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創業做老闆致富故事

  當前,中國已經進入網際網路+ 時代,新一輪網際網路創業浪潮正在形成。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現在有很多的人因為相同的原因結識相伴在一起,有著共同的理想,進行創業,

  “吃貨”瞄準市場空白髮力爆紅深大

  廖修宇所學的物理專業偏理論研究,但他並非學霸。大三期末考試前,一位朋友大快朵頤了小廖做的水果沙拉後意猶未盡地說:“你這個手藝應該拿去賣錢啊!”

  言者無心,一直想創業的廖修宇卻有了主意。“學校裡面有賣水果的店鋪,也有做水果沙拉的餐廳,但還沒有把水果沙拉送上門的服務,而且他們做的沙拉沒我做的好吃。”在此之前,小廖在學校開過餐館、幫人倒騰過衣服,還開過網店,“要麼是小打小鬧,要麼是給人打工。”他還在深圳大學一個名字非常“高大上”的學生創業實踐社團——“亞太學生企業家協會”當負責人,“其實創業的是少數,大部分人就是弄個分享會,拿著雷軍、馬雲什麼的故事過乾癮。”上個寒假,小廖拉來社團裡另外四個同為“吃貨”的學弟學妹,開始醞釀創業的“巨集圖偉業”。

  伴隨新學期開學,“水果甜心”招兵買馬正式上線。其實這個專案就是自建廚房和物流,通過微信推廣等網路銷售,讓兼職的大學生送貨員將一盒盒切好的水果或沙拉送到客戶手上。但沒想到服務一經推出很快在學校爆紅,到期中考試的時候,小廖儼然是手底下有上百號人的小老闆,月銷售額也已經高達五萬。

  靠“講故事”開啟科技園市場

  “佔領”校園後,小廖和他的小夥伴們盯上了深大旁邊“蛋糕”更大的科技園市場。

  “我們一開始不懂怎麼去俘獲那些白領客戶的心,”廖修宇說,“最開始我們採取派單、優惠等粗放的營銷方式,效果很不好。”出了學校,市場競爭就更激烈了,布點密集的百果園等企業也為客戶提供了現場選水果、切水果的服務。“我們的供應鏈不如他們、運營成本又高於他們。”

  於是,小廖團隊把自己溫情滿滿的創業故事印上傳單、發在微信公號上,“我告訴客戶我們是一個大學生創業團隊,對產品和快樂有極致的追求。”同時,為了實現差異化競爭,“水果甜心”轉型主打西式冷餐配送等多元服務。

  “他們最初是好奇,後來是感動,網際網路創業的故事極易在南山區科技園引起共鳴。”一位客戶在微信平臺的互動中告訴“水果甜心”的主頁君,“水果甜心”的創業故事讓他想起了十多年前租住農民房、有朋友有激情的創業歷程,“我把你們的故事告訴我的員工和夥伴,現在他們不少人也成了‘水果甜心’的忠實粉絲。”“水果甜心”六月份在科技園的銷售資料已經突破五萬元,現在小廖整個團隊月銷售額高達十萬元。

  做生產快樂的“創二代”

  其實,廖修宇的父母是企業主,小廖是家中獨子,“他們一直希望我去繼承家裡的服裝公司,卻沒想到我走上和賣衣服南轅北轍的創業之路。”在這個與家族企業的經營範圍毫不搭界的商業領域,小廖“沒爹可拼”,本是可坐享其成“富二代”,卻成了地地道道的“創二代”。他告訴記者,他現在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賺到的錢自己一分不留,全部拿來進行下一輪投資。

  家裡對小廖的創業“不轉發、不評論、不點贊,也不遮蔽。”小廖說,“他們那輩人覺得我這是小孩過家家成不了大氣候,但另一方面也好奇我最後能折騰出什麼東西。”

  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小廖相信“體驗消費”和“粉絲經濟”,現在他們團隊的主要著力點是做線下活動。小廖認為,他的“員工”絕大多數是學生,“兼職也不光是為了掙錢,主要是圖一樂、認識朋友,”而他的客戶也都是新銳的年輕人,“我們會多策劃諸如吃貨分享會、單身派對之類的活動。因為我們如果僅僅立志於送外賣就沒什麼意思了,我們更希望為大家生產快樂和正能量。”

  現在創業賣產品要尋找更多的銷售渠道,而且微信營銷有著非常廣闊的資源,讓人們的盈利變得更記得豐富了,微信營銷,名符其實的好的產品銷售渠道。

  二

  馬月,男,前美空創始人,帶領團隊創辦顏值***原名星雲網XINGYUN***出任執行長。其實他還有個身份最近上了頭條,就是劉翔的前妻葛天的前任男友!馬月透露在創辦“美空網”時,兩人在相識一年多後走到一起。

  馬月稱:“葛天是一個很好的人,對我的創業專案很支援。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她一直都很幫忙。葛天性格大氣豪爽,家庭優越,網友不該一邊倒指責她‘貼’劉翔。我也不是第三者,只是一個創業者。”馬月證實,他的二次創業專案已獲得來自深創投的4000萬A輪融資,在初創時期該公司還曾獲得來自黃曉明的200萬元天使投資。日前,他向我們詳細講述了作為一個對技術一無所知,並且在網際網路領域沒有人脈關係的創業者,在創辦美空過程中所遭遇過得那些“坑”。

