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當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問題

  摘要:信貸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不可迴避的現實,加強對信貸風險的認識、管理和控制是商業銀行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適應新形勢、應對激烈競爭和挑戰的必然選擇。本文對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信貸風險成因進行了分析,並就如何更有效地對其進行防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具體的想法和建議。

  關鍵詞:風險管理 成因解析 應對措施

  一、信貸風險成因解析

  1.內因:商業銀行存在著制度上的缺陷

  ***1***信貸風險控制目標不明確。商業銀行缺乏信貸風險與效益整合管理的理念和信貸風險與效益整合管理的機制。表現在信貸管理缺乏清晰的權力責任制度和激勵約束制度,當激勵不足時信貸人員會選擇消極怠工,而激勵過分時則容易選擇鋌而走險。同時,當貸款出現問題時,往往通過所謂信貸委員會的集體負責制度來承擔責任,結果是人人負責而人人又不負責,使得責任的追究無從著手,以致在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之間進行單向選擇,或是片面追求信貸資產質量,以致信貸業務持續萎縮;或是無視信貸資產風險,盲目發放貸款,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

  ***2***信貸風險制度執行不力,存在制度流於形式的問題。一是貸前調查作為風險控制的關鍵環節,信貸人員做不出有深度的調查,對於企業提供的報表資料輕易採信和運用。二是貸後檢查作為風險控制的重點環節,放鬆對貸款企業的後續管理貸後管理僅限於應付日常制度檢查的需要,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造成貸款預警機制失靈。三是沒有建立起直觀科學的風險控制指標體系,對企業財務指標的風險預警、監控資訊體系過於複雜不易於操作。

  ***3***信貸風險控制廣度不夠。長期以來,國有商業銀行缺乏風險全程控制的理念,忽略對風險事前、事中控制。在對客戶目標的選擇定位、貸款發放、貸後管理和貸款責任等方面存在諸多薄弱環節。

  ***4***信貸風險控制力度大小失當。在經濟槓桿運用上,發放貸款給予一定獎勵,清收不良貸款也給予重獎,造成貸款發放數量越大、質量越差則獎勵越多,而質量越好卻獎勵越少的異常機制;該重獎的信貸資產沒有得到重獎,不該重獎的信貸資產卻因清收了大量不良貸款而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巨大獎勵。

  2.外因:經營環境風險因素多,制約強度大

  ***1***政府信貸風險的客觀存在。所謂政府信貸風險是指在政府信用的引導下,銀行向政府發放的或者向與政府有關聯的企業發放的貸款,由於政府行為而使銀行面臨的壞賬風險。它是以市場化的面目出現的,銀行可能並未與政府發生直接的信貸關係,但信貸風險的發生卻與政府的行為密不可分。

  ***2***消費信貸的法律環境不完善。我國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備的個人信用制度。與消費貸款相關的法律不健全。對失信、違約的懲處辦法不具體。對出現的問題往往無所適從,風險控制難以落實。

  ***3***企業財務報表失真及集團客戶關聯交易問題突出。銀行目前遇到的很大困難是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不真實,使得銀行的評估辦法基本無效。尤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很難審查,由於上市公司大都是部分上市,上市公司的現金流狀況說明不了問題,因為他們與集團之間存在著重大關聯交易,而集團公司則往往藉助多種融資渠道,形成覆蓋銀行、證券、保險以及上市公司的複雜的企業簇群。這種跨領域的多元化集團運作,增大了公眾、監管機構、中介機構的監管難度。而一旦問題爆發,加大銀行貸款的風險。

  二、應對措施探討

  1.逐步建立全社會範圍的個人信用制度

  建立科學有效的個人徵詢體系是銀行控制消費信貸風險的前提保證。從目前的實際出發,可以分兩步走:先在銀行內部建立全行性個人客戶信用資料庫,同時加快建立國內各金融機構之間的資訊交換制度;第二步,由中央銀行牽頭建立一個股份制個人徵信公司,聯合金融機構、政法部門、勞動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科研機構等,蒐集整理個人收入、信用、犯罪等記錄,評估個人信用等級,為發放消費信貸的金融機構提供消費者的資信情況。

  2.加快實行浮動貸款利率

  人民銀行應加快利率市場化程序,在利率浮動比率、貸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給商業銀行以更大的餘地,以便更好地為客戶服務,更好地防範風險。

  3.加強貸後管理,完善信貸全過程風險控制

  ***1***規範貸後管理程式和內容。貸後管理包括貸款發放或其他信貸業務發生後的賬戶監管、貸後檢查、風險預警、貸款風險分類、客戶維護、有問題貸款處理以及貸款回收和總結評價等。從信用發生到收回必須建立嚴格、規範、科學的管理程式,明確各環節管理內容和要求,建立考核制度,確保貸後管理程式明確,內容規範,要求具體。

  ***2***明確貸後管理職責。明確客戶部門、信貸管理部門、風險資產管理部門以及法律、財務、審計、監察等相關部門的職責,使各部門之間形成管理合力,避免相互推諉扯皮。理順經辦行與管理行貸後管理關係,明確各自職責,共同做好貸後管理工作。

  ***3***建立分層次的貸後管理體系。按授信額度、風險程度、管理難度確定直接管理客戶物件,對審批的重點客戶、跨區域集團客戶、系統性客戶、行業龍頭客戶、直接營銷客戶建立重點管理制度。管理行信貸管理部門風險經理要充分利用人民銀行信貸登記系統和本行信貸管理系統,全面瞭解和掌握客戶資訊;客戶部門要建立重點客戶的定期聯絡協調機制,參與現場檢查,組織落實貸後管理內容。

  ***4***完善風險預警機制。設定科學、有效的風險預警訊號,規範貸後檢查的頻率和內容,前瞻性地發現客戶潛在風險並通過風險預警快速反應機制在更高層次、更短時間內採取最合適、最有效的風險化解措施,最大限度地維護信貸資產安全。

  ***5***建立責任追究機制。“違章必究”才能保證“有章必循”。貸後管理流於形式的許多原因就是職責不明,追究不力。要通過設定各責任人貸後管理的“高壓線”,對不履行貸後經營管理責任、信貸資產出現風險或出現風險不能及時化解造成損失的必須追究其相應的責任。

  4.對集團客戶授信風險防範應當做到多方聯動、措施及時,從源頭、流程和硬體建設上對集團客戶進行綜合化管理

  ***1***抓源頭。完善集團客戶管理制度,收集客戶的全面準確資料,理清集團客戶內部關聯,為準確判定集團客戶和確定授信提供資訊支援。從客戶的公司治理結構、財務制度、經營業績、行業發展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將產權明晰、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管理嚴格規範的優質客戶納入授信視野。

  ***2***抓流程。將監督管理貫穿在授信業務的全過程,變重放輕管、重貸前輕貸後的點式管理為前後並重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加強對集團客戶的財務資訊的收集和財務活動的監控,將客戶的重要資金運用控制在視野之內。

  ***3***抓硬體。商業銀行應進一步提高電子化建設,儘快將客戶資訊綜合彙總,實現全系統客戶資訊的共享,上下聯動的立體型、綜合化管理。通過電子化建設,將全系統授信業務的前期調查、複查複核、審查審批、貸款發放、貸後管理、業務分析、檔案管理等環節納入標準化程式,實現授信業務操作流程的全程電子化控制,克服或減少授信業務中的資訊不對稱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