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口才的藝術培養

  領導口才的歷練,首先是要了解領導語言的特點,任何知識都是隻有理解了才能掌握。下面學下來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領導口才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領導口才的含義

  所謂領導,它是一個相對概念,對上是下屬,對下是領導,對內對外是同志。但它的基本特徵是:有一定的職務頭銜,以做人的工作為其主要工作物件,在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單位,處於統領、指揮地位,並對周圍及下屬起導向、引導和指導作用的人。為了履行自己的職責,在其位謀其政,當一名上級信任、下級擁護的稱職領導,就必須善於從積極的方面表現自己,影響下屬。

  所謂口才,顧名思義就是口語交際的才能,換句話說,也就是善於講話。古希臘的一個寓言之所以把舌頭比作怪物,是因為它能用最美好的詞語來讚譽人,也可以用最惡毒的言辭來詛咒人,它能把螞蟻說成大象,也能把小丑說成國王。所以,我們才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的古老俗語。

  領導口才藝術的培養

  口才領導幹部口語表達的要求

  領導幹部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是大政方針、計劃指示的決策者和主要執行者,他們要通過口語表達來研究問題、部署工作、發號施令,要通過口語表達來發動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領導幹部的言論往往指導著所領導地區、部門、單位的全域性工作,關係到國計民生,牽動著千家萬戶,重要領導幹部的言論還會引起國際反響,影響到國家和人民的權益。因此對領導幹部的口語表達應有高標準嚴要求,概括地講領導幹部的口語表達應具有以下特點:嚴肅性、準確性、鮮明性、群眾性、權威性。

  領導幹部工作口語的型別

  領導幹部為開展工作而進行口語表達時,因工作的目的、性質、內容的不同,所使用的口語也各有不同的特色和要求,主要有商討性的口語、闡發性的口語、鼓動性的口語、批評性的口語、指令性的口語、慰問性的口語、悼念性的口語等七類。

  領導幹部演講語言

  領導幹部的演講語言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語言要新鮮,不講套話、空話。

  ②語言要準確,不講大話、假話。語言的準確性來自思維的精確性,只有想得明白,思考得周密,才能講得準確,講得恰如其分;要根據不同的聽眾,挑選精當的語詞,運用盡可能嚴密的邏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信口開河或泛泛而談是不會抓住聽眾的。

  ③語言要通俗,儘量使用人人都懂的,有地方特色的群眾語言,反映群眾的感情、呼聲、心願和脈搏跳動的心裡話,象一些口頭語、成語、順口溜等等。群眾語言講起來琅琅上口,容易使人接受,能夠達到較好的宣傳效果。

  ④語言要簡煉,不講抽象話,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囉嗦,抽象。一般要注意3點:

  a.是去掉口頭語和多餘的嘆詞,如“這個”、“那個”、“反正”之類的口頭語或“嗯”、“啊”之類的嘆詞;

  b.是去掉多餘的話,三言兩語能講清楚的,不要拉拉扯扯地講半天。

  c.是避免重複。演講時為了強調某一點,有時需要重複,但非重點的地方不能重複。

  d.語速要恰當,不要拿腔拿調、不要在不該停的地方停頓,以免造成誤會。

  e.講究詞語的修飾和表達技巧。

  領導幹部作報告的技巧

  ①充分準備,熟悉講稿。不管是自擬的報告稿還是祕書根據領導意圖擬的報告稿,報告人事前必須字字句句認認真真讀兩三遍,除了在內容和形式等大的方面從嚴把關之外,對容易讀錯的字,陌生的人名地名術語,拗口的句子等要特別注意,保證讀準讀熟說流利。

  ②清晰流暢,語速適中。作報告最好用普通話,或者用大多數聽眾熟悉的本土話。大小標題和重要的句子可以適當重複;使聽眾句句聽得清,思路理得清,重點記得清。

  ③莊重自然,精神奕奕。既不能嘻戲輕浮,又不能聲色俱厲,拿腔調擺架子。身強力壯的中青年幹部最好站著作報告。

  ④根據講稿,又不拘泥於講稿。除了重要會議上的正式報告***如向人大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必須一字不掉地照稿宣讀之外,一般應該“講”報告,而不是“讀”報告。報告人按照講稿或提綱的層次結構,靈活自如地講述,可以根據聽眾的反饋和現場的實際情況,對講稿作些增刪補釋。如舉例,可以按講稿舉,也可在現場信手拈來舉;聽眾不很明白,可以多舉兩例,大家已不言而喻可以少舉例和不舉例。

  ⑤注意反饋,交流感情。作報告切忌埋頭照讀不理聽眾,即使是照本宣讀的正式報告,報告人也要不時抬起頭來掃視全場,用目光和表情與聽眾交流感情***如同電視新聞播音員那樣***,可以適當有一些手勢,但不宜過多和過大***不能象演戲那樣***。要及時根據聽眾的反饋調整自己的報告,如後座的聽眾聽不清,音量要放大一些,聽眾對某些難點莫名其妙,應作些解說等。還要注意與主席臺的其他領導同志示意交流,讓他們有適當的插話機會,使報告人與聽眾,臺上和臺下融為一體,使整個會場氣氛活躍起來。

  領導幹部補充發言的要求

  在會議的主題報告***中心發言***之後,往往要請有關的領導同志作補充發言,補充發言的要求是:

  ①在時間上宜短不宜長。補充發言者應緊緊圍繞會議的主旨,抓住重點和關鍵性的問題進行補充和說明。

  ②在內容上宜深不宜淺。俗話說:“嚼過的饃饃沒味道,淺薄的話兒沒力量。”作為補充發言,關鍵在於“補充”二字。要求發言的同志必須是有感而發,做到:內容深刻,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力,在某一個側面深化會議主題。

  ③人數宜少不宜多。確有什麼“補”、“充”者就講,沒有什麼可說的就免了,不必在場的幾位領導個個都來“補充、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