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奮鬥創業故事經歷

  有志不在年高,成才不問出處,創業的路徑又豈有高低貴賤之別?看看那些名人創業的經歷,感受他們的精神,激勵自己的創業鬥志。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名人奮鬥創業故事經歷,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創業十餘載,他在情趣用品市場找到了自信

  十年前,市面上還沒有情趣用品的概念,大家對這一消費業態的印象也大都停留在狹窄的街道巷弄,簡陋的小門面和小店門口“成人用品”四個醒目的大字。不時會有行色匆匆的人們路過這樣的小店,有意無意的瞟上一眼,但鮮少駐足,更不用說旁若無人的進入。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人們對兩性等敏感話題的態度越來越開放,情趣用品行業早已聚集了醉清風、他趣等一大票掘金者。王偉民是最早一波進入情趣用品的掘金者。

  天生愛折騰

  王偉民入學早,比同齡人早熟,十幾歲買卡耐基全集,讀財經類報刊,提起商界名家總是滔滔不絕。

  他的母親是老師,父親一直經營著當地小有名氣的工廠。王偉民從小都想自己做點兒事情。大學一結業,他就和幾個同學開始了農產品銷售的生意。當時朋友家有一個廠,王偉民就負責做武漢的總代理,把廠裡的貨拉到武漢,再把產品推到商超做分銷。因為沒有什麼經驗,這次創業在4個月後就宣告失敗。

  隨後,王偉民輾轉到重慶找工作,當時通訊行業剛剛開始蓬勃發展,他進到了一家手機批發公司上班。但這段工作經歷只讓他安穩了大概兩年時間。

  他做過很多專案,其中包括機票代理生意和油漆銷售。在這兩個領域都接連碰壁,發現裡面的機會早已被瓜分殆盡,王偉民頗為失落。

  思來想去,他最終把目標鎖定在了網上賣東西,一是當時網際網路還不是特別發達,自己也喜歡網際網路方面的東西,創業有很大的機會;二是自己的弟弟做研發出身,弟媳幹網頁設計,技術不愁。

  但是賣東西需要進貨,尤其本地沒有貨源的話啟動資金會更大。王偉民當時只有從家裡借的兩萬塊錢,前幾次不太順利的創業,也讓家裡人對他的這次創業有點懷疑的態度。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偉民看到了一則情趣用品廣告。經過一番市場調研後,王偉民發現這個行業產品的利潤非常高,一塊錢的東西可以賣到三四塊錢。更為關鍵的是,競爭不太激烈,通過搜尋引擎搜尋,重慶只有幾個商家在百度上打廣告,大部分以實體店為主,網上只簡單搭了個系統,沒有太大的競爭力。

  王偉民認為這事能幹。2006年,沒有人脈,也不知道該去哪裡進什麼樣貨的王偉民,著手搭建了情趣用品獨立網站趣網,並從最初的在雅酷風情***重慶當地從事情趣用品銷售與批發的企業,現已關停***手裡拿貨銷售開始了這次已經長達10年的創業。

  一波三折的情趣用品生意

  十年之後,也就是2015年,趣網的銷售額為一億七百萬元。

  “這個行業被大家炒的太厲害了,業內的觀點是除了安全套市場之外,全國情趣用品市場規模保守估計也就是五、六十億的市場,目前應該沒有哪一家憑著獨立網站能做到一億的。”王偉民信誓旦旦地表示。不過,春水堂曾公佈在2014年就已獲得接近3億元的銷售額。

  儘管銷量不錯,但是趣網在起步之初並不順利。在趣網發展到大概半年左右的時候,王偉民發現情趣用品行業有很多痛點無法解決,比如當時的情趣用品大部分是仿人器官的樣子,外形過於暴露,質量也不太好,當時的廠家不多,王偉民心裡就打起了鼓。

  期間王偉民把重心向保健品行業做了一些轉移,情趣用品還是按照原先的方式一直掛著,能賣一點算賣一點。這樣的日子到了2008年發生了轉變,當時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國家對網路環境進行整頓清理,一大批情趣用品電商網站都受到了影響。在這波整頓影響下,王偉民暫停了情趣用品的業務。

  不過王偉民並沒有閒著,因為當時公司現金流比較好,銷售保健品也需要購買流量,王偉民想著何不把這些購買的流量再賣出去。打定主意,2008到2012年間,王偉民又陸續建了兩家垂直類女性網站。依靠倒賣流量賺差價,王偉民那段日子過得相當舒坦。

  很快新的問題又來了,這些網站倒賣的流量是收購來的,後期流量收購成本越來越高,公司鋪的攤子又比較大,王偉民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是否要拾起情趣用品業務。

  在他看來,這個行業雖然不會爆發,但私密性決定了它非常適合以網際網路的方式做。隨著消費人群的改變,80後,90後對此類產品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未來市場規模無疑也會進一步擴大。

  如何打響翻身仗?

