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糖尿病的主要依據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患病的機率也隨之增長。糖尿病就是現代最常見的一種疾病。那麼,是什麼呢?下面介紹一下。

  

  1、有糖尿病症狀***多尿、煩渴、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及典型三多一少等***空腹血糖兩次超過或等於7.8mmol/L。

  2、有糖尿病症狀,一天內任何時候血糖超過或等於11mmol/L。

  3、疑有糖尿病者,應作口服8.75克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服糖後2小時血糖超過或等於11mmol/L。

  新診斷標準〔美國糖尿病學會***ADA,1996***新建議***以空腹血糖***FBG***診斷:

  正常:FBG<6.1mmol/L。

  空腹血糖異常***IFG***:6.1mmol=11mmol/L。

  無症狀者臨床診斷糖尿病需要2次異常血糖值,即:

  FBG≥7.0mol/L;PBG 2h≥11mmol/L或隨機血糖值PBG 2h≥11mmol/L。

  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測定方法

  測定血糖的標本來源包括毛細血管、靜脈血或者動脈血,由於受組織利用葡萄糖和不同血球壓積的影響,靜脈血糖值低於毛細血管的血糖值,後者又低於動脈血,但是臨床上一般不用動脈血。

  靜脈血漿和全血的檢測結果會略有不同,全血葡萄糖受血球壓積的影響,因紅細胞內葡萄糖被利用而含量低於血漿。如紅細胞減少而比積下降,血糖數值可稍增加,一般全血血糖比血漿低15%,故一般都測定靜脈血漿血糖。

  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方法

  空腹取靜脈血,分別測血糖,後將75g葡萄糖溶在300ml水中,在5分鐘內飲完,服糖後30分、1小時、2小時和3小時時再取血,分別測血糖值。如果沒有條件做糖耐量試驗可以用簡單的饅頭試驗代替,2兩***100克***饅頭在10分鐘時間內吃完,從吃第1口開始記時,兩小時後抽血測量***但這只是一個不得已的辦法,如有可能仍應做糖耐量試驗***。

  糖尿病的分類

  1、Ⅰ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又叫青年發病型糖尿病,這是因為它常常在35歲以前發病,佔糖尿病的10%以下。Ⅰ型糖尿病是依賴胰島素治療的,也就是說病友從發病開始就需使用胰島素治療,並且終身使用。Ⅰ型糖尿病是依賴胰島素治療的,也就是說病友從發病開始就需使用胰島素治療,並且終身使用。

  2、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也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佔糖尿病患者90%以上。Ⅱ型糖尿病病友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卻大打折扣,因此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是一種相對缺乏。可以通過某些口服藥物刺激體內的胰島素的分泌。但到後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Ⅰ型糖尿病那樣進行胰島素治療。

  3、妊娠糖尿病

  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稱糖尿病合併妊娠;另一種為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或有潛在糖耐量減退,妊娠期才出現糖尿病,又稱為妊娠期糖尿病***GDM***。

  糖尿病人怎樣選擇零食

  糖尿病人一般是不建議選擇零食的,因為很多零食都是含有大量的油脂,糖,還有鹽,這些都是糖尿病人需要避免食用的,但是有一些健康的零食比如堅果還是可以食用的。堅果很多都是富含維生素E及B族維生素還有像鉀、鎂、鋅等礦物質,對於微量元素的補充還是十分有好處的。但是對於需要控制總能量的糖尿病人來說,堅果因富含脂肪或澱粉,能量較高,所以糖尿病人食用時要注意兩點:控制食用量以及食用堅果後要注意減少烹飪用油的量。

  糖尿病人使用堅果一般建議一週食用50克左右,因為堅果內一般都含有脂肪,有些堅果甚至含有高達70%的油脂量,如果在食用堅果作為零食補充之後,就應該相應減少烹飪油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