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勵志創業史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大學生的創業率明顯偏低,而創業意向是創業行為最佳的預測因子,因此如何提高大學生創業意向不僅對高校開設分層次系統的創業教育有現實意義。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梅花香自苦寒來”,幾乎沒有哪一個創業者的創業經歷都是一帆風順的,創業成功人士的創業之路都佈滿了荊棘,最後通過頑強的拼搏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他們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成功的輝煌!俗話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王燕的奮鬥史。

  2008年王燕完成了技校的學業,在窗簾廠找了份普通的工作。當時老家的經濟還並不發達,工資水平也不高,工作後每月的收入不過500元。她想,在窗簾廠也不能幹一輩子,這工作也沒有什麼發展前途。於是她辭職了,想重新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可是學歷不高、沒有技術,正在她心灰意冷之時,王燕想到了創業。

  王燕在網上找各種創業專案,最終一個名叫歐丹尼牆秀的專案引起了她的注意。王燕說,她原來剛去廠裡上班的時候,廠裡的宿舍剛剛裝修好她們就搬了進去,牆面全是白的,總是給人一種很單調的感覺,而且還有一股很大的怪怪的味道,讓人呼吸都很困難。宿舍裡都是些小姑娘,女生都愛漂亮,每個人都會在牆上貼一些自己喜歡的畫報什麼的,讓自己的那一小塊地方不會顯得那麼單調乏味。她想,應該每個人都有這種心理,更何況現在人們對於居住條件要求更高了,歐丹尼牆秀應該會很受歡迎。

  歐丹尼牆秀的優質品牌,良好的信譽讓王燕更加堅信了自己的選擇,她當機立斷簽下了合同,回到家鄉的縣城,開了一家歐丹尼牆秀加盟店。

  歐丹尼牆秀加盟總部還為她提供免費培訓、傳授營銷技巧以及各種營銷技術、物流支援、廣告支援等,讓王燕的加盟店迅猛發展,營業額突飛猛進。她現在一年能有50多萬的收入,讓很多80後羨慕嫉妒恨啊。

  如今,王燕正準備開第二家歐丹尼牆秀加盟店,把自己的事業做大做強。相信憑藉著前瞻的眼光和遠大的志向,您也可以向王燕一樣,開啟屬於自己的那一片天地。

  篇二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對於創業者來說更是如此,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看到了成功給他們帶來的光環,卻沒有看到,在成功之後,他們付出了我們不曾忍受的艱難困苦。

  “牛商”指從傳統經營方式轉型到電子商務模式的成功企業,由單仁資訊集團2009年首次提出。隨著”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以”牛商”為代表的創新型企業家將成為世界商業大潮中的主力軍。第七屆”中國電子商務十大牛商”東莞區域”東莞十大牛商”評選正在火熱進行中。本版將分期推出相關企業的詳細介紹,助力東莞中小企業在”網際網路+”大趨勢下的轉型發展。

  吳愛萍

  吳愛萍,1979年出生於湖南寧鄉***劉少奇的故鄉***的小山村,從最初的工廠財務,到後來在創業成為東莞楷誠紙業有限公司創始人,一直到東莞的十大牛商之一。一路走來頗為不易。

  窮人家孩子早當家

  吳愛萍出生在於20世紀70年代末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因當時家裡比較貧窮,小時侯經歷了很多艱辛。可能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所以養成了吳愛萍對生活的條理性,而且對親情特別注重。

  因為父親是村裡的財務,受父親的影響,吳愛萍對財務方面的知識很感興趣。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她毫不猶豫選擇了財務,因學習成績優異,吳愛萍在畢業後很快找到了一個專業對口的工作。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接觸了業務方面的工作,她覺得自己也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去發展,當老闆問她想不想做業務的時候,吳愛萍義無返故的回答:“想”。

  從財務轉到業務方面,吳愛萍剛開始也有過不適應。之前的財務工作相對比較輕鬆,而做業務須到處跑,老闆當初就跟她說過:“做業務會很苦的,而且每天要日晒雨淋,會晒得很黑”。但她還是堅持跑業務,挑戰自己,雖後面她真的從一個白白的美女,晒成了黑黑的臉,連母親都說“你在外面乾的是啥事,怎麼比我還黑呢”,但是她還是堅持了下來,只為創造自己更大的價值。在這期間她得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為母則強嘗試創業

