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快餐的經營之道解析

  外貿快餐的發展是由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決定的,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與生活方式改善的迫切需要,是人們為適應社會經濟建設,工作與生活節奏加快,家庭服務和單位後勤服務走向社會化的必然產物。那麼外賣快餐的經營之道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外賣快餐的經營之道,希望能幫到你。

  外賣快餐的經營之道

  今年夏天,中國的快餐業與炎炎夏日一樣,顯得格外火爆,而導火索就是快餐企業看中的中式快餐市場。8月,肯德基在全國十六個城市同時發出一個聲音:拋棄不健康的“洋快餐”帽子,重新打造“新快餐”品牌,推出更多的中式快餐。而在之前,百勝首家中式快餐“東方既白”在上海徐家彙、浦東正式開業,店面風格與肯德基如出一轍。

  “中式快餐市場太大了,而洋快餐近來爭議很大,進軍中式快餐是明智的選擇。”中國烹飪協會一位權威專家指出。中西快餐的這場市場爭奪大戰會有怎樣的結果?中式快餐能不能後來居上,佔據更有利的市場地位?為此,早報財經第一調查上週聯合上海零點市場調查有限公司進行了一次專項調查。

  共有386位市民參加了此次調查。其中男性佔469%,女性佔531%。受訪者年齡分佈比較平均,18-25歲、26-30歲、31-40歲、41-50歲、51-65歲各個年齡層次各佔比例23.6%、19.4%、21.2%、14.8%、21.0%。受訪者的個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佔26.2%,1001元到2000元的佔32.1%。另外,本次調查中,30.8%的受訪者學歷為高中,2***%的受訪者為大專及以上學歷。

  本次調查表明,74.6%的受訪者認為中式快餐是極有潛力的市場,並且有36.0%的人認為各企業在中式快餐市場上的競爭高峰期現在已經來臨。68.1%的受訪者表示日常生活中更願意選擇中式快餐店,但與此同時,卻又有將近半數的人平時最常去的快餐店仍是麥當勞、肯德基。對於洋快餐的優勢,51.0%的人認為在於連鎖化經營,而對於中式快餐業的不足之處,46.9%的受訪者認為主要在於經營理念上的薄弱與落後。

  競爭提前到來 七成人:中式快餐有潛力

  “原本預計還要再過三到五年後,才會有競爭高峰期出現。但現在看來,這場競爭對峙肯定是要提前了。”某本土快餐企業負責人就中式快餐業的現況這樣表示。而在此次調查中,多數市民也認為各企業在中式快餐市場上的競爭高峰期已經提前到來,有36.0%的市民表示現在已經在激烈競爭了,13.7%的市民表示還要1至3年,11.1%的市民表示還要3至5年,甚至有6.7%的市民表示還要更長時間,32.4%的市民表示說不清。

  其實自2003年起,為適應中國市場發展的需要,肯德基就開始走本土化道路,從番茄蛋花湯、早餐粥,到烤翅,為適合國人口味,肯德基可謂動足腦筋,並且做一款成一款,顯示出紮根中國市場的雄心和毅力。今年8月起,肯德基更是開始了自進入中國18年以來,第一次針對中國市場進行的全方位戰略調整。資深營養專家頻頻出現在電視廣告中為肯德基代言,貼滿了“為中國而改變打造新快餐”廣告的公交車穿梭於街市,肯德基發起全方位宣傳中式快餐攻勢。

  與此同時,一些中式快餐企業也開始加快發展步伐,“永和豆漿”、“馬蘭拉麵”、“新亞大包”等都開始高調尋得海外戰略合作伙伴,一場大戰現已初具規模。本次調查顯示,74.6%的人認為中式快餐將是極有潛力的競爭市場,只有10.6%的人表示否定,還有14.8%的人認為很難說。

  營養成競爭法寶 三成市民重視快餐營養

  事實上高脂肪、高熱量的洋快餐在國外一直備受指責,加上這半年來“蘇丹紅”、“薯條致癌”、“紙巾治癌”等接二連三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洋快餐形象已經大打折扣了。為此中西快餐大戰的焦點集中到了營養領域。此次調查顯示,33.4%的市民認為目前的快餐競爭主要集中在營養領域,而認為競爭集中在美味和品牌領域的分別佔41.2%和21.8%。

