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師的素養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時刻的嚴格要求自已,明白瞭解好自已所需要的素養,這樣才能帶好學生。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師的素養之專業知識

  教師的知識是教師在教師教育和教育實踐中獲得的,直接作用於教育過程的實用性知識。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師職業區別於其他職業的理論基礎。教師作為一個專業人員必須具備從事專業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識。教師專業知識的質的深化,體現了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它是衡量教師專業化程度的標誌之一。教師的專業知識主要包括一般文化知識、學科內容知識和教育科學知識三個方面。

  ***1***一般文化知識。它是教師應具備的基礎知識,包括自然學科、人文社會學科與人文藝術學科的知識。教育工作的物件是有待於進一步塑造的人,一般文化知識具有陶冶人文精神、養成人文素養的內在價值。教師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才能"傳道、授業、解惑",引導學生不斷地追求和前進,從而使學生內心體驗到"真、善、美"的價值追求。

  ***2***學科內容知識。這是教師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的主體。教師要想順利完成某一學科複雜的教學活動,必須首先對該學科的全部內容有深入透徹的瞭解,精通該學科的知識。不僅對所教學科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理論和學科框架以及探究或思維方式成竹在胸,而且對學科的信仰和最新發展都能熟練把握。這樣,"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所以,每位教師首先應該是所教學科的專家、學者。

  ***3***教育科學知識。它是教師應具備的重要知識。教育科學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教學法及教育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知識,這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學者未必是良師",教育教學作為培養人的專業工作,僅僅通曉一門學科並不一定能夠成為該學科的好教師。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教師,在所教學科知識夠用的條件下,更重要的是掌握紮實的教育科學方面的知識,它是教師順利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條件。

  在教師的知識結構中,學科內容知識是教師專業知識結構中的"本體性知識",教育科學知識屬於教師專業知識結構中的"條件性"知識,一般文化知識屬於教師專業知識結構中的基礎層面,是處於奠基層面的"綜合性知識"。實際上,以上三方面的知識相互結合和交融發展。

  教師的素養之專業情意

  儘管對"情意"一詞的理解可謂是眾說紛紜、見仁見智,但一般認為 "情意"包括態度、價值觀、信念、興趣、自我意識和他人意識等。因此,教師的專業情意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專業理想、專業情操、專業性向和專業自我2。

  ***1***專業理想。教師的專業理想是指教師成為一個成熟的教育教學專業工作者的嚮往和追求。它為教師提供奮鬥目標,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教師獻身於教育工作。教師的專業理想,包括事業心、責任感和積極性,即我們所說的師德,其核心是對學生的愛。專業理想是教師專業情意發展的基礎。它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具有明確專業理想的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會十分投入,努力增加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願意終生獻身於教育事業,塑造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

  ***2***專業情操。教師的專業情操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帶有理智性的價值評價的情感體驗。教師的專業情操是構成教師價值觀的基礎,是構成優秀教師個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師專業情意發展成熟的標誌。教師的專業情操包括理智情操和道德情操,理智情操是基於對教育功能及作用的深刻認識而產生的光榮感和自豪感;道德情操是基於對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認同而產生的責任感和義務感。

  ***3***專業性向。教師的專業性向是教師成功從事教學工作所應具備的人格特徵,或者說適合教學工作的個性傾向。優秀教師的人格特徵應該包括:有見識、有獻身精神、有較強的創造力、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在與人交往時,耿直、坦率、不拘小節,詼諧、幽默等。

  ***4***專業自我。教師的專業自我指教師在職業生活中對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的追求。教師在專業自我形成的過程中,會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素質,使自身的職業生活更加個性化。高"自我"的教師,能夠以積極的方式看待自己,具有自我滿足感、自我信賴感、自我價值感,並能夠準確現實地理解和對待他們自己所處的周圍世界,對他人有深切的認同感。專業自我包括自我形象的正確認識、積極的自我體驗、正確的職業動機、工作境況的滿意感、職業生涯的清晰認識和美好前景的憧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