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勵志故事

  潘石屹,著名地產商,SOHO中國的董事長,公司掌管著在中國的商業地產領域的開發業務。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少年貧賤是好事

  潘石屹是老大,他有三個妹妹一個弟弟。二妹一度送給別人,又要了回來。最小的妹妹因為母親太餓沒有奶水,而送給一戶姓董的人家。當時潘石屹母親唯一的要求是:“誰家有奶羊,就送給誰。”這家姓董的,在八百里秦川的陝西,家裡有一頭奶羊。

  若干年後,在北京朝外SO-HO,講到激動之處的潘石屹伸手虛指遠處:“天水往東,翻過秦嶺,就是八百里秦川。”那是天水人嚮往的富裕地區。

  離家去讀中專的少年潘石屹預料不到15年後的這一天。當時他煩惱的是,沒有一分錢生活費的情況下,如何在中專生活下去。

  中專在省城蘭州。潘石屹離家求學,家裡一分錢也拿不出來,只給他買了一張上蘭州的火車票。父親潘詩麟送兒子去火車站。當時潘石屹只有16歲,因為生活不好,發育慢,長得很瘦小,只有一米五多一點。他揹著一床棉被,被子裡包著一件棉衣和一條褲子,這就是他帶走的所有家當。潘石屹瘦小的身軀揹著棉被。一步一步地挪動,慢慢消失在火車站長長的甬道里。望著兒子的背影,潘詩麟這位中年漢子再也忍不住,蹲在地上啜泣起來。

  在潘家始終堅持著的讀書人家的驕傲裡,隱約可摸索到這種精氣神的脈絡。潘詩麟家的客廳有兩面牆是書架,書很雜,天文、地理、歷史、中醫、歐洲文學、日本古典文學……都有。潘詩麟平常就待在家裡看書、看電視、練書法,再就是下棋。和父親一樣,潘石屹也特別愛讀書,他最喜歡的書是《平凡的世界》,這部書他7遍。無論主人公孫少平還是孫少安,他們的經歷和他的經歷都特別像。深深激勵並改變著潘石屹。

  潘石屹的母親癱瘓後,潘詩麟想盡辦法在農閒的時候掙錢。他利用下雨天,做木椅子賣。買2元的木料,做成椅子賣7元,可賺5元。做椅子得讓潘石屹打下手,幫他畫線。這是潘石屹11歲時的事情。一天,他告訴他母親:“人家小孩下雨天都去玩了。只有我爸要我幫著幹活。”潘母嚴肅地告訴他:“你現在太小不知道,等你長大就知道了,我們再辛苦,吃的也是乾淨的飯,知道你父母的飯是靠自己勞動、靠本事掙來的。”媽媽的意思是說,她不一定能看到潘石屹長大。但是要讓他知道,父母親是正派人,靠勞動吃飯,飯是乾淨的。這次過後,潘石屹好像一下子就長大了,懂事了,他再也不抱怨了。每逢下雨天,他就主動把木料搬出來,幫父親做椅子。

  潘詩麟說:“在農村,不努力就沒法存活下去。所以,就千方百計地往前走。但是要走正道,從不想歪的、邪的點子。”

  貧窮對於,當年的潘石屹,以及他的父母、他的弟弟妹妹來說,意味著困厄、煎熬、羞恥,甚至屈辱。也正是那些貧窮磨練出了這個身家200億元的中國富豪。

  :潘石屹成了億萬富翁,我在潘石屹的工地當小工

  這是一段多年前的回憶錄,按說早已不算訊息。但講述並登載這段與億萬富翁潘石屹有關的回憶,揭示“富人之所認為富人,窮人之所以為窮人”的機密,對寬大讀者來說,有主要的啟發作用!

  講述這段回憶錄的是一個叫李勇的打工漢。21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的南頭邊關相識,走深圳、闖海南,一起挑過紅磚,一起抬過預製板,同吃過一份盒飯,同喝過一瓶礦泉水,成了一對共患難的“苦友”。然而,現在的李勇依然輾轉各地打工,而潘石屹卻成了佔有300億元的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聯席總裁。他們的運氣、人生途徑為什麼會有如斯大的落差呢?他們的故事,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打工漢的回憶和反思,從中尋找謎底吧!