  中國百勝餐飲集團總裁蘇敬軾也承認:“消費者對西式快餐的營養疑慮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最大絆腳石。”有11年發展中式快餐經驗的“真功夫”也認為,中式快餐制勝的關鍵在於“營養”。

  然而要單靠“營養”制勝,似乎不那麼容易。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餐飲連鎖委員會委員於顯洋認為:“消費者踏進快餐店更多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不是講究營養。”調查表明,47.7%的受訪者表示選擇快餐時的決定性因素在於口味,其次是價格和安全衛生,佔29.3%和27.5%,再次才是營養、便捷等因素,佔25.6%和22.8%。另外,年輕人是快餐的主要消費群體,但青少年自身的營養觀念比較弱,不會主動去加強營養,而寫字樓流行的工作餐講究方便快捷、經濟實惠,雖然在工作之餘也常常去品嚐美食,但他們更多的追求口味而不是營養。

  中式快餐受歡迎 本土企業需強調文化

  雖然目前中式快餐佔了85%以上的市場份額,但另一個事實是,麥當勞的平均營業額是中式快餐店的160倍,肯德基一年從中國“啃”走20億元。現在,洋巨頭進入中式快餐市場,與本土中式快餐企業搶分這一塊蛋糕會出現怎樣的局面?調查表明,68.1%的市民日常生活中更願意選擇中式快餐,只有15.3%的市民願意主動選擇西式快餐。但事實上,將近半數的人平時最常去的快餐店仍是麥當勞、肯德基。選擇永和豆漿、新亞大包、大娘水餃的都不足二成,分別為16.8%、16.1%和7.0%。

  麥當勞和肯德基在中國的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兜售“快餐文化”的成功,因此,以麥當勞和肯德基為代表的洋快餐在中國的成功不是產品力的成功,而是品牌力的成功。在此次調查中,關於本土中式快餐企業缺陷的問題,46.9%的人認為是經營理念上的薄弱與落後,31.6%的人認為是味道比較難始終如一,28.5%的人認為連鎖店太少,還有23.1%的人認為缺少有文化內涵的品牌支撐。

  由此看出“文化”正是本土快餐急需強化的領域。因為現在一些中式快餐仍然停留在“除了吃沒有別的”的層次上,這就證明了中式快餐品牌的文化內涵有待挖掘。

  五成市民認為 洋快餐優勢是連鎖經營

  洋快餐的優勢到底在哪裡?調查資料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連鎖化經營***51.0%***,科學化管理***41.2%***,戰略規劃、經營理念***30.3%***,標準化操作***28.2%***。但是關於目前洋巨頭價位的調查顯示,69.5%的人認為偏高,29.5%的人認為價格一般,只有1.0%的人認為價格偏低。而71.0%的人認為目前本土快餐的價位一般,可以承受,另外認為偏高和偏低的分別佔25.6%和3.4%。由此看出,洋快餐在全國快速發展的很大因素是其標準化的連鎖管理,而相對於價格來說市民更願意接受中式快餐。

  調查表明,42.2%的人認同的快餐行業發展模式是加盟,41.2%的人認為應該是自營和加盟捆綁,只有16.6%的人認同自營方式。為此,連鎖擴張將成為中式快餐快速發展的必經之路。但是難以做到標準化又是中式快餐大規模擴張的最大阻礙。講究烹飪技巧的中餐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廚師的經驗,即使同一個廚師也不能保證同一道菜的味道始終如一。無法量化,就難以達到快餐所需要的工業化生產。為此如何在加快連鎖的同時保證標準化流程也將是中式快餐發展面臨的考驗。

  外賣快餐的經營作用

  1.快餐業是一個重要的生活環境和投資環境的產業

  2.是國民經濟發展和餐飲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3.是傳統餐飲走向現代餐飲的突破口和先行軍

  4.是人們休閒消費、旅遊消費、購物消費等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

  5.是國家擴大內需、吸納社會就業和擴大再就業的重要渠道

  6.是中國發展外向型經濟和與國際餐飲市場對接的生力軍。

  外賣快餐的經營分類

  1.按經營方式、工業化程度可分為:傳統快餐、現代快餐。

  2.按菜品風味可分為:中式快餐、西式快餐、中西合璧式快餐、其它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