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開網店創業事蹟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而農民創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許多農村人通過網際網路創業為農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90後農村大學生打零工開網店的勵志創業故事

  河南農村大三學生魏星為幫家裡減輕負擔,在工地上搬磚、鑽洞、刷漆……再到後來開網店創業,三年的時間,他不僅還清了家裡因貧困而欠下的兩萬元外債,而且為自己賺取了大四的生活費、學費。如今為家減負、勵志創業的他已經走紅網路,成為人們備受關注的物件。

  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見到了魏星本人,他瘦高的個頭,說起話來有點靦腆。據魏星介紹,他的網店不僅僅侷限於淘寶網一個平臺,還包括一些大中小型的網路銷售平臺,涉及到服裝、化妝品等多個行業。自去年年底以後,每個月差不多都有七八千元的收入。讓他高興的是,除去為家裡償還的兩萬元外債外,還有一萬多元的存款,大四的學費和生活費也有了著落。現在班裡的有幾個同學已經加入他開網店創業的行列當中,凡是同學們所遇到的難題,他都會耐心指導為其解決。

  也許,在其他同學看來,魏星現在每個月賺起錢來都非常輕鬆。據魏星介紹,他家位於焦作市馬村區待王鎮,他母親身體一直都不好,高考那年他父親又患上了腦溢血,幾乎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就在這時,魏星也收到了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家裡人東拼西湊,終於湊足了第一年的學費。為了賺取上大學的生活費,他去了焦作郊區附近的一個工地上搬磚,每天三四十度的高溫下還要繼續幹活,渴了累了就喝點自來水,每天下來,要磨破兩雙手套,手上也磨出了好多的水泡,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雖然腰痠背疼、手疼,但是強忍著疼痛從不向家裡人說一個“累”字。就這樣堅持了一個月左右,掙到了1500元,讓他欣慰的是上學的生活費暫時有了著落。

  大學一年級寒假期間,他和同班同學一起去了崑山一家電子廠,一個月賺了近3000元,對於魏星來講,第一次掙了這麼多的錢,他興奮的一個晚上沒有睡著。回到家裡還特地為家裡留了1000元,當時母親就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再到後來,每年的暑假和寒假,他都去工地上刷牆,刷漆,鑽洞……幹著與自己身份很不協調的工作。打零工的那些日子裡,非常苦,非常累,尤其對一個學生來講,更需要很大勇氣來承受的。漸漸的,他認為這種遊擊式的打工並不能為以後的工作和生活積累任何經驗,相反只會讓自己更疲憊。

  一次偶然的機會,魏星在網上看到一些創業者足不出戶,通過一些網路平臺成功創業一些典型案例,既然別人能做得來,他相信自己也一定可以。從此後,他利用課餘時間開始在網路上尋找一些賺錢的方法,由於缺乏經驗和技巧,所以幾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儘管家人的極力反對,他卻仍然沒有放棄,而是通過自學一些有關網路推廣、網站製作相關的知識,通過慢慢的摸索,不斷的總結前幾次失敗的原因。幾個月後,他總結出了一套獨特的方法,讓他高興的是,用這種獨特的方法,僅去年年底他就賺到了8000元。

  “對於絕大部分來講,學費和生活費都是由家裡父母來提供的,從來都是給多不給少,生怕我們在學校生活的不如意,所以我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責任,什麼叫做擔當。魏星在高中畢業那年就開始去工地幹活,一直到現在通過網路平臺賺錢,為家裡償還了兩萬元的外債,我感覺這些有擔當、有責任的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的智炳偉稱。

  一些網友認為,現在一些大學生實在太沒有衝勁了,很多家庭條件很一般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用信用卡買蘋果手機、電腦、甚至是名牌衣服。沒事的時候上網玩遊戲,看電影,很少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像魏星這樣的學生在大學並不多見,實在讓人佩服。

  雖然魏星在創業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沾沾自喜。他希望自己畢業後,在還清大二和大三兩年助學貸款的同時,繼續拓展網店的業務和規模,如果有可能的話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公司。“創業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複雜,只要用心去觀察,大膽去做,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理想都可以變為現實。”魏星笑著說。

  案例2:劉茜:不會打字的農民開網店賣土特產年入千萬

>

  在城裡長大的孩子們可能連九香蟲的名字都沒聽說過,更不要提吃了。事實上,九香蟲就是俗稱的臭屁蟲,名字有點倒胃口,但味道卻很鮮美。湖北襄陽一個叫劉茜的農民將這當地人見了就捂鼻子掉頭走的蟲子,賣出了每公斤1000多元的天價,還常常供不應求斷貨。他還在網上“炒”熱了炸知了、蜈蚣等稀奇古怪的美食。