  深圳,兩個“盲流”南頭邊關檢查站偶遇

  李勇是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楊家鎮人,高中文明。1987年2月,21歲的他來到廣州打工,可始終不找到正式的工作。7月底的一天,他懷著碰碰福氣的主意,來到深圳南頭邊關檢討站,想去深圳打工,卻沒有邊防證過關。沒想到,在這裡他意識了同樣沒有邊防證卻也想去深圳的一個年青人,兩人從此成了共患難的鐵哥們。

  那是上午11時,李勇在南頭關口彷徨時,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人忽然拉著他的手說:“你想去深圳嗎?我們去找個熟習這裡的人帶我們去吧!”沒多久,他們找到了一個專門幹這種事的人,各交了50元錢後,在那人的指導下,從鐵絲網下面的一個洞爬了從前。李勇當時還肉痛花了50元錢,錯誤卻深深吸了兩口吻,高興地叫道:“深圳,我潘石屹來了!”

  過了邊防站,他倆這才開始了交談。李勇得知,同路人叫潘石屹,比他大兩歲,甘肅天水人,居然是從北京國度石油部管道局經濟改造研討室辭職來闖深圳的!李勇吃驚地說:“你為什麼放著好好的鐵飯碗不幹,來深圳啊?這不是瞎折騰嗎?”潘石屹滿不在乎地說:“深圳發展那麼快,我們確定能闖出一片更好的天地!”他倆越聊越投緣,很快就以兄弟相當。

  李勇和潘石屹來到深圳市布吉鎮。白天,他們到處找工作,晚上,就擠在3元一晚的接待所裡。然而,他們走遍了布吉鎮,也沒找到工作。一個多禮拜後,兩人把口袋翻了個遍,只剩下5元錢了。李勇懊喪地說:“這可怎麼辦哪?明天就得餓肚子了!”潘石屹看著桌上的5元錢,地說:“我們不是有一身力量嗎?明天去賣苦力,臨時解決生存問題吧!”

  第二天,他們在布吉鎮的一家工地上找到了挑磚頭的活兒,天天10元;晚上假如加班,每小時1元。李勇算了算,滿意地說:“潘哥,咱們在這裡長幹吧,每月能賺300多元呢!”潘石屹卻說:“先在這幹吧,解決了肚皮問題,當前再想其餘方法。”

  潘石屹以前沒幹過粗活,第一天便磨得肩頭出血……令李勇想不到的是,潘石屹很快適應了這種苦生涯。而且有一天干完活兒,當李勇籌備休息時,潘石屹卻向包工頭支了30元錢,拉著李勇來到街頭的一家書店,他一下買了3本經濟方面的書,李勇卻買了一本武俠小說《白髮魔女傳》。回工地後,李勇見潘石屹把經濟書也看得津津樂道,不禁好奇地問:“潘哥,這書有什麼意思?你為什麼看得這麼帶勁?”潘石屹笑了笑,說:“我看書,是學習;你看書,是消磨時光哪!”

  兩人在工地上幹了一個月,每人領到了350元的工資。潘石屹對李勇說:“老弟,當初我們有些錢了,立刻出去尋找更好的機遇吧!”李勇認為這年頭能掙300多元錢,已經很不錯了,不捨地說:“我們仍是留在這裡把工程幹完吧,一年就能夠存上好多少千元呢!”潘石屹卻說:“老弟,只有我們找到更好的機會,不要說幾千元,就是幾萬元,也不值一提!”經由潘石屹一再開導,李勇才隨著他一道向工頭辭了工。

  1987年11月,他們終於應聘為深圳市福田區正泰商業公司的業務員。公司重要銷售電話機,底薪200元,再按業績提成。然而,因為兩人不懂粵語,普通話也帶著濃重的方言,只管他們很拼命,事蹟卻並不佳。有一次,他倆來到一家公司推銷時,說了幾遍人家也沒聽清楚。對方惱了,說:“你們普通話都不會說,搗什麼亂?出去!”李勇漲紅著臉,揹著電話機就預備走,可潘石屹示意他等一等,而後取出筆和紙,飛快地寫道:我們是傾銷電話機,而不是推銷一般話,我們的普通話說得不好,但電話機的品質很好。對方接過字條看,拍板說:“嗯,你說的有道理,那就看看產品吧!”後來,對方竟然一下買了5部電話機。

