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網路創業故事

  創業活動在經濟社會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因為創業活動不僅促進社會創新,將新的知識與技術轉化為商品和服務,還解決了社會就業問題,成為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90 後”、“大四在讀”、“年薪百萬”、“專業課掛了7科”,這是網路寫手“風青陽”近來在京城某大學演講時用的幾個關鍵字。高三暑假,他為自個取下“風青陽”筆名,與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世外高人風清揚同音,短短四年,便被某文學網站奉為“最具商業價值簽約作者”。在更新迭代近乎殘酷的網路文學界,這位23歲的小夥子稱,挑選了這個圈子,天然也想穿越“大神”的窄門。被指“低門檻”的網路寫作行當,究竟是壓榨網路寫手的“血汗工廠”,還是“吸金大神”們召喚的“造夢空間”?網路寫作的生態圈究竟是怎麼?這位90後的草根作者怎麼成功逆襲?為此,北青報記者走近了以“風青陽”為代表的那群人。

  日碼萬字是常事,男作者比女作者路子廣

  “風青陽”,本名張偉煊,他出生於廣東潮汕區域的一小山村,家中排行老三,現就讀於武漢某所理工大學。當他與記者首次見面時,他穿戴一件海藍色的西裝,梳了個大背頭,臉上掛著禮貌的笑容,身邊還站著他的女友。他坦言這是首次承受媒體的採訪, “上一次上報,是武漢的媒體約我寫篇高考作文”。又說自個常和Q群的粉絲溝通,不憂慮自個與陌生人溝通。這次上京,他早已跟“風青陽”微信公號裡的6 萬粉絲們“提早存案”,“我從開始寫這部《龍血戰神》時,就許諾過每天更新1萬字。這兩天我欠了他們6000字,回校園再補上。”

  曾登上各大入口網站頭條的“心星逍遙”對媒體講起自個的寫作狀況,“每天要敲擊鍵盤幾十萬下,日復一日從未停止。每根手指都有了厚厚的老繭,那是打字時手指之間摩擦生出來的”。“風青陽”、“心星逍遙”同為玄幻寫作圈子的新秀。作為新人,日更新1萬字幾乎是他們的“標配”。“要是哪天清晨前還沒更新,我必定不敢去點QQ千人粉絲群,必定炸開鍋了。”風青陽的女朋友莎莎說道,為確保風青陽寫作不被打擾,平常的粉絲運營都由她來打點。

  至於那些已在網上如雷貫耳,如起點中文網的“白金大神”寫手--“唐家三少”,他還有別的一個外號“碼神”,曾接連86個月不斷更新,著作總字數超越2100萬字,均勻每天更新7000字。

  一位青春校園頻道的資深網編說,頻道差不多有100部小說的日更新量。大多數新人作者日均碼字1萬上下,“但真正掙錢的還是要數玄幻類的作家。在這個行當,男寫手的路子比較寬,都市、前史、玄幻啥型別都可以寫,路子廣,與之對應的讀者基數大,男作家有錢的顯著更多啊。”

  等級清楚的薪水金字塔

  即便年薪百萬也無醫保社保

  2012年,“網路作家富豪榜”讓一群網路寫手浮出水面。富豪榜上,“吸金大神”們動輒上千萬元的收入,讓許多對網路充溢願望的人看到了網路寫手的燦爛“錢景”。事實上,這些尖端網路作家已離別碼字的初級階段,稿酬僅佔現有收入的一部分。許多一線網路作家,更重視多版權運營。“大神”們的收入不斷增加來自遊戲版權、漫畫版權等。

  作為大四在校生的風青陽向記者敘述了百萬年薪的構成,僅本年《龍血戰神》遊戲版權一項就近60萬元。作為17k小說網的最具商業價值簽約作者,他的簽約身價也不菲。“咱們本來看到的更多的是光鮮的那一面。我在《龍血》之前曾寫過兩部小說,一部30萬字,另一部150萬字,都只要十幾個讀者點選率。因為我不間斷的更新,網站給了我一年6000元的全勤獎,一月也才幾百塊錢,就當零花錢。那種狀況本來挺讓人絕望的,而我無疑是新人傍邊走運的那個。”

  而在一個商業文學網站上,記者看到寫手們升級的“規矩”,作者分七個等級。“財富值”從“0”到“5100000+”,對應的是寫手們的“特權”,最直觀的,是著作引薦位的數量級遞增,直接關係到你的著作是否被更多讀者看到。17k小說網的作者參謀小路洩漏,寫手們的待遇和明星演員差不多。 “全站共有40萬簽約的寫手,而咱們要點重視的大致在10個型別著作的100名擺佈。而且這個重視名單更新很快。但名次靠前的相對固定。”這意味著作者等級金字塔越在頂端,越短少流動性。

