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營銷攻略

  網際網路時代,從傳播的角度來講,老媒體的影響在持續減退,受眾群體的關注點在不斷轉移,所以這幾年陸續出現了很多新媒體。年輕化的消費群體在捕捉資訊的時候更多傾向於選擇新媒體。以至於品牌方在投放營銷費用的時候均把新媒體納入預算之內。加之社交化的流行,自媒體自然也就成立新媒體的主力軍。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希望你能滿意。

  自媒體的營銷可分三種

  一、微博:大眾化媒體微博的興起,讓眾多人可以把心中的話說出來。這是一種改變,一種力量的改變。微博,是自媒體的一種形式,也是大眾化的自媒體。人人都可以說,人人都可以看。你來說,我來評,他來說,你來傳。這就是一種開放式的自媒體。但是這種大眾化的媒體並不是每個人的發聲都能夠看到,因為微博的碎片化,時間的流動性,所以玩微博的人同樣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

  懂得去營銷自己,包裝自己。或者像@留幾手一樣懂得炒作。 微博就像是我們在大街看到的促銷活動一樣,一個人或者是一群人在那裡吶喊,我這裡的產品如何如何,打幾折了送多少,看得到的人自然能看到,但是買與不買就是另一回事了。自媒體也是一樣,你發出聲來,由誰去傳播或者誰去跟蹤,這就不是你所能決定的事情了。 微博不是每個人都能玩得來的地方,但微博是每個人都可以玩的地方,這個自媒體,掌握在你的手中。

  二、微信:個體戶媒體 為什麼說微信是個體戶?因為博主說了算,使用者就算是互動了也只是你們倆的祕密而已。青龍老賊說微信自媒體就是一個半成品,確實,微信還不夠成熟,遠遠沒有微博那麼成熟與穩重。微信是種個體戶的自媒體,由你發出聲音,誰來評判這個聲音的好與壞?現在很多的微信公眾平臺都是獨立的,他們就像一個孤獨的孩子,有人哺乳他,但是卻沒人來安慰他。這是多麼可憐現狀。就像青龍老賊說的一樣:微信是一個通訊工具,公眾平臺天生是一個CRM系統,但是對於自媒體來說它的互動性卻非常差,使用微信編輯器生成的文章頁面上沒有評論和表態功能,轉發又隱藏得很深,使用者基本是閱讀為主,不能參與討論也很少分享,更加不要說什麼使用者之間的交流了,在微信上玩自媒體就是一夜回到WEB1.0。

  我說微信是個體戶,沒有人保護,沒有人支援。這就像是你漂泊在陌生的城市裡,沒有了依靠,在遇到困難時,你會措手不及,甚至會倒下。最近牟長青撰文揭密大量草根微信大號遭封殺的過程,從中我們就能瞭解到,微信自媒體是多麼薄弱的一個群體啊。人家想封你就封你,你還有上訴機會嗎?你能控告它嗎?不可能,所以微信自媒體就是一個個體戶的形式,要想發展,除了能力以外,還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

  三、部落格:思想媒體在我眼中看來,唯有部落格才是最能展現實力與思想的自媒體。 寫一篇文章很不容易,長期堅持寫就更不容易,而且每一篇文章都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與觀點。為此部落格中的自媒體相當難做。 部落格做得好的有盧鬆鬆,還有就是程苓峰的雲科技,他們每天都堅持寫文,出產高質量,有思想,有獨特見解的文章,而且還要融入大眾的眼球。

  做好自媒體營銷的4種方法

  一、定位要精準

  首先,要精準定位,要找到一群有共性的種子,這群種子使用者是同類,有高度一致的價值觀和認同感。針對這類使用者從內容平臺的選擇,到專欄的設計,只有渾身上下都是精心設計的內容,才能吸引種子使用者的關注,才能讓種子使用者進行分享和傳播,才能達到分發的效果。

  二、內容要聚合

  要用對使用者有用的內容把使用者團團圍住,與外界平臺的內容連線更是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內容生態。可以用圖文的文字,也可以用視訊,讓內容的質量上了一個逼格,也非常貼合目標使用者的使用場景,可以讓人就跟著做。

  三、風格要鮮明

  內容的風格相當於一個產品的設計。我們記不住蘋果產品的材質引數,但是通過設計能感知到那就是蘋果出品的東西。

  四、社群要完美

  社群是圈養同類的地方,不認同的人會自動被淘汰。它也是一個能夠形成良性迴圈的小生態,能夠自己完成新陳代謝。

  自媒體不僅僅是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也是一個知識分享平臺。裡面有大量的內容,但是不能為內容而內容,需要有是針對性的創作。只有用吸引顧客的文案配合上完美的營銷才可以達到一個不錯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