  第一個月,他倆一共只推銷了20部電話機,一分錢的提成都沒有。李勇埋怨道:“以前每月能掙300多元,錢來得多安穩,可現在,唉……”潘石屹卻不以為然,說:“你眼界放開些,在工地上靠賣苦力,每天掙10多元錢,就滿足了嗎?只要找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每天何止10元,掙1萬元也難能可貴!”李勇儘管覺得潘石屹的說法有點胡思亂想,但還是受到了沾染,最終留了下來。

  他倆隨後果然翻開了局勢,月收入漲到了500多元,潘石屹還由於點子多,被選拔為業務經理。可李勇哪能料到,潘石屹還是不安心、不知足。有一天,潘石屹高興地對他說:“老弟,報紙上說海南建省了,成了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我們一起闖海南吧!”李勇大吃一驚,皺著眉頭說:“潘哥,留在這裡吧!去海南人生地不熟的,每月能掙五六百元錢嗎?”潘石屹卻說:“你釋懷吧,海南剛建省,機會多的是。我們去,必定不會錯!”在潘石屹的勸告下,1988年5月底,兩人各自帶著1000多元的積蓄闖到了海口。

  恨逝世“潘哥”,他除了折騰還是愛折騰

  然而,他倆到海口住了半個月,還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李勇埋怨道:“潘哥,你就是愛好瞎折騰。在深圳,你都是經理了,可你不滿足,偏偏來海南。現在工作都找不到了……”潘石屹只得撫慰他:“老弟,機會不需多,一個就可以轉變我們的窘況,緩緩等吧!”

  兩個月過去了,他倆仍沒找到好機會。眼看帶的錢又要花光了,李勇心急如焚,看到潘石屹每天都要買報紙看,他又開始埋怨:“我們飯都沒錢買了,你還看報?看報能賺到錢嗎?”潘石屹卻說:“我們不怕刻苦,有什麼恐怖的?萬一沒錢吃飯,就去賣苦力唄!”

  8月26日中午,李勇和潘石屹兩人仍沒找到途徑,手中僅剩下6元錢了。潘石屹拿著5元錢,去買了一份盒飯,兩人分吃了盒飯後,冒著太陽持續走在大巷上找工,渴得嗓子都冒煙了。潘石屹拿著最後的1元錢,買了一瓶礦泉水,說:“兄弟,喝兩口吧,太渴了!”就這樣,兩人你一口我一口,很快就把一瓶水喝得一滴不剩。潘石屹擦了擦嘴巴,提議說:“這裡到處辦磚廠,去磚廠打工吧!”

  當天下戰書,他們來到海口市東英鎮的一家磚廠尋工。磚廠的老闆姓王,對他倆說:“你們穿得清清新爽,一看就不是做磚的樣子,走吧!”李勇見人家連賣苦力的機會也不給,急得快哭了。*** ***潘石屹卻挽起褲管,往黃泥中一站,對王老闆說:“我這樣像做磚的樣子了吧?你放心,只要來了磚廠,我們就不會比其別人差!”老闆來了興致,收容了他們。

  磚廠建在山上,不通電,只能點煤油燈照明,挖土、和泥、脫磚坯和壘磚牆全靠人力,一天下來,豈但滿身滿臉是泥,而且全身痠痛。李勇很懊悔,說:“潘哥,在深圳時平穩輕鬆,掙的錢也多。現在倒好,這活既髒又累,而且掙不了幾個錢……”潘石屹還是樂觀地說:“老弟,闖天下哪有一路順風的呢?我以前基本沒做過什麼苦力活,都沒抱怨,你還埋怨什麼呀?休息吧!”固然潘石屹一直硬扛著,但他究竟身材薄弱。李勇看到他切實吃不消,便勸他少乾點,本人等一會兒幫他幹。沒想到潘石屹說:“我們這樣幹下去,確實不是措施。明天我去和老闆談談。”李勇不解地問:“我們剛來這裡,能談什麼?”潘石屹笑了,說:“現在不告知你,你來日跟著我去就知道了!”

