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軟文經典案例有哪些

  因為舉步維艱,因為四處碰壁,因為創業本身就是從苦澀中創造生活的經歷。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創業軟文經典案例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創業軟文經典案例1:兩大學生開網店一年賺10萬

  一年前,重慶大學兩名大四學生下海觸網,到淘寶店開網店、做服裝零售。一年過去了,生意越做越大。兩人不但在沙區步行街開了兩家服裝店,網上生意也紅紅火火。目前,已獲10萬餘元純利潤。

  最初月入3000元

  “我們是時尚人,我們要做時尚領袖!”這是沙坪壩步行街王府井百貨大樓13樓一家服裝批發店的廣告語,今年24歲的大學生張鵬翔是這家服裝店的店主。記者昨日在該服裝店看到,除了琳琅滿目的衣物和裝飾品,三臺電腦擺放在服裝店的角落裡,電腦螢幕不停地閃動,顯示網上業務正在不斷進行。

  張鵬翔和宋美秋是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同班同學,張鵬翔來自河南鄭州,宋美秋來自山東濟寧。去年1月,兩人聯手到淘寶店開店,最開始賣遊戲錢,隨後開始做服裝零售,其銷售物件是年輕時尚人士,尤其是大學生。“一邊上課,一邊開店,最初一個月可掙3000元。”張鵬翔介紹,當時他們採取的模式是,從沿海一些城市進貨,網上有訂單後,再從重慶將貨品通過快遞寄出去。

  放棄工作投資5萬

  去年7月,兩人順利從重慶大學拿到畢業證,當時,他們已在網上成立了“時尚領袖”工作室,服裝銷售重點從零售轉向了批發。

  “父母已為我聯絡了一家大銀行,月薪4000多元。”張鵬翔來自河南鄭州,為了繼續經營自己的網店,開啟重慶本地的服裝批發市場,他決定放棄這份誘人的工作,繼續留在重慶打拼。為了擴大規模,去年8月,張鵬翔每月花2000元,在沙坪壩步行街王府井百貨大樓13樓租賃了兩間民房,用以展示服裝和聯絡批發業務。“加上電腦配置、進貨費以及廣告費等,總投資約5萬元。”

  張鵬翔的女友馮雙梅是四川美院的一名在校大學生,也是該服裝店的營業員,她介紹,目前每天都有重慶本地商家來店看貨,加上網店,每月張鵬翔開店的總收入在8000元左右。

  將建大學生創業聯盟

  今年2月,張鵬翔登記註冊了自己的網站,除了繼續在淘寶店開店做零售外,兩人還在自己的網站批發銷售產品。張鵬翔今年的目標是,建立“大學生創業聯盟”,他準備在重慶高校裡建立100人的創業隊伍。

  “加入創業聯盟,大學生不用投資,就可以到淘寶店開店,貨品由我提供,店主賣貨所得的差價就是他的利潤。”張鵬翔說,目前已有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學生加入到該聯盟。

  創業軟文經典案例2:19歲大學生創業之路 從賣甘蔗起家到擁有3家企業

  大家好,我是黃盛傑!很榮幸能講述我的創業故事和創業歷程。作為一名大學畢業生,我和你們 一樣在畢業的那一刻領到了自己的期待已久的畢業證。但是,在走出校門的時候,我和很多人不一樣,我選擇了創業。其實,確確的說應該在學校就已經選擇這麼做了。創業是一條令人挑戰的路,險惡的路,是一條遙遠的路,一條美好的路。我們在創業之前,首先要知道自己是適合創業還是適合工作,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創業。所以,在做選擇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在選擇之後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

  入學之路

  2009年,我進入廣西財經學院學習,和其他孩子一樣,實現了自己的人生一大夢想---大學夢!但是,我跟別人有所不同,因為我剛進校門的時候沒有學費因此選擇了綠色通道,就是助學貸款讀書!當時我深深體會到,天無絕人之路!有一種絕處逢生的感覺。從那時開始,我漸漸意識到了什麼。

  進校沒多久,我爭取到了學校的貧困生名額及勤工儉學的工作崗位,我在大一的時候的崗位職責是每天早上5:50分起床去開教室的鐵門和一樓的教室門。這事令我感到很幸福,因為我起得比別人早,因為我開的是學習之門,成長之門,捏在我手裡的是一把把智慧的鑰匙。

  艱苦賣甘蔗

  入學那年10月份,南寧部分校園發現禽流感患者,我們學校為了保證學生安全和做好疫情防禦工作,給在校的學生放了兩個星期的假期,要求學生不能留校。而此時,我突發奇想,要不去外面打工自己賺錢怎麼樣?反正還有幾個朋友也不回家乾脆帶他們一起去。於是我真的這麼做了,我帶領幾個朋友從學校出來來到郊區我們6個人湊夠了160元租了一間即將拆掉的房屋。6個人就是這樣擠在這不到7平方的小屋裡,雖然很擠,但覺得很踏實。

  白天我們賣甘蔗。 “我們首先要把房屋的租金解決了,這段時間的生活費也要有保證。”我對自己說。我認真計算了一下,當時每捆甘蔗的成本在20元左右,可以賣到70元左右,利潤在40到50元,6個人要吃飯每天大概花60元,就是每人每天2碗粉。那麼一天至少要賣2捆甘蔗才有飯吃有錢賺。於是我們每天從五里亭市場採購兩捆甘蔗,揹著甘蔗就到附近街道上銷售,那段時間每天都可以賣去兩捆以上,晚上回到住處時已是1點多,渾身疲憊。我們沒有車,去五里亭都是走路的,至少30分鐘,然後大家一起扛著甘蔗出來找地方賣,連公車都不敢坐。就這樣兩天過去了,突然有三人嫌累嫌髒要求退出。結果,最後只有和其中一位同學堅持了下來。我們兩個就這樣堅持完了這個14天的假期,每天都如此。回到學校後我們感到很自豪,我們感覺到自己比別人邁出了一大步,比別人走了更多的路。之後的日子,只要課餘時間充足,我就會出去賣甘蔗。