  你看馬化騰在騰訊只有10%的股份

  ,馬月離開了自己一手創辦的美空,總結與反思美空創辦的得與失後,開始了他的二次創業生涯。馬月回顧說,創辦美空實屬偶然,一次時尚圈聚會中,馬月認識了一位傳統領域的投資人,在向對方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後,投資人問需要多少錢多長時間來做。馬月回答說需要1500萬人民幣和3年時間來做。投資人立刻同意,不過隨後提出了給創始團隊30%股份,自己持股70%的要求。

  那時候的馬月對網際網路一無所知,對股權、融資等沒有任何概念,初期對30%的持股比例有疑問,但是一位時尚圈的好友告訴他:“你看人家馬化騰在騰訊也只佔股10%左右,你一下拿30%的股份肯定沒問題。”聽取了好友的建議,馬月同意了投資人的建議。當時他沒想到的是,創始團隊30%的股份在公司中沒有控制權,而這也正是美空後來衰落的最重要原因。

  因為程式問題網站推遲半年上線

  既然是做網際網路,就必須要有程式,但是時尚圈出身的馬月認識大批的模特、經紀人和演員,唯獨不認識碼字農。這個時候,又是在朋友的推薦下,他跑到北五環認識了一位據朋友說非常厲害的程式設計師,對方婉拒了邀請加盟美空的要求,但是允諾可以以兼職身份為馬月開發程式。程式開發到一半,要進行上線測試的時候,馬月發現花極高價格請來這位很牛的程式設計師寫出的程式碼卻根本用不了,這直接導致網站上線被迫推遲了半年時間。

  9158與周鴻禕曾提出投資邀請

  馬月回顧,在最初的設想中,美空是做一個設計師、插畫師、模特的線上經紀平臺,但上線後發現大家都是來看美女,於是他索性就請了一批模特開始拍大膽照片,並在拍攝統籌上做到極致細節。由於拍的比較性感,在沒有任何推廣的情況下,僅靠口碑傳播就帶來了大量流量,並且有15%的海外流量來源。

  “性感引來很大的關注度,為此我們還做了美女排行榜。”馬月回憶說,憑藉美女帶來的影響力和流量,他也成為很多網際網路人士關注的焦點。先是9158***一個網路視訊卡拉OK平臺***提出了入股的要求,9158創始人傅政軍告訴馬月:你們就是高階版的9158,大家可以一起來做。而後,周鴻禕先是對美空和馬月的做法提出了批評,隨後也建議美空的美女與大量360的使用者很契合,他願意參與進來。

  風投們也接踵而來,IDG、今日資本都找過馬月提出過投資的提議。面對9158、周鴻禕與VC們,馬月並不是沒有心動,但是佔股70%的投資人拒絕了這些投資邀約,而創始團隊30%的佔股比例在公司重大決策中並沒有太多話語權。

  被迫出走 低價賣出美空30%股份

  尺度為美空帶來了大量流量,也帶來了質疑與批評的聲音。因為媒體的批評,原計劃在美空進行廣告投放的廣告主放棄了投放計劃,而很多模特也因為外界將美空與色情溫床劃上等號的原因開始刪除自己的美空賬號,這直接導致美空流失了近10%的會員,並在商業化探索方面完全失敗。

  “遇到這些挫折的時候,投資人也開始不支援我們。”馬月說,投資人那個時候開始告訴創始團隊不打算繼續投資,半年內讓美空自負盈虧。這導致後來幾年美空狀態越來越不好,一切花錢的東西都不敢做。馬月曾提出過MBO的計劃,但由於價格問題沒有談攏,最終他以80萬元的價格出售了創始團隊持有的30%股份,並帶領核心團隊成員離開美空。

  二次創業 創辦文化娛樂社交平臺

  馬月離開美空之後,開始了第二個創業專案“星雲網”,該專案是一個垂直文化娛樂社交平臺,面向文化娛樂及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士。他透露,由於葛天身在娛樂圈,曾為星雲介紹過很多娛樂圈的明星朋友加入星雲。“葛天對我創業很支援,但總感覺兩個人都在工作,看不到頭。做娛樂圈的網際網路產品看似是挺光鮮,但更多的工作內容是加班做產品、設計和使用者體驗。這和外界感受到的是不一樣的。”馬月表示,自己和與葛天分手是因為雙方工作太忙,且自己創業,雙方相處時間太少。

  在好友黃曉明過生日的Party上,馬月表明想做“星雲”,一個娛樂行業的垂直文化社群。黃曉明問馬月,這錢是一般需要還是特別需要,馬月回答“特別”,黃曉明果斷決定投資200萬元,還沒簽合約就打款100萬元現金。

  除了黃曉明,星雲的另外兩個天使投資人是著名科技企業家龔虹嘉、清科集團創始人倪正東。

  就在下半年轉型之時,星雲完成了A輪融資,由深創投、啟賦資本共同投資的4000萬元。截至底,星雲使用者超過100萬,日活躍使用者達到7萬人。

  目前星雲團隊大約有30餘人,馬月表示融資後將擴大團隊規模,增強技術方面的實力,並在大眾渠道進行品牌推廣。馬月透露,星雲有意在成立影視公司,並涉足藝人經紀領域,通過資料分析和挖掘,提供娛樂精準營銷參考。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