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設施選址的重要性

  服務設施選址,是指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決定設施的地理位置,使之與企業的整體經營運作系統有機結合,以便有效、經濟地達到企業的經營目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無論是生產有形產品的企業,還是提供服務的企業,工廠建在什麼地區、什麼地點,不僅影響建廠投資和建廠速度,而且還影響工廠的生產佈置和投產後的生產經營成本。

  首先,就物質因素而論,設施選址決定著企業生產過程的結構狀況,從而影響新廠的建設速度和投資規模。例如,建廠地區的公共設施和生產協作條件,決定著新廠是否要自備動力、熱力等各種輔助生產設施,供應來源的可靠性和便利性,決定著新廠倉庫面積的大小以及運輸工具的型別和規模等。

  其次,就投資成本和執行成本而言。設施選址是否合理,能否靠近客戶和原材料產地,勞動力資源是否豐富,地價高低,以及生產協作條件等,均直接影響新廠的投資效益和運營效益。

  最後,從行為角度看,不同地區文化習俗的差異,要採取相應的管理方式,否則會產生消極性的因素,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效果。

  必須指出,要找到一個滿足各方面要求的設施選址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必須權衡利弊,選出在總體上經濟效益最佳的方案。

  對一個企業來說,設施選址是建立和管理企業的第一步,也是擴大事業的第一步。在進行設施選址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慎重決策。除了新建企業的設施選址問題以外,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規模的擴大,以及地區之間的發展差異,很多企業還面臨著遷址的問題。可見,設施選址是很多企業都面臨的問題,也是現代企業生產運作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對於一個特定的企業,其最優選址取決於該企業的型別。工業選址決策主要是為了追求成本最小化;而零售業或專業服務性組織機構一般都追求收益最大化;至於倉庫選址,可能要綜合考慮成本及運輸速度的問題。總之,設施選址的戰略目標是給企業帶來最大化的收益。

  服務設施選址的影響因素

  第一,必須仔細權衡所列出的這些因素,決定哪些是與設施選址緊密相關的,哪些雖然與企業經營或經營結果有關,但是與設施位置的關係並不大,以便在決策時分清主次,抓住關鍵。否則,有時候所列出的影響因素太多,在具體決策時容易主次分不清楚,做不出最佳的決策。

  第二,在不同情況下,同一影響因素會有不同的影響作用,因此,決不可生搬硬套任何原則條文,也不可完全模仿照搬已有的經驗。

  第三,對於製造業和非製造業的企業來說,要考慮的影響因素以及同一因素的重要程度可能有很大不同。一項在全球範圍內對許多製造業企業所作的調查表明,企業認為下列5組因素是進行設施選址時必須考慮的:

  1、勞動力條件;

  2、與市場的接近程度;

  3、生活質量;

  4、與供應商和資源的接近程度;

  5、與其它企業設施的相對位置。

  由此可見,製造業企業在進行設施選址時,要更多地考慮地區因素,而對於服務業來說,由於服務專案難以運輸到遠處,哪些需要與顧客直接接觸的服務業企業的服務質量的提高有賴於對最終市場的接近與分散程度時,設施必須靠近顧客群。例如,一個洗衣店或一個超級市場,影響其經營收入的因素有多種,但其設施位置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設施周圍的人群密度、收入水平、交通條件等,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的經營收入。對於一個倉儲或配送中心來說,與製造業的工廠選址一樣,運輸費用是要考慮的一個因素,但快速接近市場可能更重要,可以縮短交貨時間。此外,製造業的生產的選址來說,與競爭對手的相對位置有時並不重要。而在服務業,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服務業企業在進行設施選址時,不僅必須考慮競爭者的現有位置,還需估計他們對新設施的反映。在有些情況下,選址時應該避開競爭對手,但在商店、快餐店等情況下,在競爭者附近設址有更多的好處。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有一種"聚焦效應",即受聚焦於某地的幾個公司的吸引下而來的顧客總數,大於這幾個公司分散在不同地方情況下的顧客總數。

  服務設施選址的原則

  大量的成功案例證明,在選址問題上,定性的分析更為重要,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在做定性分析時,為它確定幾項原則是必要的。 具體的選址原則如下所述:

  1.費用原則

  企業首先是經濟實體,經濟利益對於企業無論何時何地都是重要的。建設初期的固定費用,投入執行後的變動費用,產品出售以後的年收入,都與選址有關。

  2.集聚人才原則

  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企業地址選得合適有利於吸引人才。反之,因企業搬遷造成員工生活不便,導致員工流失的事實常有發生。

  3.接近使用者原則

  對於服務業,幾乎無一例外都需要遵循這條原則,如銀行儲蓄所、郵電局、電影院、醫院、學校、零售業的所有商店等。許多製造企業也把工廠建到消費市場附近,以降低運費和損耗。

  4.長遠發展原則

  企業選址是一項帶有戰略性的經營管理活動,因此要有戰略意識。選址工作要考慮到企業生產力的合理佈局,要考慮市場的開拓,要有利於獲得新技術新思想。在當前世界經濟越來越趨於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要考慮如何有利於參與國際間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