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債券的歷史介紹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投資債券,但是關於債券的歷史作為投資者的你又瞭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十五載積澱

  我國的企業債券市場從正式開始至今的15年時間裡,經歷了一波三折的複雜過程。

  1987年國務院頒佈實施的《企業債券管理暫行條例》,是我國企業債規範發展的開始。從1987年到1992年編制的企業債券發行計劃規模逐漸擴大,由87年的75億元,到1992年已達到350億元,成為歷年發行之最。

  經歷了幾年的快速發展,1993年始,企業債券發展進入暫時的低潮。《企業債券管理條例》進行了重新修訂,同時企業債券發行計劃改為新增銀行貸款解決。1993到1995年的3年內企業債實際只發行了195億,尚不如1992年一年的1/2。

  1996到1998年,國家分別安排企業債券發行規模250億元、300億元、380億元,重點安排了一批國家重點建設專案,如鐵道、電力、石化、石油、三峽工程等。1999年沒有安排新的發行計劃。2000年初,又安排了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等7個發債主體的企業債券發行計劃共89億元。到目前為止,6家已順利發行。2001年上半年,廣東行動通訊有限責任公司發行50億元企業債券,目前已發行完畢並上市。目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1只企業債中大部分都是在這幾年內發行的。

  債券的特徵

  1、期限性

  債券是一種有約定期限的有價證券。債券代表了債權債務關係,要有確定的還本付息日。當債券到期時,債務人就要償還本金。

  2、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債券可以在證券市場上轉讓流通。債券具有流動性,持券人需要現金時可以在證券市場上隨時賣出或者到銀行以債券作為抵押品取得抵押借款。債券的流動性一般僅次於儲蓄存款。

  3、收益性

  收益性是指債券持有人可以定期從債券發行者那裡獲得固定的債券利息。債券的利率通常高於存款利率。債券的收益率並不完全等同於債券的票面利率,而主要取決於債券的買賣價格。

  4、安全性

  債券的安全性,表現在債券持有人到期能無條件地收回本金。各種債券在發行時都要規定一定的歸還條件,只有滿足一定的歸還條件才會有人購買。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債券的發行者都要經過嚴格審查,只有信譽較高的籌資人才被批准發行債券,而且公司發行債券大多需要擔保。當發行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要優先償還債券持有者的債券。因此,債券的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比其他的證券投資風險要小得多。

  債券的安全性,是指債券在市場上能抵禦價格下降的效能,一般是指其不跌破發行價的能力。債券在發行時都承諾到期償還本息,所以其安全性一般都較高。有些債券雖然流動性不高,但其安全性較好,因為它們經過較長的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收取現金或不受損失地出售。雖然如此,債券也有可能遭受不履行債務的風險及市場風險。前一種風險是指債券的發行人不能充分和按時支付利息或償付本金的風險,這種風險主要決定於發行者的資信程度。一般來說,政府的資信程度最高,其次為金融公司和企業。市場風險是指債券的市場價格隨資本市場的利率上漲而下跌,因為債券的價格是與市場利率呈反方向變動的。當利率下跌時,債券的市場價格便上漲;而當利率上升時,債券的市場價格就下跌。而債券距離到期日越遠,其價格受利率變動的影響越大。

  5、自主性

  債券具有自主性,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籌集到的資金是向社會公眾的借款,債券的持有者只對發行企業擁有債權,而不能像股票那樣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另外,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而籌集的資金,可以根據其自身生產經營的需要自由運用,不像銀行借款那樣有規定用途,其資金的使用情況要接受銀行監督。

  債券交易方式

  1.現貨交易方式是指交易雙方在成交後立即交割或在極短的期限內交割的交易方式。

  2.信用交易,又稱保證金交易或墊頭交易,是指交易人憑自己的信譽,通過交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取得經紀人信任,進行債券買賣的交易方式。

  3.回購交易是指賣******或買入***債券的同時,約定到一定的時間後以規定的價格再買回***或賣出***這筆債券,實際上就是附有購回***或賣出***條件的債券買賣。

  4.期貨交易是指交易雙方約定在將來某個時候按成交時約定的條件進行交割的交易方式。

  5.期權交易。期權是指持有期權者可在規定的時間裡,按雙方約定的價格,購買或出售一定規格的金融資產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