小龍蝦的主要飼料。天然水域中的苦草、輪葉黑藻、金魚藻、浮萍、伊樂藻等,均是小龍蝦喜食的水草品種。另外,水草可以為小龍蝦提供小魚、小蝦、昆蟲、螺等豐富的動物性飼料。水草還是小龍蝦棲息、藏身、退殼的優良場所。水草能淨化水質,高溫季節可遮陰、降溫,為小龍蝦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移植方法:冬春季節,養殖水面經過清整、消毒、除野、施肥後,即可移植水草。池水保持10-20cm深度,以伊樂藻為主,切莖分段栽插,調整養殖間距,使水面形成“十”或“井”字形的無草區,便於小龍蝦活動。

  水草的覆蓋面積佔總面積的70%左右。高溫季節來臨時,伊樂藻等水草可被小龍蝦基本上吃完,此時從外河移入水花生,使水花生在水面上呈條塊狀分佈。水花生面積佔總面積的40%左右。

  水草管理:春季,為防止水草被小龍蝦很快吃完,要適當投喂飼料,並隨著伊樂藻的生長逐漸加高水位,加水以浸沒水草頂端10cm左右為宜,以促進伊樂藻的快速生長。5月份,如果伊樂藻生長過於旺盛,可割去水草上部20-30cm,以促進伊樂藻新的根系、莖葉的生長,防止其高溫期上浮腐爛。

  二、適時銷售

  及時起捕性成熟,生長緩慢的“紅頭”,若繼續留塘會浪費飼料,且與生長階段的“青頭”爭氧,爭空間。到時可用地籠網等工具,及時起捕上市,為“青頭”生長省下飼料,讓出空間。出現高價時也要及時出售,此時,無論“青頭”還是“紅頭”,只要達到上市規格,就全部起捕。否則,小龍蝦將出現“長肉不長價錢”的現象。由於錯過了市場行情,儘管小龍蝦產量增加了,但產值卻下降了,同時,還要浪費更多的飼料等成本投入。

  三、避免龍蝦種質退化

  目前,小龍蝦多為人工增殖,親蝦一次放養,幾代同塘,時代更替使用,這樣會導致小龍蝦規格一年比一年小,病害一年比一年嚴重。其中原因,一是近親繁殖導致種質抗逆性下降,病害增加;二是採用一次放種,多次輪捕上市,每次捕撈的都是大規格的蝦,小規格回塘再養,年年這樣惡性迴圈,導致小龍蝦規格越來越小,病害越來越多。

  如何避免上述現象:

  1.淘汰“劣質蝦”。這種蝦個體小,體色紅黑,體表髒,繁殖力低下,且病害嚴重,無養殖意義。養殖過程中,只要發現此蝦,應即時將其捕出。

  2.實行人工增養殖的水面,養殖小龍蝦一年後,徹底清塘,將上年遺留的小龍蝦徹底毒死,以防止“劣質蝦”留塘繁殖,待清塘藥性消失後,重新引種,開始新一輪的養殖。也可以改養其它品種,如養魚或養蟹,實行“換茬”養殖。

  3.配套一定面積的小塘口,挑選優質親蝦,專門培育小龍蝦苗種,徹底杜絕“劣質蝦”出現。

  四、合理放養

  為充分利用養殖時間、空間,可因地制宜在龍蝦養殖水體中混養其他品種。

  1.混養河蟹

  上半年以小龍蝦為主,下半年以河蟹為主。

  技術要點:

  ***1***冬季清塘時,選用茶籽餅、清塘淨等對蝦、蟹低毒的藥物清塘。不可用敵殺死、速滅殺丁等藥物清塘。

  ***2***蟹種規格以140-240只/kg為宜,不可選用豆蟹。於3月10日前放養。河蟹每畝放養量根據養殖條件靈活掌握。

  ***3***6月底7月初,必須把小龍蝦全部起捕。讓出時間、空間主養河蟹,否則,影響河蟹養殖效益。

  ***4***同時每畝可搭配規格20尾/kg的花鰱、白鰱魚種30-50尾。不可搭配鱖魚、黃顙魚,否則降低小龍蝦產量。

  2.混養成魚或魚種

  上半年以小龍蝦為主,下半年以魚為主。

  技術要點:

  ***1***冬季清塘時,選用茶籽餅、清塘淨等對小龍蝦低毒的藥物清塘。

  ***2***根據設計的成魚或魚種出塘規格、產量等來決定魚種放養的品種、數量、規格。混養成魚,以花鰱、白鰱、魴、鯽為主,不可放養鯉魚、草魚。魚種於清塘消毒後放養。混養魚種以花鰱、白鰱、草魚、鯽魚為主,於5月底6月初放養夏花。

  ***3***6月底之前,將小龍蝦起捕銷售結束,下半年轉入成魚或魚種培育工作。日常管理,以魚為主,兼顧小龍蝦。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