  2012年重新聚焦業務之後,這個行業已經遠不是當年的競爭狀況了,包括春水堂、她趣等一系列情趣用品品牌崛起。趣網重新面臨挑戰。

  “趣網的團隊是做流量出身,電商B2C最難解決的就是流量問題;趣網做網站形式,也有自己的技術團隊;我們之前也在情趣用品行業做了很多年,有一定的理解,加上那個時候馬佳佳把情趣用品電商重新推上了風口浪尖,從各個方面來講趣網的時機都到了。”王偉民判斷。

  王偉民將趣網的核心競爭力定位在產品上,原先消費者大都不知道購買什麼樣的產品,趣網成立了專門的產品經營團隊,以買手製供應鏈管理模式把控產品。

  在物流方面,趣網在重慶有自己的倉庫,順豐發貨。今年3月份趣網還將採用分倉發貨,進一步提升使用者物流配送體驗。

  目前趣網主要通過商城、APP、微信端,京東、淘寶等平臺進行全渠道銷售。“移動端其實是我們絕對的主力,佔了70%的銷售量,我估計未來可能會達到85%或者的銷售規模,這也是我們未來發力的重點。”王偉民稱。

  趣網的盈利模式比較簡單,基本來自於產品銷售的差價。不過通過此前沉澱的高階消費群體,目前趣網也在開始探索更多的盈利路徑,比如正在與中高階品牌商進行營銷合作。

  “未來趣網也可能找一些品牌商在趣網平臺上推廣品牌。”王偉民對i黑馬錶示。“我們的規劃是2016年做到2億的規模,三年之內做到十億的銷售規模。”

  二

  從校園飾品店到500餘家店面,茶馬雲南的擴張之路

  茶馬雲南發源於美麗而又神祕的雲南,是一個民族飾品連鎖品牌。從2003年到2016年,茶馬雲南用了13年時間,將一家校園飾品店發展壯大到擁有500餘家店面。

  2003年,1家校園飾品店;

  2005年,1家直營店;

  2006年,3家直營店;

  2009年,50餘家店面;

  2012年,300餘家店面;

  2015年,500餘家店面......

  對開店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這樣的擴張速度並不是多快,這樣的規模也並不是多大。然而,從最初的小本經營到資本入駐,再到準備上市,茶馬雲南一步一步走得很穩健。茶馬雲南這一路不是單純地販賣商品,而是在不斷挖掘產品文化內涵的同時,站在時尚前沿,將時尚與民族風相結合,使品牌實現持續發展。

  深挖產品文化內涵

  茶馬雲南的前身是一家校園飾品店,是由茶馬雲南現任董事長蘇建益創立。蘇建益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雲南人,大學期間,蘇建益將民族飾品從雲南帶到長春,並將其由地攤發展為一間小小的校園飾品店。茶馬雲南之所以注重深挖產品文化內涵,一方面,蘇建益對雲南的民族文化感情很深;另一方面,產品只有融入文化才能持續發展。

  最初的時候,茶馬雲南將產品融入了很多雲南文化的東西。很多產品設計採用了雲南麗江的東巴文化元素。產生於1000多年前的東巴象形文字被稱為“文字活化石”,是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茶馬雲南在有些產品上就採用了東巴象形文字進行設計,這些文字本身就具有意義,它們讓產品變得更美觀,更有文化內涵,也對傳承東巴文化也非常有意義。

  隨著茶馬雲南的發展,茶馬雲南的產品設計不再侷限於雲南文化,而是擴大到整個民族文化。茶馬雲南深挖民族文化飾品背後的文化內涵,賦予每一件飾品獨特的含義,也讓茶馬雲南產品更加多元化。

  打造民族快時尚

  茶馬雲南董事長蘇建益認為民族文化要服務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在打造民族風的同時,要把時尚放在前面。於是,茶馬雲南將民族風和時尚相結合,設計出很多時尚、美感而又實用的產品。“茶馬雲南”的連鎖店裡,飾品琳琅滿目,有首飾掛件、皮畫、蠟染畫、土陶工藝品、木刻工藝品……

  快時尚因能給顧客提供多樣化的時尚選擇而備受消費者青睞,茶馬雲南也搭上了快時尚的列車。“快時尚”跟“時尚”的區別在於一個“快”字,產品更新速度快。茶馬雲南聚焦18歲-40歲目標人群,每月根據市場動態更換新品100餘款,平均每天都有至少3個新款問世。另外,快時尚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大眾化、平民化。在產品定價方面,茶馬雲南不像某些藏飾品店、印巴飾品店產品價格偏高,品種單一,消費群體太窄。茶馬飾品在獨具特色的前提下,產品多樣化,價格分高、中、低檔,價格從最低的十幾元到500元左右都有,照顧了多種消費群體。

  預計2017年登陸新三板

  據茶馬雲南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湯國慶透露,茶馬雲南預計於2017年登陸新三板。

  事實上,早在2014年,茶馬雲南董事長蘇建益在一次採訪中說過,茶馬雲南未來可能會上市。

  2015年,茶馬雲南兼併民族印象,成為米蘭世博會特許供應商。這也為茶馬雲南的上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同年11月,茶馬雲南新品釋出會暨上市簽約會在京舉行。茶馬國際和中央直屬企業“中郵證券”簽約,由中郵證券擔任茶馬國際新三板掛牌的主辦券商,並擔任本次改制、規範的財務顧問,以及條件具備時茶馬國際轉板上市的保薦機構,為茶馬國際提供專業服務。這表明茶馬雲南離上市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