  從農產品中挖到第一桶金後,劉茜這20多年來就專心經營“土得掉渣”的事業。文化程度雖然不高,但他卻思維敏捷,敢想敢做,早在14年前,電子商務剛剛興起時,他就趕了“頭班車”,在網上賣起了農產品。如今,他在網上將襄陽的農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還“飛”出國門,每年銷售額逾千萬元。今年5月,他註冊成立了湖北金航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走上了規模化經營的現代企業之路。

  一車冬瓜“砸”出創業門道

  7月7日,劉茜的金航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在襄陽高新區科技孵化園開業。公司設有一個大展廳,裡面陳設的都是些城裡人眼中的“新鮮玩意兒”:金頭蜈蚣、蠍子種苗、土元、土雞、土鴨、野生天麻、中藥材、板栗、獼猴桃、木耳、香菌……

  這些昔日藏在深山無人識的山貨,如今被劉茜盤成了“舌尖上的寵兒”。

  劉茜家住襄陽谷城縣,土生土長的山裡人。他有著山裡人的憨厚勤勞,卻不失精明。上世紀90年代,大多數農民都像祖祖輩輩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耕耘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但劉茜卻“不安分”,手裡沒什麼本錢卻夢想著創一番大事業。最初,他踩著小三輪車在當地的集鎮上擺地攤,售賣蔬菜、水果、大米、鍋、碗、瓢、盆等,鄉親們需求什麼他就倒騰什麼。雖然辛苦,但令他沮喪的是,幾乎賺不了多少錢。

  用劉茜的話來說,是一車冬瓜讓他真正摸到了創業的“門道”。

  “20多年前,我和妻子一起到河南南陽批發黃豆。當時租了輛小貨車,興高采烈地去詢問黃豆價格,卻發現南陽的冬瓜價格很便宜,批發價每斤兩分錢,而襄陽的零售價在兩毛錢以上。我和老婆一商量,將原本準備用來買黃豆的600元本錢,換成了一車冬瓜拉回襄陽。”至今談起這件往事,劉茜對每個細節都記憶猶新,“我一算賬,拖運冬瓜的車費比購買冬瓜的費用還高。但是我覺得,兩地差價懸殊,肯定有賺頭。於是,我們不進黃豆,改成進冬瓜了。事實上,我們的眼光還是很準的,那車冬瓜進價每斤兩分錢,我回來賣到兩毛錢,還比我們當地的賣價便宜,很快就賣光了。刨除租車費用,一次就賺了500元。”劉茜說,“那時,我們那裡很多端鐵飯碗的人一個月的工資才幾十元錢。”

  首次“觸電”日進萬金

  谷城地處鄂西北山區,當地農特產品十分豐富,綠色、無公害、營養價值高。頭腦靈活的劉茜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商機,事實上,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就是從販賣“山貨”裡賺回來的。1996年,發現茶葉銷售效益可觀的劉茜,在家鄉集鎮上開了家茶葉店。他自己先購買鮮葉加工,再拿到門店賣,雖然生意不錯,但送貨卻十分麻煩,他每天騎著摩托車往返襄陽周邊幾個縣市區,既辛苦又浪費時間。

  往外面跑得多了,劉茜開了眼界,他發現儘管當地土特產價格很低但資訊閉塞,導致外界無人來買,靠挨家挨戶收“山貨”效率低成本高,很多“山貨”來不及出售就在農戶地裡爛掉讓人痛心。

  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劉茜琢磨著如何把山裡的“好東西”及時賣出去。

  機遇在不經意間悄然來臨。2000年,劉茜在家看電視,調臺時無意間看到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欄目《贏在中國》,他第一次知道了阿里巴巴,聽到電商這個新鮮詞,知道可以通過網路釋出商品買賣資訊。這讓劉茜既興奮又發愁,憑著生意人的精明眼光,他知道,如果他把自己經營的“山貨”放到網上去賣,將是一個無限大的市場。可發愁的是,他對網路一竅不通,連最簡單的打字都不會,又如何在網上開店?