  2004年的時候是吳愛萍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候。她懷了自己的第一個寶寶,這也是她創業的主要動力。這一年她因懷孕離開了原有的公司,因當時公司假期只有20天,所以她離開了原有的公司。生完小孩後一個月,她就出來重新找工作,有了孩子後自己的責任更重,本想回到原有的公司上班,但公司只有財務的職位,自己做了那麼多年的業務不能這麼荒廢。

  所以她想著自己是否也可以單獨做。可能女人都是“為母則強”。雖然創業中有很多的辛酸,但她沒有放棄過,她想著要給小孩創造更好的成長空間,當她在小孩還不滿半歲的時候,她遇到了加多寶的老闆,加多寶的老闆對她人品的認可,在2005年成功成為了加多寶包裝紙的固定供應商。

  居危思安,想到就做到

  吳愛萍是一位“居危思安”的人,不會因為當時的安樂,而忘記危險的存在,與加多寶的合作讓公司業績迅速提升,但也讓她感覺到了,一個客戶的訂單佔居了整個公司80%的業績,這是不合理的,但當時又沒有過多的精力及財力去組建業務團隊,或去市場開拓業務,如何能讓自己公司改變現狀,這是她想到最多的問題。

  當吳愛萍從她姐那裡聽到網上也可以做業務的時候,她想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選擇在網上去開展業務呢,這樣不用組建團隊,也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外面找客戶,就能讓讓客戶找到我們,從而可以增加公司的業務量,想著覺得是可行的,就抱著試試的想法,去報了單仁資訊的課程,並去聽了三天的課程。通過三天學習,讓她的想法得到了更大的開拓,她想到了,我可不可以做牛皮紙以外的產品,但又不與現在的產品相差太遠。

  她是一個想到就會去做的人,吳愛萍鎖定了兩類產品:淋膜紙和離型紙,這樣自己即可以把控好產品的原紙,也能讓自己跨進一個新的領域,產品定好了,方向也有了,她就馬上去開拓網上的市場,通過兩個月的時間搭建了公司的官網,組建了自己的網路團隊,從學校招來應聘畢業生,自己親自指導,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教給她們,讓她們懂得如何做得更好。一開始也走了些彎路,效果也不是特別的明顯,但是在第三個月的時候,接到了網路上的第一個詢盤,而且這個客戶還是一個很有名的企業“保羅集團”,這讓吳愛萍更加堅定了對網路營銷的信心,更加堅信走下去只會更好。

  成長,只為下一次的蛻變

  現在的吳愛萍從網路營銷中已經走了3個年頭,也讓她更深的瞭解到了網路營銷是可以為中小企業獲得利益的。初期的她只想投進去的成本可以收回來就可以了。現在每天的詢盤持續上漲,從5個到8個至10個再到現在的一天15個,從剛開始的業績下滑為50萬一個月不到,到現在的200萬一個月,從很多大客戶的不敢想,不敢做,到現在的很多上市公司都找楷誠合作,每一次的成長,都是看得見的成長,每一次的進步,都是一次蛻變。

  吳愛萍就是這樣一個,勇敢、自信、出得了廳堂、入得了廚房的現代知性女性,網路營銷帶給她客戶,也帶給她更多的成長及自信。

  篇三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窮則思變,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一個窮人能做什麼生意?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只要你善於掌握自己的命運,窮人也能翻身做富人。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隨著小編一起看看吧。

  20年前,在浙江台州路橋至黃岩、椒江的土路上經常走著一位挑著小五金的小姑娘。有誰會想到,就是這副肩膀挑出了一個年產值5000萬元的企業,就是這個姑娘,日後成為首屆中國企業成功女性、浙江省“三八紅旗手”。她就是全國八屆婦女代表,擔任浙江省政協委員、省婦女聯合會執委、台州市政協委員、路橋區政協、路橋區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等社會職務的邵霞飛。

  “姐妹們,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只要我們自信、自尊、自強、自立,失地又算得了什麼,我們一樣可以創業,一樣可以過上幸福生活。”