  第二天,潘石屹就叫上李勇一起找到了王老闆,他一條一條地給老闆提提議:把水引到磚廠,進步工作效力;雨季搭建雨篷燒磚……最後,他說:“老闆,我不會一輩子都在這裡賣苦力,如果你信任我,就讓我幫你來管理這個磚廠,第一個月暫時付200元錢的工資,保障比現在的效益好得多!一個月後,我讓你迫不得已地付我500元一個月!如果你不信賴我,那就算我沒說!”王老闆聽了,說:“我想想,明天再給你們回答吧!”

  離別王老闆後,李勇說:“潘哥,你可真勇敢,和老闆剛見了一面,就向他提倡議,要當廠長……”潘石屹說:“他如果許可,我感到我能治理好;不允許,我也不會虧什麼。但不嚐嚐,怎麼曉得呢?”第二天,王老闆叫潘石屹跟李勇一起去吃飯,說有事件磋商。飯桌上,王老闆表現潘石屹說得有情理,准許讓他做磚廠的廠長。就這樣,潘石屹剛到磚廠20多天,搖身一變成了廠長。李勇信服地說:“潘哥,你真有膽識,一來就想當廠長,還當成了。”

  潘石屹做了磚廠的廠長後,即時在管理上開始改革:花幾百元錢買來水管,從山上引水到磚廠和泥;又買來了小型的發電機,便利夜間照明和加班……這樣,效率提高了良多,每天的出產量也提高了不少。潘石屹把磚廠管理得繪聲繪色,老闆第二個月便把他的工資提高到每月500元,3個月後再次提高到800元。

  多年後,他怎麼就成了億萬富翁

  一年後,潘石屹的月工資已漲到了1000多元,而李勇也被他提攜為管理20多人的組長,每月也有300多元收入。李勇終於鬆了口氣:只要不再折騰,每月能掙幾百元,多好啊!

  ***10月,王老闆把經營重點轉到了房地產上,準備轉讓磚廠。潘石屹得悉後,對李勇說:“老弟,我們把磚廠承包下來,幹不幹?”李勇一聽,立刻搖頭,懼怕地說:“潘哥,我們剛過上幾天安穩日子,你又要折騰啊!到時如果倒欠一身債,如何是好?”潘石屹勸道:“你怎麼總是縮手縮腳?我們來海南不是尋找機會的嗎?承包磚廠就是不錯的機會!你不幹,我也要幹!”李勇不好心思再謝絕了,說:“我不投入錢,只幫你做事。到時賺得多,你就多給我點工資;虧了,算我白乾。”潘石屹搖頭允許了。兩人馬上找到老闆,通過一番會談,以每月8000元承包了磚廠。承包後,潘石屹把磚廠經營得更加紅火,第一個月交了承包款後,還淨賺了1萬多元,給了李勇1000元工資。很快,磚廠得到了發展,員工從最初的100多人增添到了400多人,每月都贏利兩三萬元,李勇的收入也漲到了兩三千元——這在當時可是老闆級的待遇啊!李勇樂得像做夢一樣。

  有了錢後,李勇雖然工作仍當真負責,但他的生活卻悄悄產生了變更,學會了吸菸和飲酒,工餘去街上的錄影廳看錄影。有一次,當他準備上街看錄影時,潘石屹叫住他,說:“老弟,看什麼錄影?我們騎自行車繞著海口看景緻吧!”那天,潘石屹騎著自行車,饒有興趣地在街上到處逛,相陪的李勇卻覺得既熱又累,心裡暗暗埋怨:好不輕易才休息一天,看錄影多舒暢,潘哥卻要騎自行車折騰,找罪受,完整是精力病……爾後,潘石屹再叫他騎自行車去逛時,他便拒絕了。

  誰知好日子剛剛開始,1990年初,海南經過兩年迅猛的大興土木後,房地產市場跌入了低谷,紅磚根本賣不出去,而磚廠每個月的開銷卻要數萬元。到了5月底,兩人所有的積蓄都花光了,可磚廠的銷路仍沒轉折。又了一個多月後,潘石屹只得廉價處置了所有的磚瓦,委曲付清了員工的工資。這次打擊,讓李勇變得很低沉。他坐在地上,一個勁地埋怨自己:明明知道潘石屹過不了安穩日子,自己為什麼要跟著他這樣瞎折騰啊?