  不過,劉茜骨子裡就是個不服輸的人。他白天忙生意,晚上也不回家,泡在網咖學習五筆、拼音打字,看到鄰座的小青年在網上玩遊戲玩得火熱,他就厚著臉請求對方幫他在網上搜索“茶葉”“板栗”幾個字。不一會兒,頁面上出現全國各地購買茶葉、板栗的買家和賣家姓名、***。劉茜一一記錄在本子上,第二天,他再一個個打電話諮詢,常常一打就是上百個。

  因為劉茜經常晚上泡網咖,一度還引起了妻子的誤解,以為他不務正業。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劉茜終於能熟練打字了,也學會了如何在網上釋出買賣資訊,他立刻在阿里巴巴、淘寶註冊會員開起網店。原本,他只是抱著試一把的心態,誰知,生意好得出乎他意料。他把從農民地裡拍到的最新鮮的原生態果蔬照片放到淘寶網上,圖片一上線,生意就自動找上門來。當時,網上商家普遍開出的板栗價格每斤在2.7元至2.8元,而襄陽的板栗物美價廉,每斤售價僅為1.5元。而且當時襄陽本地種板栗的慄農多是老種植戶,按照老渠道銷售,板栗供大於求。

  劉茜敏銳地感覺到,這就是商機。他熱情邀請外地的客商來看貨,用他那輛舊摩托車帶著客商挨家挨戶上門驗貨。記得最多的一天,他騎著摩托車幫客商收購了35噸板栗,僅差價就賺了1萬多元,幾乎相當於當時一個農民一年的收成。這對一個剛起步的淘寶賣家來說,算是創造了奇蹟。

  從“二道販子”到企業家

  漸漸地,劉茜的店子在淘寶上名氣越來越大,淘寶網上買家要大量的貨,單靠自己,遠遠滿足不了客戶需求。劉茜琢磨著,錢一個人是賺不完的,於是他邀請了當地8家農戶一起成立了合作社。大家各自發揮特長,有的種植天麻、香菇、木耳,有的養殖龍蝦、土元、蜈蚣,而劉茜負責銷售,在他的精心策劃推廣下,這些土特產品不僅遠銷福建、廣東、湖南、臺灣地區,還時常跨洋過海,出口國外。

  看著劉茜把不值錢的“山貨”盤成了“寶貝”,農民們都樂意把產品賣給他,當地及周邊種植養殖的農民越來越多。

  2011年,劉茜聯合8名種植養殖能手成立谷城金航種養專業合作社,要求農民全部採用原生態種養,採用“社員+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周邊近千名農民發展種植養殖業。他發展綠色無公害養殖基地2000畝,流轉土地發展中藥材基地100多畝、苗木基地200多畝、蜈蚣養殖基地5000多平方米。基地土特產全部掛在網上,買家相中後,直接從基地現採裝車運到客戶手中,保持土特產的新鮮,並承諾顧客可來貨源基地親自採摘。

  “比如桃子,我都是在發貨前2小時到果園去摘的,沒有農藥和防腐劑,客人可以隨時到果園裡來看。”劉茜說。隨著無公害農產品網上銷售越來越火爆,他決定擴大經營規模,網店越開越多。

  最近幾年,綠色營養保健食品越來越走俏,劉茜又發現了新商機,把鄉下不吃的知了、九香蟲***臭屁蟲***等稀奇古怪的東西拿到網上賣,沒想到各大美食城競相搶購,很快銷售一空。他乾脆把所有農特資源都放在網上,現在被他搬到網站的產自田間地頭、“土得掉渣”的農產品越來越多。九香蟲每公斤已賣到1000多元,還常常斷貨。

  劉茜成功了,但他也有了成長的煩惱:合作社產品單一,在外人看來自己就是個“二道販子”,和客商談事缺少底氣。為此,從2013年起,他開始醞釀成立公司,統一規模經營。

  今年4月28日,湖北金航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在襄陽市高新區的科技孵化園成立。6月30日,專業合作社、農業開發公司完成股權變更,成為金航網路全資子公司。公司創新體驗模式,客戶不僅可以直接到田間地頭採摘,還可以到公司展廳看實物。公司採取“合作社+基地+加盟種植養殖戶+統一回收+網上+線下銷售”方式,提供種子、技術指導,帶動了近千戶農民致富。

  目前,劉茜還與湖北九州通藥業、新合作連鎖超市、中藥材有限公司等業務夥伴建立合作關係,簽訂了長期收購合同。這個昔日連打字都不會的農民,其創辦的金航網路科技公司已是“阿里巴巴”金牌會員、湖北十大優秀網商,今年公司旗下網店已實現銷售收入1800多萬。

  農產品網店一直是劉茜心目中的朝陽產業,現在的他又嘗試著在微信上銷售土特產,“我要把金航打造成襄陽地區最大的農土特產品網上銷售平臺。”劉茜對未來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