  篇二

  12年前,18歲的尚貞濤兜裡揣著42塊錢,從老家湖北坐了20多個小時的火車到杭州的一所大學報到。當時,他最大的願望是能通過打工把大學唸完。12年後,三十而立的他通過自主創業,已是身家千萬的老闆,他從250元辦網站起步,到現在擁有5個專案公司,他的企業成為“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而他也成為杭州市優秀的創業導師,成為很多高校大學畢業生創業的指路人。人生因為夢想而改變,命運因為堅持和努力而扭轉,創業改變人生,創業同樣成就夢想。一起來看看這位80後創業者是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1983年,尚貞濤出生在湖北廣水一個偏遠的山村。父親在他出生不久後就查出患了直腸癌。經濟條件捉襟見肘的家境,讓尚貞濤勵志要好好唸書,要走出小山村,要成為家裡的頂樑柱。從懂事開始到上大學之前,尚貞濤沒穿過一件新衣服,全身上下都是打滿補丁的舊衣服,無奈的母親連20元錢一件的新外套也捨不得買給他,因為家裡的錢要留給他讀書。

  上天從不辜負真正付出了 努力和勤奮的人,尚貞濤十年寒窗苦讀,終於換來了他的大學夢,2001年,尚貞濤考上了浙江理工大學。

  金秋十月,是學校開學的日子,母親東拼西湊,給尚貞濤攢了42塊錢,揣著這42元,尚貞濤走上了他的求學路。儘管學校為他的解決了學費問題,但他還是被入駐宿舍需要繳100元才能拿到的飯卡和鑰匙擋在了門外。無奈之下,他跟班主任借了100元。

  尷尬的事情不止一次。第一次上電腦課,老師讓大家開機,從沒摸過電腦的尚貞濤連開機按鈕都沒找到。

  “開始的時候難免自卑,但正是這種差距讓我更有奮進的動力。”尚貞濤說,他推銷過輔導書,賣過鎖,當過辦公室助理,最忙的時候還得給五六個孩子當家教。“自己就像一個陀螺,為生活而奔波。”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困難和挫折沒有磨掉一個年輕人上進的心。靠打工解決生活費後,不服輸的尚貞濤又琢磨著做點“稍大的事情”。

  尚貞濤就讀的學校在下沙,當時屬於杭州剛剛開發的新城,集中了很多高校和居民。已經學會電腦的他就和幾個朋友討論,建一個網站介紹下沙的吃喝玩樂,方便本地新居民的生活。

  說幹就幹,幾個同學湊了280元錢,註冊了一個域名,建成一個簡單的網站。這個網站起名“下沙網”,如今已成為國內區縣級入口網站的成功樣本。

  “不過過程遠沒有想象的順利。”尚貞濤回憶說,當時有一個企業贊助他們,但一段時間後這家企業突然撤資,導致他們難以為繼。途中,參與創辦的多位同學選擇退出,最終只剩下包括尚貞濤在內的3個人。“那時沒想過一定要怎麼賺錢,只是覺得這樣放棄太可惜,挺多網友覺得我們的網站辦得不錯,方便了他們的生活,是這些堅定了我們走下去的信心。”

  尚貞濤團隊選擇了堅持。在接下去的兩三年裡,他們靠沒日沒夜給別人建網站打工支撐“下沙網”的發展。到了2006年,終於出現轉機。

  “我記得很清楚,第一筆大廣告是5萬元,高興壞了。”尚貞濤說,到了2007年,他們網站的收入達到100多萬元。此後,他們立足下沙多元發展,啟動了軟硬體及公益服務等多個專案,現在累計營業額達到幾千萬元。

  在競爭激烈的網際網路行業,為什麼自己的網站能逆勢而上?尚貞濤總結說:“我們以免費服務本地使用者為宗旨,使用者得到好處,自然受歡迎。”創業成功的機會是位有準備頭腦的人準備的。

  夢想可以很大,但支點必須很實。利他主義,成為尚貞濤創業的重要理念。他將公司的宗旨定為“做一份事業,福一方百姓”。“創業首先是要承擔社會責任,其次才是賺錢。這樣的創業者才能成為未來的企業家,才能走得更遠。”尚貞濤說。

  正是因為這種理念,尚貞濤在公司剛剛盈利的時候就開始做公益:他的公司與當地政府先後投了100多萬元在下沙建設了“大學生創意集市”,免費為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攤位;成立了“下沙義工聯盟”等一批義工聯盟,組織愛心人士為別人提供幫助;尚貞濤個人也堅持資助貧困學生,他常用自己的故事鼓勵貧困學生“起點不決定終點,決定終點的還有加速度和方向”。

  “中國夢,需要我們年輕人的努力。不論創業還是就業,責任與愛心都是我們年輕人不能丟掉的兩個品質。只有這樣,社會才能走在溫暖和希望的路上。”尚貞濤說。

  我們80後一代,懷揣創業夢想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很多,年輕的創業者正在為建設富強中國注入新的正能量。

  很多人都會問,“年輕人創業成功有多難?”用尚貞濤的話來總結是:“很難,窮學生創業更難,但若你願吃苦,夠勤奮,肯學習,再加上堅持,機會總會降臨。我的創業經歷就是證明。”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