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菜春季管理措施

  黃花菜的可食部分——花蕾營養價值很高,被稱為“綠色黃金”和“全能營養庫”。你知道黃花菜在春季如何管理有什麼管理措施嗎?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黃花菜春季如何管理?

  黃花菜為肉質根,肥沃疏鬆的土壤環境條件才能有利於根系的生長髮育。因此,及時中耕非常重要。春季降雨,加之氣溫轉暖,土壤容易板結,雜草容易滋生。

  應搶晴天及時進行中耕。可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趁春苗尚未出土之前,進行第一次中耕鬆土,先把冬季壅於株叢頂部的“客土”疏開,以利於春苗萌發出土。行間全面中耕10-13釐米深,疏碎耙平土壤,清除雜草。黃花菜出苗後,宜在晴天再進行3-4次淺耕。其中抽薹後的一次淺鋤既能除草又能防旱,尤為重要。特別是北方雨水少時,天越幹,越要勤鋤草、勤鬆土,以利保墒,增強植株抗旱能力。

  黃花菜春季管理四措施

  一繁。即繁殖栽植。

  黃花菜主要採用分株繁殖,時間在花蕾採畢後到冬苗萌發前,挖苗分苗時應儘量少傷根,邊挖苗,邊分苗,邊栽苗,挖好的分苗秧根要用新高脂膜800倍液處理***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蒸發,苗體水分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快速適應新環境,健康成長***,採用三角形栽植,每穴栽3叢。

  二刨。即刨土中耕。

  ①刨土。早刨土,可提前出苗15~20天,可多產花2~3批,提高產量。春季當幼苗未出土前,用小鋤頭輕輕刨去蔸頂泥土,在芽尖目標明顯以後,再用竹籤挑開幼芽周圍板結老土,晾出芽苗後,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溫保墒,提高抗寒能力。

  ②中耕。及時中耕,透氣良好,可提高土溫和消滅雜草。中耕時蔸部周圍宜淺,行間適當深些。

  三防。即防治“三蟲”***即紅蜘蛛、白蚜蟲、青條蟲***和“三病”***即葉斑病、鏽病、漚根病***。

  紅蜘蛛可用40%樂果乳劑2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噴霧,7天一次,連續3次即可有效防治。白蚜蟲可用40%樂果乳劑3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噴霧,一般一次可殺滅。青條蟲咬食嫩葉,除在早晚用人工捕捉消滅,還可用波爾多液+新高脂膜800倍液噴霧,每7天噴一次,連噴3~4次。鏽病發生後,每畝用95%敵鏽鈉***或65%代森鋅***25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噴霧,每隔7天一次,連噴2次防治效果最好。漚根病可用40%稻瘟淨乳油15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噴霧,每隔5天一次,連續3次即可。

  四追。即追好肥水。

  春季出苗前在行間中耕1次,深達13釐米以上,同時打碎耙平壅培的肥泥等覆蓋物。每次追肥均用速效性氮磷鉀全肥。為確保肥效的充分利用,要在青苗生長期噴施壯莖靈,可使植體杆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植株茂盛,在抽薹期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有效提高商品生產率。

  延伸閱讀

  黃花菜越冬管理新技術

  1.清溝排漬。黃花菜俗稱“黃花閨女”,比較嬌嫩,既怕淹,又怕旱。所以,冬季雨水較多時,應深開溝,做到主溝分廂溝、溝溝相通、雨停水乾,並結合噴施新高脂膜,能調節水的吸收量,防雨淋。

  2.培土護蔸。冬季黃花菜地上部位植株枯萎後,要進行培土護蔸:先將枯萎的植株齊地面割去,在根叢上適當鋪施土雜肥、塘泥肥並結合噴施新高脂膜,大大提高養肥的有效成分利用率;再加培細土10釐米厚。

