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業務基本政策

  信貸風險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風險,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水平偏低,傳統的信貸風險管理缺乏主動性的理念,信貸風險管理缺乏系統性,導致我國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普遍較差。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

  

  1.政策性風險。政策性信貸發放具有被動性,在選擇貸款物件上被動地接受政策性指令,銀行信貸失去了主動選擇的權力,政策性風險轉化為信貸風險。由於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尚不健全,計劃性與市場化同時存在於一個經濟活動主體中,政策先於經濟活動前制定實施,當企業的經濟活動偏離政策本身,政策的固有剛性,使得支援企業經濟活動的政策性信貸風險增加。例如,在農副產品收購價格制定上,政府意願的計劃性價格與企業銷售行為的市場化價格往往會出現矛盾,當收購價格與銷售價格反向發展,即形成銷售虧損,且虧損超過政策可彌補的範圍,信貸風險隨之增加。雖然國家建立了價格補貼機制,但由於價差補貼的多元性,地方***尤其是縣級***財政價差補貼很難足額到位。這種收購價的計劃性政策不僅沒有解除信貸風險,反而增加了政策性信貸風險。

  2.承貸企業經營風險。由於我國農業化國家的歷史性質還沒有最終改變,農業的基礎地位和農副產品的價格穩定,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最具戰略性的問題,因此,被政策性信貸扶持的農副產品收儲企業只能是微利經營;加之基層收儲企業承襲計劃經濟的慣性思維,把在市場經濟改革中所有風險統統轉嫁給政策性信貸。市場改革的陣痛越大,企業傳導的政策性風險也越大。

  信貸業務貸款種類

  ①根據貸款主體的不同,貸款可分為自營貸款、委託貸款和特定貸款三種。其中委託貸款指委託人提供資金,銀行作為受託人按委託人指定的物件、用途、金額、期限和利率等條件辦理貸款的手續,只收取手續費,不承擔貸款的風險。特定貸款是指經國務院批准並對貸款可能造成的損失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後,責成國有獨資銀行發放的貸款。

  ②根據借款人信用的不同,貸款還可分為信用貸款、擔保貸款***保證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票據貼現等種類。

  ③根據貸款用途的不同,可分為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工業貸款、農業貸款、消費貸款和商業貸款等種類。無論何種貸款,除了經貸款人審查、評估、確認借款人資信良好,確能償還貸款的,可以不提供擔保外,其他的借款人均應提供擔保。

  信貸業務相關材料

  信貸業務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行為,根據《合同法》、《擔保法》的有關規定,需要各方當事人簽訂一系列合同或協議,規定各自的權利與義務:

  1.申請書。借款人在申辦信貸業務時填寫的申請資料。

  2.主合同。指貸款業務的借款合同、貼現業務的貼現協議等對信貸業務中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進行規定的主要合同。

  3.擔保合同。指抵押合同、質押合同或保證合同,為保證主合同順利履行的擔保合同。

  4.反擔保合同。指借款人與保證人、第三方抵押人、第三方出質人簽訂的保證履行主合同的反擔保合同。

  5.相關合同。指房屋買賣合同、裝修合同、產品購銷合同等證明借款用途、借款人與其他第三方企業或個人所簽訂的合同。

  6.委託扣款協議。指借款人授權貸款銀行從其在貸款行開立的賬戶中按約定進行扣款,以歸還貸款本息或支付給其債權人、合作方的授權書或協議書。

  7.合同變更協議。指展期協議等對主合同、擔保合同進行變更的協議文字。

  8.借款借據。借款人根據借款合同向貸款人開出的借款憑證,貸款銀行會計部門憑以轉賬放款,借款人會計部門憑以做賬。

  9.對賬單。主要針對企業借款人,貸款行向借款人定期寄出對賬單,對貸款本息的歸還情況、當前餘額等出具銀行賬務明細。

  10.貸款到期通知書、逾期貸款催收通知書、利率變更通知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