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信貸的特點

  小額信貸在金融創新和構建和諧社會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並大力發展小額信貸業。小編整理了一些,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國培機構出版的《小額信貸公司知識百問》以及課程中提到小額信貸產品的特點主要表現是:

  ***1***特色化,即區別於普通的銀行貸款,有自己的鮮明特色,能夠有效地挖掘市場需求;

  ***2***地域化,即小額信貸主要面向當地市場,服務範圍限定在當地市場,服務本地居民。

  ***3***高效率,即小額貸款服務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滿足市場需求,其放款時間較短,收益較高,信貸運作能夠高效率進行。

  小額信貸的發展前景

  小額信貸在國際上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最初目的是消除貧困和發展農業生產。資金的發放主要是通過國家的金融機構或合作組織、資金主要用於農業生產和技術的改造,貸款發放一般是低息、無息、,資金來源是政府的補貼或各種公基金。

  世界各國都有小額信貸的實踐,但各國的國情不同,小額信貸的運作方式及發展路徑具有差異性。各國提供小額信貸的機構也具有多樣性,包括國有機構、國有政策性或發展銀行、商業銀行、非政府組織、信用合作社以及非正規的社群團體。國際上幾種有影響的小額信貸模式有:孟加拉的鄉村銀行、泰國的農業和農村合作社銀行、印度尼西亞的人民銀行的小額信貸體系等。

  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小額信貸開始在中國農村進行試點。中國的試點專案主要受到孟加拉模式的影響。而且這些專案主要有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利用國外資金進行小範圍試驗,大多數是依靠補貼維持下去的。這些依靠補貼的非政府組織的專案很難有效、迅速的推廣他們的經驗。這些專案都沒能在中國達到一定量的積累。一定程度的覆蓋率以及小額信貸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20世紀90年代後期,在較大範圍內推廣小額信貸扶貧轉向為以政府和指定銀行操作,使用國內扶貧資金為主。

  199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首先將孟加拉小額信貸模式引入了中國,成立了"扶貧經濟合作社"。

  1995年,UNDP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小額信貸扶貧專案在中國16個省的48個縣***市***執行。

  1995年6月,世界銀行"扶貧協商小組"***CGAP***成立,推動世界小額信貸運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1997年,中國政府開始了小額信貸的試點並在1998年開始在較大範圍推廣。

  1999年底,農村信用合作社也開始推動小額信貸業務。

  2003年初,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基金援助下,中國人民銀行、商務部等久中國當前300多個小額貸款組織進行調研,併發布《中國小額信貸發展研究報告》。

  自2004年以來,為了彌補面向中低收入群體和微小企業的金融產品支援的空白,國家陸續推出了一系列支援性的政策,發展小額信貸。其中,湧現出了一些專業的小額信貸公司,如中安信業等,接著幾大銀行也陸續開展了小額信貸業務。

  隨著國內小貸市場的發展和同業競爭的加劇,傳統小貸公司粗放的經營模式和單一的經營思路正顯現出越來越多的侷限性。而其風險防控能力、公司治理水平、業務操作模式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考驗。 國內一些小貸公司開始探索集團化經營模式,邦信小貸就是其中之一,試圖通過連鎖佈局、規模發展和統一管理的方式來經營小貸公司,從而在成本、風險和效益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但是由於消費者認知度低等問題,在行業的前期發展階段,市場比較混亂。因此微小企業或則個人如果需要申請貸款,最好諮詢專業有實力的公司。

  2005年被聯合國確定為國際小額信貸年。

  2006年尤努斯教授獲諾貝爾和平獎。

  小額貸款的具體步驟

  1. 由借款者向開辦小額貸款的銀行網點提出申請。在申請時,借款者要攜帶身份證、住址證明、穩定的收入來源證明等相關資料,如果是商戶還需要攜帶營業執照。

  2. 銀行收到貸款者的申請後,對貸款者進行稽核。

  3. 通過銀行的稽核、審批通過後,與銀行簽訂貸款合同。

  4. 銀行放款,貸款者成功拿到貸款。

  以上4步是銀行小額貸款的一般流程,不同銀行的小額貸款規定可能會略有不同,所需要提交的資料可能也不盡相同,有些銀行為了規避貸款風險都會要求貸款者滿足一定的條件,如年齡條件、收入水平、以及還貸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