  3.傷治病蟲。除盡菜地四周的雜草和殘葉,用波美0.5度石硫合劑+新高脂膜全面噴霧一次,每畝再撒施生石灰30—50公斤,殺死越冬蟲卵和細菌。

  4.深翻土壤。將土壤翻耕鬆散,增強陽光照射,使來年有好墒情。深翻時要注意避免傷及根系。

  5.增施冬肥。結合深翻土壤,畝施腐熟的豬牛欄糞,或土雜肥,再加過磷酸鈣和新高脂膜提高肥料有效利用率。

  黃花菜採摘與加工技術

  黃花菜的加工技術包括選料、蒸制、烘晒、檢驗和包裝等。

  1、黃花菜採摘

  黃花菜每天應及時採摘,早成熟的先採,遲成熟的後採。過早採收,花蕾未充分膨大,產量低;過遲採收花蕾裂嘴或開放也會影響產量和品質。成熟的黃花菜蕾呈黃綠色,個子飽滿,花瓣上縱溝明顯,含苞待放。

  2、黃花菜的加工技術

  2.1 黃花菜選料

  應選擇飽滿、花瓣結實、花蕾充分發育,富有彈性、黃色的新鮮黃花菜為原料。裂嘴前1~2h採摘的花蕾產量高,質量好。

  2.2 黃花菜蒸制加工

  蒸制是決定黃花菜質量的一道關鍵工序。採下的花蕾要及時送入黃花菜蒸櫥蒸制,蒸制前要除去已開的花蕾,鋪層要蓬鬆,厚度為6~lOcm為宜,太厚熟悉不均勻,太薄燃料浪費。中間要留l小孔,以利蒸汽上升,蒸制前先將清水倒入鐵鍋內,鍋內盛水量以距最底屋木格條lOcm左右為宜,然後生火將水燒開,同時將裝好花蕾的鋪篩迅速放進蒸櫥內。蒸制時間視火力大小而定,一般蒸8min。蒸制熟度標準一般為5成熟度,即顏色由黃轉綠、花柄開始發軟、手搓花蕾有輕微的嗦嗦聲。通常櫥內蒸汽往外冒時即可。

  2.3 黃花菜烘晒加工

  蒸制後的花蕾薄薄地攤在晒簾上,把晒簾放在晒花架上使其架空,以利水分向四周散發。晒至半天后,如花蕾顏色發白,說明蒸制良好。一般需日晒2.5~3d。日晒中應勤翻動,可用大小相同的空簾對翻1次,以致花蕾乾燥一致。日晒中須防止雨淋。如用水泥晒場或山坡岩石晒花,則往往因溫度過高,產品色澤不比架空晒的好。烘乾用烘烤方法烘乾的有兩種方法。

  小型直接溫水烘焙法。即將焙籠置於柴灶或煤灶上,下面燒木炭或煤進行烘烤。此法在烘焙開始時火溫要高,以使花蕾中的水分迅速蒸發。花蕾烘至6、7成幹度時,須減弱火力。烘焙時間約6~8h左右。出成品率低,品質也差。

  間接火乾燥法。此法在烘房內進行,即將蒸熟的花蕾均勻保持50~70℃,烘至半乾後拿出攤晾,第2d再烘。因1次烘乾會發生青色僵硬條,影響質量。通常烘至7、8成干時即可,此時貯藏不會發黴髮質,選擇晴朗天氣再日晒至乾燥。間接火乾燥法既能節省燃料,又保持良好的色澤。

  2.4 黃花菜檢驗

  凡金黃色、粗壯者為上等品;黃色帶褐,粗細不甚均勻者為中等品;色澤暗黃花條瘦縮不均勻的為下等品。用力捏緊黃花菜時,感到軟中有硬,放開後很快鬆散的,即表示乾燥適度;遲遲不散開的則表示含水量過多。具有清香味的品質為佳。

  2.5 包裝分級

  用雙線麻袋或塑料薄膜食品袋包裝,要求裝實,以防受潮蟲蛀。質量要求:一級品需乾燥、呈金黃色,粗細均勻,有香氣,無蟲蛀,無黴爛,無蒂柄和雜質,無青條開花菜不超過2%。二級品需乾燥,黃色,粗細需均勻,風味好,無蟲蛀,無黴爛,無蒂柄和雜質,開花不超過6%。三級品需乾燥,黃色帶暗褐,粗細不勻,無異味、無蟲蛀,無黴爛,無雜質,開花菜不超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