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名人的創業故事

  能夠當一個好老闆的人未必是好員工,但要想當一個好老闆他首先應是一個好員工。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個當不好士兵的將軍一定不是好將軍。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多爾蒂:享受冒險

  2002年,住在英國愛丁堡的14歲男孩弗雷澤·多爾蒂喜歡用祖母的菜譜在家制作果醬。

  鄰居和朋友們對多爾蒂製作的果醬讚賞有加。

  不久,多爾蒂接到了第一筆果醬訂單。由於家庭製作難以完成訂單要求,多爾蒂與一家有200人規模的食品加工廠簽下合約,工廠每月抽出幾天為他製作果醬。16歲那年,多爾蒂選擇放棄學業,把全部時間投入他的果醬生意中。

  2007年初,英國韋特羅斯***Waitrose***超市與多爾蒂接洽,希望經銷他的“超級果醬”產品。幾個月後“超級果醬”開始出現在該公司184家連鎖店的貨架上。此後,英國零售業巨頭特易購***Tesco***購進“超級果醬”,並在其300家連鎖店出售。

  與此同時,多爾蒂努力開發製作多種口味果醬,為“超級果醬”爭取更大市場。

  2007年,“超級果醬”銷售額為75萬美元,2008年預計月銷售5萬罐果醬,全年銷售額將可達150萬美元。

  現年19歲的多爾蒂目前個人資產已超過100萬美元。

  篇二:土豆富翁的創業故事

  有一位美國人最初靠養豬為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偶然得到一個訊息:前線作戰部隊需要大量的脫水蔬菜。他立即向銀行貸款,買下了當時美國最大的兩家蔬菜脫水工廠,專門生產供部隊用的脫水土豆。

  過了兩年,紐約有一位化學師研製出了凍炸土豆條,買下脫水蔬菜工廠的美國人認定這是一種很有潛力的軍需產品,果斷地買斷了化學師的生產技術,大量生產炸土豆條,產品果然一炮打響。

  然而,炸土豆條的工藝也有缺點,每個土豆只能利用一半,其他的都被當作廢料扔掉了,浪費驚人。那位美國人在剩餘的土豆裡拌人穀物用來作牲口的飼料,飼養了前線15萬匹軍馬。前線部隊有數以百萬計的車輛,每天消耗的汽油非常可觀,他又抓住這一良機,用土豆來製造以酒精為基礎的燃料新增劑,效果非常好。

  與此同時,美國人把土豆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含糖量豐富的廢水灌溉當時的農田,把土豆餵養戰馬所產生的馬糞收集起來,作為沼氣發電廠的材料。整個二戰中,他的土豆系列產值超過了10億美元,利潤超過了6億美元。他就是被稱為“土豆富翁”的J•R•辛普洛特。

  對於一顆小小的土豆,辛普洛特開發到了極致。

  時至今日,辛普洛特的財產仍然排在美國富翁前300名之列。最近在慶祝二戰勝利60週年之際,美國政府獎勵了他一枚純金的自由勝利勳章,以表彰他在二戰中立下的軍需供給功勞。

  篇三:沃爾頓創業守跑得當

  伴隨著一股淘金熱,他和另外一個年輕人不約而同地來到這個西部城市,做著相同生意。兩人成了好朋友,白天走街串巷叫賣,晚上一起住旅館。那個年輕人決定去東部發展,他堅持留在這裡,沒有錢做大生意,只能先做小生意。

  於是,他做起日用百貨零售,顧客絡繹不絕。很快,他就擴大了店面。十年後,他建立了功能齊全的超級市場,專門經營日用品。他理所當然地成為這家超市的總經理。

  他想:當年創業時,做的是小本生意,靠的是“守”;現在有了一定實力,是該“跑”的時候。他鼓勵員工去各地拓展市場。他說,坐著不動,是永遠賺不了大錢的。他的超市“跑”向全國,發展到世界各地。每個超市在當地紮下根後,再採用“守”的方法經營起來,進而成為行業領頭羊。各地連鎖超市形成,他自然成了董事長。

  他那個朋友也賺了些錢,只不過,朋友還是喜歡四處奔跑尋找商機。十多年來,朋友在國內外開了許多小公司,做著跨行業生意。他每天飛機上,就是在去飛機場的路上,企業卻處在破產的邊緣。

  為了獲得週轉資金,那個朋友向他求助,他答應了。到了約定見面的那天,朋友早早地來到他的辦公室,發現他正在超市外面滿頭大汗地修理汽車。一個客戶來這兒買了許多東西,汽車拋錨了。他恰好路過車旁,操起工具替那位顧客修起車來。

  朋友不可思議地問他:“你身為董事長,怎麼還幹修車這樣的活?”

  他回答道:“做生意不僅要‘守’、要‘跑’,還要‘穩’,要把客戶穩住,讓他們下次願意再來。”

  朋友又問:“老兄,我成天在各地奔,和你一樣勤奮。可現在,你擁有超過百億美元的財富。咱們一同創業,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他說:“財富在哪兒?財富就在身邊。這就是我不出去亂跑的原因。我想,在生意還未做大之前,先守住一方領域再說,我只要一心一意幹好我的行當,就能發財。”

  他,就是今天家喻戶曉的活爾瑪零售帝國的創造者——薩姆-沃爾頓。