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便利店的經營模式有什麼特點

  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縱觀各種新型經營運作模式哪種會成功得到市場認同,或許加強型便利店會有不錯的發展,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對比傳統的便利店這種新型便利店有市有著什麼特點呢

  一、傳統便利店的生存之囧

  從便利店的發展規律看,每3000人就需要一家便利店。如今,便利店不僅數量上難說“便利”,就是盈利上也陷窘境。據北京市統計資料,2008年北京規模以上便利店年營業額達到18億元,910家門店的平均面積有120平方米,年平均營業額只有198萬,基本處於無利或微利狀態。尤其是24小時便利店情況更甚。

  在北京望京廣順南大街路邊的一家便利店,雖然牌子上寫著24小時營業,但每晚10點後就已大門緊閉了。工作人員介紹,晚上顧客太少了,尤其是冬天,如果24小時開著,電費、員工的倒班費加起來,成本很高。如果是名牌加盟店,每月還要向總部交錢,掙得更少。

  便利店目前發展的不溫不火有其外部原因,包括生活方式、消費習慣等。北方冬天冷,室內外溫差大,室外活動不方便,與便利店發展相對較成熟的南方市場相比,北方顧客夜間購物的習慣還基本未成氣候,這樣的條件阻礙生活氛圍的形成,也就使便利店發展條件缺少了一塊。再加上便利店商品價格普遍偏高, 比一般超市高出10%至15%,許多居民難以接受。

  目前便利店大部分採取通過自有配送體系完成貨品配送的運營模式,一般便利店網點設定較遠,不少便利店配送體系只對一些經營狀況較好的店採取每日配送,對一些店址較遠、經營狀況一般的店面則多采取“隔日”送貨的方式,這離便利店一天兩次配貨的物流要求有著很大的差距,物流跟不上對於便利店來說都是一處硬傷。

  如果從根本上而言,便利店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服務。讓人更方便快捷地選擇所需商品,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才是便利店的最大優勢。尤其是針對24小時便利店來說,這種影響更加突出。

  二、新型便利店的經營模式特點

  改變商品結構模式

  傳統便利店經營包裝食品、百貨、洗化類商品等,千店一個樣,經營沒有特色。而加強型便利店則可融入生鮮元素,突出健康、新鮮、便利等特色,提升庫存週轉。

  增加配套服務

  在加強型便利店中要有獨立的社群服務空間,代繳水電費、物業費、電話費、收發郵件、網上代購等,這是原來便利店不具備的,也是大型綜合體不具備的,卻恰恰是顧客所需求的。

  送貨上門

  加強型便利店可以在有限距離內,為顧客提供社群送貨上門的服務。

  突出特色

  突出自己門店的經營特色。重點是要做好鮮活類商品還是加工烘焙糕點類商品,這一點老闆們必須明確清晰。

  形成社群消費圈

  適度選擇店面周邊的經營範圍,自己不能實現的靠大家的經營品類來補充,在有限的範圍實現經營的互補,形成小範圍的社群消費商圈,提升對顧客的吸引力。

  改變盈利模式

  由原來便利店純粹的商品利潤盈利模式轉變為商品利潤+服務利潤的模式,並且逐步擴大服務利潤的份額。

  線上線下結合

  結合020線上線下操作模式,擴大顧客消費群體,提升顧客體驗,同時迎合現在的零售發展趨勢,得到更多的資源,實現最大化的資源整合。

  投資成本少

  這種加強型便利店,因為面積不大,店面投資成本小,並且目前正是佈局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