  2004年5月11日下午,在臺州市路橋區巾幗創業報告會上,全國先進女職工代表,浙江競巨集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邵霞飛的一番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動了臺下300多位被徵地婦女。讓她們感動的,不僅是她成功的創業經驗,更是她曲折的人生道路。

  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1980年,邵霞飛高中畢業,那年她16歲。要是現在,16歲的女孩,可能還在母親的懷裡撒嬌使性。可邵霞飛沒有這麼幸運,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邵霞飛早早地擺起了地攤。為了節省幾角錢的車費,她經常挑著螺絲刀等小五金,走到黃岩、椒江趕集。每把螺絲刀進價1角5分,售價2角,一買一賣之間,只賺5分錢。

  有一天,邵霞飛帶著10歲的小妹妹去黃岩趕集。回家時,由於班車時刻的變化,末班車從5點鐘提前到4點半,她錯過了末班車。如果坐另外的車,從黃岩到路橋要花8角錢,可乘班車只要4角錢。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為了省下這幾角錢,她帶著小妹妹步行回家。走到馬鋪橋,小妹妹的肚子餓了,走不動。她只好騙小妹妹,馬上就要到家了,走幾步,坐一下。她又怕小妹妹走壞了,最後乾脆揹著走。等她們回到家裡,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5個多小時走了40多里路。她的腳也走痛了,鞋底走穿了。媽媽看到她這副樣子,禁不住淚流滿面。

  就這樣擺了兩個月的地攤,邵霞飛聽說永嘉黃田的塑料眼鏡生意不錯,於是改做眼鏡生意。她從永嘉黃田進貨,每副塑料眼鏡1角8分,拿到上海去賣,每副2角5分,只賺7分錢。賣了眼鏡,還要帶點回頭貨,她從上海買進牡丹香菸,再到溫州賣出,每條賺1元錢。在上海,為了多買香菸,她早上5點出門去排隊,每排一次只能買1條,一個上午下來,一共買4條。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為了節省開支,她在居民家裡搭一個地鋪,每晚住宿費4角,伙食費每天1元5角。從永嘉到上海,從上海到永嘉,一個星期來回1次,一個月來回4次,靠著腦子活絡,省吃儉用,每月也有四五百元的收入。

  後來,邵霞飛到蒼南宜山做短褲生意,每條進價2角5分,拿到上海賣3角。為了趕時間,她早上兩三點鐘就去市場,一個攤位一個攤位地收購。從溫州到宜山,如今通了高速公路,只要個把小時的車程,可當年舟車顛簸,要耗10個小時。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早上5點,她從溫州乘汽船到瑞安城關***船費5角***,挑著擔子走到飛雲渡,從飛雲渡乘車到平陽鰲江***車費1元***,再從鰲江乘船***船費2角5分***,下午3點到蒼南宜山。這樣風裡來雨裡去,做了半年,辛苦是辛苦,每月也有1000元收入。

  有一天,她爸爸說,女人做生意不行,有人說閒話,叫邵霞飛跟姨媽一起到天津補鞋。她心裡雖然不樂意,還是服從了。1981年,邵霞飛第一次來到了北國的天津。因為適應不了那裡寒冷的氣候,加上風吹雨淋,她的臉部都凍爛了。好在她腦子活絡,生意慢慢好起來了。剛開始擺攤,坐等生意上門,每天賺5元;

  後來挑擔串門,生意好了一些,每天賺10元;再後來在大橋道8號路市場門口擺攤,那裡過往行人多,生意火爆,每天能賺20元。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雖然錢賺得不少,但家中還有4個弟妹,加上母親生病,開銷很大,她把賺來的錢都寄回家。

  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既當姐姐又當娘

  到了1984年,邵霞飛的爺爺去世了,她回到老家,重操舊業,又做起生意來了。從永嘉橋頭購進鈕釦,販到寧波鹹塘街小商品市場銷售。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開始她身邊只有300元本錢,但生意上軌後,兩個月不到,就賺了1200元。