  然而,潘石屹卻站在磚廠門口和手下的員工逐一作別。當最後一個員工走後,他居然淚流滿面地痛哭了,可到了晚上,他提著瓶白酒,對李勇說:“老弟,我們今晚一醉解千愁,酒醒後從新開端!”那晚,潘石屹足足喝了8兩白酒,醉得烏煙瘴氣,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來。看到李勇仍在發愣,他說:“老弟,不要傷心了,閱歷過,失敗過,才幹……”可李勇想:你說得輕盈,這次我可虧了1萬多元錢,你虧了好幾十萬哪!誰還敢和你繼承折騰啊?當潘石屹再次要他跟自己闖蕩時,李勇搖頭了,說:“我不願再過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了,不想再跟你折騰了!”潘石屹見李勇鐵心不再闖蕩,只得作罷。1990年8月25日,兩人在破敗的磚廠握了握手,互道保重後便各奔前程了。

  與潘石屹分辨後,李勇又去海口的一家修建工地上幹活兒,每月200多元。1993年5月,在建造工地打工的李勇,在大街上遇到了潘石屹。潘石屹一見到他,便熱忱地請他到鄰近一家飯店吃飯。席間,潘石屹告訴李勇,自己和幾個合夥人已經貸款500萬元,以2000元1平方米的價錢買了8棟別墅,準備高價轉手賣掉賺錢。李勇一聽,頓時說:“潘哥,500萬哪!萬一虧了,一輩子就完了……”潘石屹卻笑道:“老弟,你不用為我擔憂。我即便失敗,也是大張旗鼓地失敗……”

  果然,潘石屹此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1993年8月,山西老闆韓九吉上門購置別墅,潘石屹開價4000元/平方米,韓九吉嫌房價太高,猶豫了。可再有人上門洽商時,潘石屹居然開價4100元/平方米……韓九吉坐不住了,以每平方米4000元的價格買了3棟。未幾,潘石屹又以每平方米6100元的價格賣了兩棟……年底,他來到北京發展,成破了萬通公司,生意越做越大。而李勇在海南打了兩年工,回到老家結婚生子後,仍舊四處打工,養家餬口……一晃十幾年過去,兩人的差距居然有了天地之別!

  2007年10月,李勇來到北京建國門外的SOHO工地上做小工。當他據說SOHO的老闆是潘石屹時,內心登時掀起了狂瀾:如果一直和潘石屹在一起,自己怎麼可能還在工地上賣苦力!原來,他的心坎湧起一陣陣的激動,想去找找昔日的“潘哥”,但不知是出於自大還是自尊,愧疚還是煩惱,他遲疑再三,終極並沒有去見“潘哥”。2008年春節過後,李勇來到廣州的一家工地打工,他和領有300億元的潘石屹的交情,也只能讓他在打工之餘單獨回想了。

  18年時間,能讓潘石屹成為世人矚目標億萬富翁,也可以仍舊把李勇困在工地上打工。接收採訪時,李勇感嘆地說:“以前,我以為潘石屹的成功很偶爾,可現在不這樣以為了。因為每當在生活的岔道口,我只圖安穩,滿足於第二天就明確自己幹什麼工作,畏懼失去現有的所有。當初,我還覺得潘石屹每次都是瞎折騰,實在他每次再折騰時,都有了更高的起點,終於折騰成了擁有幾百億的富翁!這就是我跟他的差別呀!”李勇的反思的確有道理,窮人之所以是窮人,是因為窮人貪圖安適,只要能吃著饅頭,就不會再奢求蛋糕!而潘石屹的成功,與他“能折騰”非親非故。因為,只有敢於折騰,永遠不滿意現狀,能力博得機會,才能一直盤踞更高的人生新出發點,取得新的勝利!這樣的人生雖然充斥了動盪與崎嶇,但正應了“無窮景色在險峰”這句詩,經過磨礪的人生才能大放異彩啊!李勇和潘石屹的人生之所以發生這麼大的落差,其起因豈非不在於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