  三輪車敲開創業門

  賣甘蔗可讓我自給自足的同時還有一點點盈餘,就在大二下學期的時候,我利用節省下來的一些錢和向朋友借的一共3000元錢買了輛電動三輪車。終於從無車族變成有車族,開始騎著三輪車獨自到市場進貨再到農院路、火炬路、秀靈路一帶等地方銷售水果,開始了路邊三輪賣水果的生活。

  “五里亭市場的水果普遍沒有江南區那邊的海吉星市場水果新鮮且價格會貴一點。雖然去海吉星比較遠,但是至少可以買得到更加新鮮成本更低的水果。” 我很看重水果的新鮮程度和價格。那時候,我的三輪車上主要是賣單一的砂糖橘、蘋果或者臍橙、雪梨等,每車水果成本一兩百元,賣得好的話一天下來也能賺到近百來塊錢。那時候被城管趕過好多次,還被當場抓住過幾次。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在西大里面賣西瓜的時候被保安抓了。開三輪車在外面銷售的那段日子是十分艱辛的,每天都是一下課後就出去進貨,到晚上將近凌晨才收攤回到學校。

  創業軟文經典案例3:北大才子殺豬8年 身家超100億

  一個天地壹號積累百億身家

  8月20日成功掛牌後,天地壹號迅速進入狀態。這個狀態是融資。20日掛牌當天,同時還以17.5元/股的價格定向發行股票,募集1.75億元資金,這些資金的其中一個主要用途便是佈局天地壹號O2O。而兩個月後的26日晚間,天地壹號又馬不停蹄的公佈了第***融資預案。計劃以25元/股的價格再次融資6.25億。不到兩個月,定增價格攀升43%,這個速度恐怕只能在新三板裡才能出現。對於此次定增的原因,天地壹號未明說。但陳生在其他場合已做了表達。陳生說,快消品行業的強營銷特性決定了它強大的資金需求,一旦涉及行業整合併購,企業需要的就是“大錢”。實際上,這也是天地壹號選擇掛牌新三板的原因。

  按照陳生的說法:我們希望有更大的資金,比如說幾十個億,在滿足自我發展的同時,在戰略層面上對行業進行整合和併購。不過,作為新三板領域市值、利潤均排名靠前的公司,天地壹號的財務報表反映出了公司良好的業績。2015年半年報顯示,天地壹號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39億元,增長99.20%;淨利潤1.48億元,增長421.29%。而過去幾年中,天地壹號的營收規模也一直維持在10億以上。資料顯示,2013年、2014年、2015年1-3月,天地壹號分別實現營收11.73億、11.26億、2.66億;淨利潤分別為3.14億、2.53億、2547.44萬。這種營收規模和利潤水平也支援了天地壹號的市值。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定增前,其總共持有天地壹號持有公司股份3.28735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82.18%。同樣以25元/股的價格計算,陳生的持股市值將高達82億元。但現在天地一號股價要高出25元許多。現在,天地一號的股價基本維持在30元/股附近,而按此價格計算,其持股市值高達98億元。在剛頒佈的胡潤百富榜中,九鼎董事長吳剛以180億元的身家位列120位,陳生現在的理論身家只在吳剛之下。

  第二富的另一面——北大“殺豬佬”

  目前,天地壹號目前的股權絕大部分集中在“自己人”手中。除了持股82.18%的陳生外,兩位核心高管王廣和張鑾也各持有公司5%左右的股份。另外,天地壹號的員工股權激勵平臺“天地共富”也持有公司股份14***5萬股,佔公司股權比例為0.37%。如今這部分股權的價值已達到4500萬元。在未來,這些人的財富會再次隨著老闆而增長。你可別小陳生,其賺錢的業務壹號土豬尚未登陸資本市場,但早已威名在外多年。壹號土豬的規模、利潤尚未披露。但陳生在今年8月對外公開回應已給出答案:我們的飲料產品就好像是十八歲的小姑娘,這是最好的年華,亭亭玉立、人見人愛。而壹號土豬則處在十二三歲,雖然銷售額也有十個億了,但還像個小豆芽,有生機但還沒有站起來。

  其實,陳生最亮眼的故事並非天地一號,而是“殺豬”。

  2013年4月,北大殺豬畢業生回校談創業曾一度,名揚全國。當時,在北大的講臺上,因幹上殺豬一行而聞名的北京大學畢業生陸步軒說,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當時,陸步軒受北大就業指導中心邀請,來到“北大職業素養大講堂”的講臺,與面臨就業壓力的學生分享心得。作為一名“另類”的創業成功者與面臨就業壓力的學生分享心得。其實,在當天的講臺上,與陸步軒一起的另外一個人就是陳生。當時的陳生講了這麼一句話,演員不僅有漂亮的,還有趙本山、潘長江那種長得不好看的丑角,我們就是北大的丑角。不過,現在的陳生並非北大的丑角,而是創業者的偶像。因為,他把豬肉賣出了北大水平。當然了,發財致富了的陳生,也沒忘本。最新的公開報道稱,陳生自己出資近2億元為220戶村民每戶免費建一套別墅;聘請村民到養豬基地“上班”,按勞動力每戶分配500至1000頭豬,按標準出欄統一收購,每戶年純收入最高10萬元。

↓↓↓下一頁更多精彩 創業軟文經典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