  1985年,邵霞飛的生意越做越大,但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有一次,她接到寧波青春服裝廠***雅戈爾的前身***的一筆單子,要一批有機玻璃鈕釦。當晚,她慌里慌張地趕到永嘉,第二天就把鈕釦拿回來,結果進的是塑料鈕釦。沒辦法,她只得再次趕到永嘉進有機玻璃鈕釦,而價值2000元的塑料鈕釦就積壓了下來。

  出門在外,天天在生意場上奔波,身體上的疲勞倒在其次,但遠離親人而造成的精神上的痛苦時時困擾著邵霞飛。有一次,在溫州去寧波的路上,車到路橋已是後半夜1點左右。有一個月沒看見媽媽的邵霞飛,心裡非常掛念,於是一個人下車回家。當時天下著大雨,回到家裡,全身都淋溼了。媽媽抱著淋溼的邵霞飛唸叨著:“兒呀,媽媽對不起你呀!”那天晚上,孃兒倆一夜未睡。

  就這樣,由於邵霞飛的吃苦耐勞,省吃儉用,一年下來,賺了1萬多元錢。可厄運隨之而來,邵霞飛的媽媽匆匆地離開了人世。那年小弟弟只有9歲。長女當母,還未成家的邵霞飛早早地挑起了母親留下的重擔,重新鼓起了對生活的勇氣,憑著一股衝勁和堅韌的毅力,把寧波、溫州等地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為了照顧弟妹,邵霞飛直到1988年25歲那年才結婚,落到了大妹妹的後面,而當時一般農村姑娘20歲左右就結婚了。

  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事業無窮年

  1991年下半年的一天,村裡的老支書語重心長地對邵霞飛說:“霞飛,我知道你在外面幹得不錯,但我們村至今沒有一家企業,回來辦 廠吧。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做生意是你一個人富,如果辦個廠,能解決好多人的就業問題,到時你可是功德無量啊!”老支書幾句樸實的話語深深地打動了她,想了幾天幾夜以後,終於下決心:回家辦廠。

  1992年3月,邵霞飛投資20萬元,租了村裡的兩間房子,購買了裝置和原料,成立了黃岩縣競巨集線廠。

  廠辦起來了,可邵霞飛什麼也不懂。她到杭州春光絲織廠請師傅,可廠裡怎麼也不肯派人。她想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已經全部押線上廠上,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邵霞飛就在廠裡坐了兩天兩夜,不吃不喝不睡。廠長心有不忍,叫她去食堂吃飯,但她堅決頂了回去:“人不去,我不吃。”就這樣,邵霞飛深深地感動了廠長,給她派了兩名技術員。

  機器裝置安裝好了,生產啟動了,社會上的地痞也來光顧了,向邵霞飛要2萬元。邵霞飛自然不答應,凶殘的歹徒就糾集了七八個人,大打出手,不僅砸碎了廠裡的玻璃,還把邵霞飛打得頭破血流。為了帶動鄉鄰共同致富,好好的生意不做,來村裡辦廠,反而遭此回報,邵霞飛有點心灰意冷。

  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屋漏偏逢連夜雨

  第二年,黃岩民航機場準備擴建,根據規劃,邵霞飛租的廠房要拆遷。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為了避免再次受制於人,她想造自己的廠房,可錢從哪裡來?所有的積蓄都已經投進去了,還沒有產出,於是向銀行貸了10萬元,造了17間廠房。這是她平生第一次貸款。她把機器裝置搬進了屬於自己的廠房,損失了10多萬元,只拿了政府給的6800元補貼。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廠房搬好了,正當邵霞飛準備放手大幹的時候,那幫歹徒又來找麻煩。歹徒跑到她爸爸家中,謊稱邵霞飛欠款2萬元,又打電話威脅:“你錢不拿來,你爸老命都難保。”最後,在公安人員的幫助下,歹徒落入法網。

  邵霞飛雖然歷盡坎坷,但企業辦得紅紅火火,穩健發展,1992年產值50萬元,1993年100萬元,1994年200多萬元,1995年500多萬元,2003年達到5000萬元,2004年達到8000萬元。一個人做什麼生意好?邵霞飛明白,不能與時俱進勢必要落伍,為時代所拋棄。2002年,她在寧波徵地40畝,建設廠房1.7萬多平方米,成立了“寧波競巨集服飾有限公司”。邵霞飛的事業又上了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